学术投稿

急救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唐伟

关键词:急救设备, 质量管理, 医疗设备, 医学事业, 健康知识, 工程界面, 可靠性, 评价, 患者
摘要:随着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知识认识的不断提高,引起了患者对医疗设备特别是急救医疗设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从初的有无,到现在的绝对可靠,怎样保障和评价医疗设备,特别是急救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摆在医疗工程界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蜂胶牙膏对龈上菌斑抑制效果的临床试验

    目的 评价蜂胶牙膏在抑制龈上菌斑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4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蜂胶牙膏组和空白牙膏组,双盲法评价1周与4周后的刷牙效果.结果 使用蜂胶牙膏4周后,试验组全口平均菌斑指数持续下降,第4周与第1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 5).1周后,两组菌斑指数的降低率无统计学差异;4周后,蜂胶牙膏组平均菌斑指数的降低率与空白牙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 9).结论 蜂胶牙膏能有效抑制龈上菌斑形成,优于不含蜂胶的空白牙膏.

    作者:邓媛;林居红;王金华;杨刚;蒋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胎儿生长受限基因相关性研究进展

    讫今为止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病因学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现更多的研究证实遗传因素是胎儿生长受限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1],其中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及凝血因子Ⅴ、凝血素基因突变;血管紧张素原、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G蛋白连结受体、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及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形性与胎儿生长受限密切相关[2],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金艳;刘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异丙酚、佩尔地平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观察异丙酚合用佩尔地平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9例患者中包括单纯局麻加安定类镇静药组(1组,n=87)、异丙酚加硝酸甘油组(2组,n=75)、异丙酚加佩尔地平者组(3组,n=67).对照比较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 异丙酚加佩尔地平组患者术中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较其他方法显著降低.结论 联合使用异丙酚和佩尔地平能够明显降低神经介入治疗所产生的脑血管痉挛.

    作者:吴悦维;方平;包晓航;张晓东;陶军;杨天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1例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性症状分析

    多发性硬化有一些发作性症状,包括痛性强直发作、Lhermitte征、感觉异常、短暂的肢体无力、复视、视力障碍、共济失调、三叉神经痛、瘙痒等.有的可以是MS的首发症状,有的提示MS复发和病情加重,其共同特点是突发突止,发作频繁,刻板重复.现将我们近3年观察的76例MS进行分析,发现具有发作性症状的患者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延芳;任立军;张文英;张士喜;刘春红;王宪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抑制正畸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在正畸临床应用中抑制牙釉质脱矿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5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粘接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resin-modified glass ionomer cement,RMGIC)的438颗牙齿设为RMGIC组,粘接复合树脂(composite resin,CR)的446颗牙齿设为CR组,分别在矫治前与矫治后比较两组牙釉质脱矿率和牙釉质脱矿程度.结果 矫治前,RMGIC组和CR组牙釉质脱矿率和脱矿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矿牙EDI值多数为Ⅰ度.矫治后,RMGIC组牙釉质脱矿率低于CR组(P<0.01);RMGIC组脱矿牙EDI值多数为Ⅰ度(66.67%),而CR组脱矿牙EDI值大多为Ⅱ度以上(60.53%);Ⅰ度脱矿发生率RMGIC组高于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度、Ⅲ度以上(包括Ⅲ度)脱矿发生率RMGIC组低于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使用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粘接托槽,能抑制牙釉质脱矿的发生.

    作者:张定铭;戴红卫;杨宓;冯刚;吴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牙体牙髓科常见医患纠纷分析

    目的 分析牙体牙髓科常见医患纠纷投诉的类型和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近3年纠纷投诉患者72例,对纠纷投诉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类型中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费用、其他所占百分比分别约为50%、30%、16%、6%;产生原因为医德医风、服务艺术、操作规范、其他和非医生源性所占百分比分别约为20%、18%、23%、10%和29%.结论 牙体牙髓科的纠纷投诉大多数与医生处理上的欠缺有关,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何斌;郑玉琪;钟晓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和布洛芬治疗牙科焦虑症患者正畸疼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和布洛芬对牙科焦虑症患者正畸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改良牙科焦虑量表筛选出60例牙科焦虑症患者,按每组20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和布洛芬组,通过100mm视觉模拟评量表对患者5d内的疼痛水平(咀嚼痛、咬(牙合)痛)进行评分,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心理干预组和布洛芬组正畸疼痛水平(咀嚼痛、咬(牙合)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洛芬组正畸疼痛水平低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和布洛芬对牙科焦虑症患者正畸疼痛(咀嚼痛、咬(牙合)痛)的缓解均有较好的效果;布洛芬对牙科焦虑症患者正畸疼痛的缓解优于心理干预治疗.

    作者:胡辉;邓锋;宋锦璘;范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动脉血压的节律性和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

    在人体内,动脉血压一直处于不断波动的过程中,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动脉血压的连续变化涉及各种心血管反射、心血管活动相关自主神经以及不同体液因素的相互整合作用.

    作者:鲁力;周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副肿瘤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

    副肿瘤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容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误诊病例1例报道如下.

    作者:严瑾;荣晓凤;姚蔚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54μm铒激光辅助活体软骨重塑形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经激光辅助重塑形后活体软骨组织的生物形态学变化.方法 新西兰兔6只(6对兔耳),均用直径1.2cm的圆柱体塑形,缝线固定.实验组用1.54μm铒激光(3ms,7个脉冲,积累能量密度84J/cm2)条形辐射塑形软骨,对照组不经激光辐射.辐射后1周拆除固定装置,2周后获取耳软骨.分别对标本进行HE染色,比较其软骨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软骨有明暗相间激光辐射条带,激光辐射区基质染色较浅,软骨细胞相对增大,未见细胞核凝固性坏死者.结论 铒激光能够安全地辅助兔耳软骨塑形,在塑形过程中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发生显著变化.

    作者:青松;王涛;刘平;何云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McNamara分析法评价替牙列晚期Ⅲ类骨性错(牙合)前方牵引的疗效

    目的 采用McNamara分析法评价前方牵引对替牙列晚期Ⅲ类骨性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替牙列晚期骨性反(牙合)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用面罩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McNamara分析法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矢状方向上有效上颌长度,上颌突度,上切牙突距增大;垂直方向上下前面高增大.结论 前方牵引能够改善Ⅲ类骨性错(牙合)的矢状关系,有利于错(牙合)的纠正.

    作者:余兴华;戴红卫;张定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庭盾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疗效研究

    目的 评价前庭盾对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25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上颌骨向前生长受到抑制,下颌骨生长得到充分表达,上下颌骨矢状不调得以改善.上颌第1恒磨牙伸长并向远中移动,上颌切牙唇倾角度减小,第1恒磨牙关系恢复至中性(牙合),覆(牙合)、覆盖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同时发现,腭平面角、腭平面角、下颌平面角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庭盾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有明显的矫形效果.

    作者:秦朴;杜跃华;肖遥;赵蔚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的麻醉

    目的 总结分析3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胸腺瘤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对我院近年30例施行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不同肌松剂的使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影响的研究.维库溴铵 9例,阿曲库铵 12例,司可林9例.结果 使用阿曲库铵的患者术后肌松剂消除较快,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结论 阿曲库铵的特殊消除方式更适合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麻醉.

    作者:张晓东;谢红;杨天德;陶军;吴悦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罕见发病过程报道

    发热、贫血、出血及脏器浸润是白血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而且这些表现在未治疗情况下常呈进行性加重.本文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确诊之前血液系统表现较重,仅抗感染治疗临床表现好转,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发病被确诊为典型白血病,这种发病过程尚无文献报道.

    作者:夏菜荣;苏庸春;岳伟红;戴碧涛;于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现状

    周围神经长段缺损后,临床上首选的方法是自体神经移植.但是自体神经来源有限,并给供区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目前,解决神经缺损方法的研究集中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肌桥、静脉管、硅胶管、组织工程等替代物的作用;前三者的结果都不如人意,而后者的研究尚处于实验阶段.

    作者:邹永根;席鹏峰;蒋电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致康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已婚已育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0%以上,又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防治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的有效措施.根据致康胶囊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不仅是有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用于呕血、崩漏及便血.而且还有活血散瘀、抗菌消炎、祛瘀止痛、收湿敛疮、祛腐生机、减少组织渗血、减轻局部组织张力,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作者应用致康胶囊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夏棣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在体外对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对致龋链球菌生长抑制作用.为推广氟保护漆进行群体防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实验组:0.5%氟保护漆、0.1%氟保护漆;对照组:0.1%洗必泰、0.05%氟化钠、0.9%生理盐水分别加入含有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菌悬液的BHI培养基中,采用厌氧连续培养技术,观测菌落计数变化.比较其对致龋链球菌生长抑制作用效果.结果 0.5%氟保护漆、0.1%氟保护漆对致龋链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其作用明显小于0.1%洗必泰.二者之间抑制生长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在体外能直接杀灭一定数量的致龋链球菌.

    作者:王金华;林居红;詹怡;蒋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锁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的佳手术方式.方法 对45例锁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髓内针法18例,加压钢板法7例,重建钢板12例,记忆合金治疗8例.术后随访,比较疗效.结果 4种手术方法疗效相似,2种钢板固定和记忆合金固定法的生活质量高于髓内针固定者.结论 锁骨骨折应手术,首选钢板内固定治疗.

    作者:刘振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环氧合酶-2及其抑制剂与头颈肿瘤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分解花生四烯酸、合成各种前列腺素(PG)的一个重要的限速酶.目前发现有两种亚型:环氧合酶-1(COX-1)和环氧合酶-2(COX-2).近年的研究表明,COX-2除参与炎症外,还参与多种肿瘤细胞增生、抗凋亡和血管生成,COX2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向银洲;魏莲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58例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腹壁缝合针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并对几个常见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用腹壁缝合针在腹腔镜下对5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本组2例近期复发,1例疝囊积液.手术时间10~30min,平均18min.2例近期复发者系11个月双胞胎双侧巨型疝合并脐疝患儿,1例再次腹腔镜下双重荷包结扎,1例行传统高位结扎术治愈.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安全有效、简单快速、损伤小、无需缝线、不留疤痕等特点,优于传统高位结扎术,但应掌握好手术技巧、手术时机及麻醉方法,对于巨型疝患儿应慎重.

    作者:杨德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