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王涛;刘平;何云斌
在人体内,动脉血压一直处于不断波动的过程中,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动脉血压的连续变化涉及各种心血管反射、心血管活动相关自主神经以及不同体液因素的相互整合作用.
作者:鲁力;周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观察异丙酚合用佩尔地平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9例患者中包括单纯局麻加安定类镇静药组(1组,n=87)、异丙酚加硝酸甘油组(2组,n=75)、异丙酚加佩尔地平者组(3组,n=67).对照比较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 异丙酚加佩尔地平组患者术中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较其他方法显著降低.结论 联合使用异丙酚和佩尔地平能够明显降低神经介入治疗所产生的脑血管痉挛.
作者:吴悦维;方平;包晓航;张晓东;陶军;杨天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血源性疾病在患者中的传播,而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危险的关注却很少.有关专家指出,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率.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之一,乙肝病毒的携带者约有1.2亿,丙肝的感染率也达到1.7%.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我国的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1].
作者:刘利;蔡绍丽;宫海燕;曹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ies,EIAE)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慢性根尖周炎患牙368颗随机分为4组,每组92颗: A组(对照组)初诊行根管预备,封甲酚甲醛(FC);B组初诊行根管预备,封氢氧化钙糊剂;C组髓室封FC棉球,1周后行根管预备;D组初诊行根管预备,开放引流2~3d后封FC.记录相关因素,比较各组EIAE发生率.结果 A组18.48%的患牙发生EIAE;EIAE 发生率后牙高于前牙,在根管预备超出根尖孔的患牙高于根管预备长度欠和恰的患牙,无瘘管的患牙高于有瘘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与性别与EIAE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较A组EIAE 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备长度、牙位及有无瘘管与EIAE 发作有显著关系,预备前消毒、根管内封氢氧化钙及根管预备后开放引流等措施,可能减少EIAE 发作.
作者:唐宇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壁缝合针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并对几个常见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用腹壁缝合针在腹腔镜下对5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本组2例近期复发,1例疝囊积液.手术时间10~30min,平均18min.2例近期复发者系11个月双胞胎双侧巨型疝合并脐疝患儿,1例再次腹腔镜下双重荷包结扎,1例行传统高位结扎术治愈.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安全有效、简单快速、损伤小、无需缝线、不留疤痕等特点,优于传统高位结扎术,但应掌握好手术技巧、手术时机及麻醉方法,对于巨型疝患儿应慎重.
作者:杨德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采用高低频探头结合法、顺逆旋转扫查法、顺逆旋转延伸扫查法及加压法,对268例阑尾炎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68例阑尾炎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256例,诊断符合率为95.5%. 结论阑尾炎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于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干细胞是具有多能性的细胞,能够无限制的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成不同的成熟组织类型的多能性.长久以来,干细胞的多能性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为组织器官工程、组织器官再生提供坚实的理论平台.
作者:季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知识认识的不断提高,引起了患者对医疗设备特别是急救医疗设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从初的有无,到现在的绝对可靠,怎样保障和评价医疗设备,特别是急救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摆在医疗工程界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作者:唐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睡眠呼吸暂停和脑卒中在患者中有相当高的并发率,OSAS可以在脑卒中之前、也可能在卒中后发生,二者之间互为因果,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因此,OSAS和脑卒中之间关系的了解,对于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学军;戴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讫今为止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病因学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现更多的研究证实遗传因素是胎儿生长受限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1],其中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及凝血因子Ⅴ、凝血素基因突变;血管紧张素原、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G蛋白连结受体、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及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形性与胎儿生长受限密切相关[2],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金艳;刘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蜂胶牙膏在抑制龈上菌斑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4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蜂胶牙膏组和空白牙膏组,双盲法评价1周与4周后的刷牙效果.结果 使用蜂胶牙膏4周后,试验组全口平均菌斑指数持续下降,第4周与第1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 5).1周后,两组菌斑指数的降低率无统计学差异;4周后,蜂胶牙膏组平均菌斑指数的降低率与空白牙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 9).结论 蜂胶牙膏能有效抑制龈上菌斑形成,优于不含蜂胶的空白牙膏.
作者:邓媛;林居红;王金华;杨刚;蒋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以妊娠期皮肤瘙痒、胆汁淤积和黄疸为主,产后症状迅速消失为特征的妊娠期并发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为止尚未阐明,可能的解释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与体内雌激素升高有关,导致母体胆汁酸升高、胎盘胆汁酸转运障碍、胎儿胆汁酸代谢异常,从而发生自发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等现象[1],此外还有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等报道.
作者:黄楠;刘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颈椎损伤常合并脊髓损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瘫痪,呼吸功能障碍可直接危及生命[1].护理质量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总结2004~2005年对47例脊髓损伤患者在颈椎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认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心理准备、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以及体位护理,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的生存率.
作者:刘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的佳手术方式.方法 对45例锁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髓内针法18例,加压钢板法7例,重建钢板12例,记忆合金治疗8例.术后随访,比较疗效.结果 4种手术方法疗效相似,2种钢板固定和记忆合金固定法的生活质量高于髓内针固定者.结论 锁骨骨折应手术,首选钢板内固定治疗.
作者:刘振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所合成释放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参与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处血液供应以及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的调节,对骨折愈合和骨的重建起着重要作用.不同亚型的NOS在整个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有着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其调控通道也不尽相同,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制约,控制着NO浓度,为骨折愈合提供必要生理环境[1].本文依据近年来骨折愈合中的新研究,就NOS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调控做一综述.
作者:李焰;谭颖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已婚已育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0%以上,又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防治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的有效措施.根据致康胶囊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不仅是有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用于呕血、崩漏及便血.而且还有活血散瘀、抗菌消炎、祛瘀止痛、收湿敛疮、祛腐生机、减少组织渗血、减轻局部组织张力,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作者应用致康胶囊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夏棣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3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胸腺瘤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对我院近年30例施行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不同肌松剂的使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影响的研究.维库溴铵 9例,阿曲库铵 12例,司可林9例.结果 使用阿曲库铵的患者术后肌松剂消除较快,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结论 阿曲库铵的特殊消除方式更适合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麻醉.
作者:张晓东;谢红;杨天德;陶军;吴悦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内固定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尽管骨愈合的能力很强,但仍有5%~10%的骨折愈合受到干扰,导致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1].因此骨折愈合问题仍是创伤骨科的主要问题.2000年1月~2005年6月间共收治该类患者12例,本文就其失败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万平;成明传;邓世全;官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McNamara分析法评价前方牵引对替牙列晚期Ⅲ类骨性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替牙列晚期骨性反(牙合)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用面罩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McNamara分析法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矢状方向上有效上颌长度,上颌突度,上切牙突距增大;垂直方向上下前面高增大.结论 前方牵引能够改善Ⅲ类骨性错(牙合)的矢状关系,有利于错(牙合)的纠正.
作者:余兴华;戴红卫;张定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前对于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治疗一般都在手术后开始,通过口服、肌注、硬膜外、静脉或皮下等途径给药,达到镇痛目的.同时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运用超前镇痛的理念和方法,预防和缓解术后疼痛,但其结果各异,存在争议.
作者:胡艳君;魏安宁;刘怀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