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根;宋锦璘;明志强;邓锋;杜跃华;宁义志
目的 分析白癜风合并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探讨消化道肿瘤与白癜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9例确诊为消化道肿瘤的白癜风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消化道肿瘤与白癜风之间存在某些相关性.结论 白癜风可能是内脏肿瘤的先兆,对白癜风患者进行监测肿瘤指标及B超、CT等检查,对早期发现肿瘤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红敏;沈金花;赵洁;张凯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副肿瘤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容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误诊病例1例报道如下.
作者:严瑾;荣晓凤;姚蔚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分解花生四烯酸、合成各种前列腺素(PG)的一个重要的限速酶.目前发现有两种亚型:环氧合酶-1(COX-1)和环氧合酶-2(COX-2).近年的研究表明,COX-2除参与炎症外,还参与多种肿瘤细胞增生、抗凋亡和血管生成,COX2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向银洲;魏莲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以妊娠期皮肤瘙痒、胆汁淤积和黄疸为主,产后症状迅速消失为特征的妊娠期并发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为止尚未阐明,可能的解释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与体内雌激素升高有关,导致母体胆汁酸升高、胎盘胆汁酸转运障碍、胎儿胆汁酸代谢异常,从而发生自发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等现象[1],此外还有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等报道.
作者:黄楠;刘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肝癌切除术后72d,右上腹持续隐痛不适2d,于2005年7月1日入院.患者2005年4月19日因原发性肝癌行右肝Ⅵ、Ⅶ段不规则切除;病理报告:肝细胞性肝癌.
作者:李廷军;马宽生;欧霞;蔡磊;高峻;王曙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前对于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治疗一般都在手术后开始,通过口服、肌注、硬膜外、静脉或皮下等途径给药,达到镇痛目的.同时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运用超前镇痛的理念和方法,预防和缓解术后疼痛,但其结果各异,存在争议.
作者:胡艳君;魏安宁;刘怀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的佳手术方式.方法 对45例锁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髓内针法18例,加压钢板法7例,重建钢板12例,记忆合金治疗8例.术后随访,比较疗效.结果 4种手术方法疗效相似,2种钢板固定和记忆合金固定法的生活质量高于髓内针固定者.结论 锁骨骨折应手术,首选钢板内固定治疗.
作者:刘振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已婚已育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0%以上,又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防治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的有效措施.根据致康胶囊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不仅是有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用于呕血、崩漏及便血.而且还有活血散瘀、抗菌消炎、祛瘀止痛、收湿敛疮、祛腐生机、减少组织渗血、减轻局部组织张力,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作者应用致康胶囊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夏棣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颈椎损伤常合并脊髓损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瘫痪,呼吸功能障碍可直接危及生命[1].护理质量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总结2004~2005年对47例脊髓损伤患者在颈椎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认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心理准备、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以及体位护理,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的生存率.
作者:刘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内固定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尽管骨愈合的能力很强,但仍有5%~10%的骨折愈合受到干扰,导致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1].因此骨折愈合问题仍是创伤骨科的主要问题.2000年1月~2005年6月间共收治该类患者12例,本文就其失败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万平;成明传;邓世全;官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睡眠呼吸暂停和脑卒中在患者中有相当高的并发率,OSAS可以在脑卒中之前、也可能在卒中后发生,二者之间互为因果,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因此,OSAS和脑卒中之间关系的了解,对于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学军;戴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人体内,动脉血压一直处于不断波动的过程中,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动脉血压的连续变化涉及各种心血管反射、心血管活动相关自主神经以及不同体液因素的相互整合作用.
作者:鲁力;周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观察异丙酚合用佩尔地平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9例患者中包括单纯局麻加安定类镇静药组(1组,n=87)、异丙酚加硝酸甘油组(2组,n=75)、异丙酚加佩尔地平者组(3组,n=67).对照比较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 异丙酚加佩尔地平组患者术中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较其他方法显著降低.结论 联合使用异丙酚和佩尔地平能够明显降低神经介入治疗所产生的脑血管痉挛.
作者:吴悦维;方平;包晓航;张晓东;陶军;杨天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r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素,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VEGFR)结合,引起一系列信号传导,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高渝;张唯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发热、贫血、出血及脏器浸润是白血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而且这些表现在未治疗情况下常呈进行性加重.本文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确诊之前血液系统表现较重,仅抗感染治疗临床表现好转,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发病被确诊为典型白血病,这种发病过程尚无文献报道.
作者:夏菜荣;苏庸春;岳伟红;戴碧涛;于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血源性疾病在患者中的传播,而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危险的关注却很少.有关专家指出,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率.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之一,乙肝病毒的携带者约有1.2亿,丙肝的感染率也达到1.7%.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我国的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1].
作者:刘利;蔡绍丽;宫海燕;曹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知识认识的不断提高,引起了患者对医疗设备特别是急救医疗设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从初的有无,到现在的绝对可靠,怎样保障和评价医疗设备,特别是急救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摆在医疗工程界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作者:唐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纳米复合烤瓷材料进行磨耗试验,探讨纳米复合烤瓷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及其相关机制,为其在临床的使用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面-面接触模式,在精密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纳米复合烤瓷材料与常用普通烤瓷材料,以及天然牙釉质进行磨耗实验,比较磨耗量的大小.同时进行克氏硬度的测定及磨痕形貌的观察.结果 其质量磨损关系为:天然牙釉质>纳米复合烤瓷材料>普通烤瓷材料;其体积磨损百分比关系为:天然牙釉质>纳米复合烤瓷材料>普通烤瓷材料.克式硬度关系为:纳米复合烤瓷材料>普通烤瓷材料 >天然牙釉质.结论 纳米烤瓷材料由于与天然牙相近的磨损性能,使其在口腔内行使咀嚼功能时不会对(牙合)牙产生过度磨耗,并具有自愈合性的效果,从而有效的保护对(牙合)牙.
作者:夏熹;王璐;付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3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胸腺瘤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对我院近年30例施行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不同肌松剂的使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影响的研究.维库溴铵 9例,阿曲库铵 12例,司可林9例.结果 使用阿曲库铵的患者术后肌松剂消除较快,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结论 阿曲库铵的特殊消除方式更适合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麻醉.
作者:张晓东;谢红;杨天德;陶军;吴悦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蜂胶牙膏在抑制龈上菌斑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4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蜂胶牙膏组和空白牙膏组,双盲法评价1周与4周后的刷牙效果.结果 使用蜂胶牙膏4周后,试验组全口平均菌斑指数持续下降,第4周与第1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 5).1周后,两组菌斑指数的降低率无统计学差异;4周后,蜂胶牙膏组平均菌斑指数的降低率与空白牙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 9).结论 蜂胶牙膏能有效抑制龈上菌斑形成,优于不含蜂胶的空白牙膏.
作者:邓媛;林居红;王金华;杨刚;蒋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