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光
据初步调查,三甲医院加床现象严重,但人们却很少给予关注。目前,医院按床位配制,其总体比例是一定的。护理单元的区分按对患者治疗行为不同,诊疗科室不同、年龄段不同来区分的方式称PPC (Progressive Patient Care),其人员配置是根据①患者和护士的比例,2.5:1;②每个护士1年的出勤率;③夜班的限制次数和夜班必要的人员数来决定的。但对于加床科室来说,则较少考虑到此方面的因素。本文就病房加床对护理人员生命质量的影响综述如下:1护士离职率护理工作是一件高风险性的工作[1]。随着工作负担的不断加重,护士在完成繁重的常规处置,同时要高度警惕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导致护理人员离职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因为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专业工作[2]。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压力之下,若调整不当就会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并且降低工作质量,影响护患关系,严重者还会引发医疗事故[3]。研究显示,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呈负相关[4]。在护理学领域,国外研究者很早也证实了护士离职意愿的主要预测因子是工作不满意。随着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下降,离开本职工作的可能性就增加。同时,医院的医疗垃圾包含医疗常规垃圾、生物危险性垃圾以及放射性垃圾,这些垃圾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5]。护理中重要人际关系是护患关系。过多的工作量,会延迟护理人员的下班时间,增加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以及带来较多投诉,加深护患之间的矛盾。谢小华[6]通过对280名护士工作压力和生命质量测定,提出护士的工作压力与生命质量显著相关,情绪越稳定,去人格化分值越低、生命质量各领域分值越高,而工作的完美感和个人成就感越高,生理、心理领域得分也越高。陈玲和杨春苔等[7]通过对常州地区21所医院105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工作压力对护士的生命质量有负面影响。
作者:朱晓菊;王贤华;余淘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真菌生物膜结构有助于抵抗机体防御系统及增强病原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临床慢性、持续性及难治性感染与真菌耐药有密切关系,真菌生物膜的的形成已经成为真菌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并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了解对真菌生物膜有效的预防及治疗药物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防治真菌生物膜的相关药物。
作者:钟慧;秦艳娥(综述);钟小斌(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总结永存动脉干I型矫治术的术后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低体重儿行永存动脉干I型矫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顺利通过手术,成功度过监护室阶段的危险期。结论术后采取严密监测和管理,是患儿顺利度过危险期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措施。
作者:庞珊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心理治疗是区别于止痛药、手术和理疗等止痛方法的一种特殊且有效的辅助疼痛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减少慢性疼痛患者对止痛治疗的依赖性,从心理途径上减轻痛苦,同时减少应用医疗保健系统资源,从而恢复患者家庭的和谐以及工作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江格瓦·萨吾提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临床综合技能考核是测试医学毕业生合格与否的重要手段。该文介绍了该校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方法,在本校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中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并对考试成绩和学生对OSCE的意见反馈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楼莹;刘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球形肺炎作为肺部炎症中的特殊类型,其形态与周围型肺癌等球形病灶相似,故极易误诊。笔者精选1例经追踪确诊的球形肺炎,该病例影像特点与以往文献所述稍有不同,现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2w前曾感冒,治疗3 d后痊愈,治愈1 w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痰,痰中带血,左胸部微痛。就诊时,体温:36.5℃,无乏力、盗汗;饮食、二便、睡眠正常。体格检查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无杵状指趾。吸烟史30年,已戒烟两年。X线示:左上肺野外带模糊片状密度增高影及索条样影;胸部16排CT示:左上肺叶尖后段类球形灶:1.32 cm×2.09 cm,边缘清楚,病灶周围见以胸膜侧为主的渗出,见图1。2d 后又于外院行64排CT复查:病灶大小:1.9 cm×2.8 cm。形态由球形变为类方形,见图2,邻近胸膜广泛增厚,不同层面可发现晕征及局部充血征象;CT增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强化与非强化区界限较清晰,中央见无强化区。患者咨询多家医院,均建议手术切除后送病理定性。患者拒绝手术,随即入住省城某医院诊治,ppd试验(-),痰找癌细胞:未见。白细胞9.32×109/L;降钙素原0.62 ng/mL;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患者拒绝肺部穿刺。抗感染治疗10 d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复查CT示:左肺上叶病灶较原片实性成分减少。遂转入我院继续抗感染治疗15 d,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复查CT示:该病灶实性成分进一步减少,见图3。出院后口服抗生素治疗两周,复查CT示:左上肺仅残余少量清晰索条影。追踪1年,数次CT均示:左上肺少量索条影。
作者:刘震昊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采用该方法,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探讨情景模拟应用于内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以使该方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焦艳会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浅析我院药房在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药房的管理水平,加强对药物的合理利用。方法结合工作经验总结日常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果我院药房在日常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药房的管理。结论可以通过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意识,加强对员工的岗位培训,建立和完善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制。
作者:陈尚海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外科手术学是培养医学生基本操作和手术技巧的一门学科,为了提高外科手术学基础的教学质量,笔者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生对外科手术学的认识、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方法、考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主动靶向制剂因其靶向性较强、毒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医药界的重视。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主动靶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分类,并根据分类一一阐述了主动靶向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玲娣;孙远南;鲁春晓 刊期: 2013年第18期
JCI对医学学术中心新增评审章节-医学专业教育。通过全面诠释MPE章节的评审标准和测量要素,围绕评审的核心工作-患者安全,由医院高管理层决策医学教育项目,提供医学教育工作开展中所需的足够软硬件,开展教学工作,保障教学质量。
作者:孙彩英;钱永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医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师不可逾越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医学生通过接触患者,把教课书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培养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技能和临床科研意识,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和升华,为毕业后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随着医学的进步,内科学在医学院的教学与实践中的作用上升到很高的地位,它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与各医学专业均密切相关,也是医学院学生成为一名临床医师的必须掌握的课程,消化内科作为医学生的主干课程《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实习的重点科室之一,抓好消化内科实习教学关系到整个内科学的临床实习。现我对多年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方法进行归纳,与大家分享。
作者:陈石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内科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中医称之为哮病。其病因病机尚未明确,目前主流学说是宿根论。哮病发作期可分为热哮证、冷哮证、风痰哮证、寒包热哮证、虚哮证。现归纳近五年来的临床研究,论述中医哮病发作期的分型论治。
作者:胡蝶;陈晶晶;张念志;周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本文综述国内外有关眼外伤致伤因素对角膜散光的影响规律,以及外伤性散光的影响,眼外伤散光的治疗方式等内容,可望在眼外伤发生后更及时、准确地选择治疗方法,减少眼外伤散光的严重程度与增加其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欧阳忠;赵文君;梁燕;陈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肺炎的病原体之一,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重要地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既有呼吸道症状,又有肺外损害的特征。MP特异性抗体测定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的实用手段,PCR方法可以提高MP的早期诊断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小儿MP肺炎的首选抗生素,对一些难治性病例如存在支原体血症,全身炎症性反应综合症及混合其它病原菌感染等,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可抑制MP所致的免疫炎性肺炎,但不宜常规应用。
作者:田少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科研型的中医门诊机构对于护士及药剂人员的工作内容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现行的分配模式随着门诊量的增加日益显出其弊端。本文拟对以工作量为基础的奖金分配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为科研型中医门诊部奖金分配提供参考。
作者:吴蜀瑶;谢宜静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古老的学科之一。当前,传染病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原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有死灰复燃的趋势,SARS、禽流感等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这种新形势之下,在传染病学教学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如何培养新一代的合格年轻医师的挑战。结合我们传染病课堂教学经验,对目前新形势下从事高校传染病临床教学做了以下几点思考。1解放思想,要敢于转变作为教师,思想不能僵化,特别是作为传染病学的临床教师,更不能墨守成规。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传染病学教师,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过去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不进将会很快被淘汰。只有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传染病学教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或也”,这是老祖宗几千年来给老师的经典的角色定位。几千年来,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这个角色。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的角色定位是否还恰当呢?是否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新时期里树立新的教师职业道德,树立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转变教师角色模式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要勇敢地摈弃旧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
作者:周菊;游晶;张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推进,临床对于褥疮的诱因、预防措施、治疗及护理方法等均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护理人员只有熟悉褥疮的基本知识,掌握熟练的护理技巧,才能帮助久卧病房的严重疾病患者预防褥疮发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本文主要对褥疮护理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张素珍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以SCIE数据库为统计源,从年代分布、单篇高被引频次、机构分布、学科分类,对厦门地区机构2001~2010年10年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分发表的被SCI收录的医药论文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厦门地区2001~2010年10年间各机构发表的SCI论文以厦门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多,充分体现了厦门大学在科研方面的带头作用。
作者:曾双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流程化进阶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ICU护理人员15名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于2011年对研究对象实施流程化进阶管理方法,比较实施流程化进阶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结果2011年护理安全合格率为97%、消毒隔离合格率为98%、病房管理合格率为96%、患者满意度为99%、护士技能考试平均成绩为(93.3±4.1)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神经外科ICU护士实施流程化进阶管理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在提升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方面作用明显。
作者:马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