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杜翔;顾焱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阿德福韦酯加甘利欣等护肝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甘利欣等护肝药物治疗,观察1年.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血清HBV DNA阴性率分别为469%、65.6%和8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病毒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以期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生存几率.方法 以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接收的17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处理,预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气管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对两组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儿在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方式的前提下同时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分析比较6h后的血气.结果 预防组NRDS发生率为12.79%,对照组NRDS发生率为32.56%,预防组发生NRDS其临床分级在Ⅱ级以下为72.73%,对照组NRDS其临床分级在Ⅱ级以下为10.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h血气分析比较,各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但是预防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给予PS可以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患儿生存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钦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究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并且讨论护理干预实施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来我院肝胆科进行治疗的92例结石性胆囊炎且需要进行胆囊切除的患者来进行此次研究,把以上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二组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则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多项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原因.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在施行胆囊切除术时若能够给予其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无论是在术中还是术后情况反映都良好,所以此项护理措施的应用,不仅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帮助,而且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此项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华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组(观察组)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谢玉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诺维本静脉注射护理体会浅析

    目的 探讨使用诺维本静脉注射导致血管局部毒性反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诺维本治疗肿瘤患者18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药物对局部组织的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共发生静脉炎2例,其中Ⅰ级1例,Ⅱ级1例,没有出现严重的静脉毒性反应.结论 积极预防、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减少局部损伤的关键.

    作者:杜琪;唐凌;李学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总结

    目的 总结分析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肝胆管解释手术患者分析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方法.结果 88例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出现,有2例患者住院时不幸死亡,2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23例患者术后残留结石.通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后,有2例患者因肝功能衰竭治疗无效死亡,其余86例患者的并发症均已治愈或缓解,在结石残留的23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的结石彻底粉碎.结论 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可保证肝胆管结石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尽快康复.

    作者:彭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2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2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 按照不同的方案分为A、B组,2组患者均给予瑞巴派特片(0.3 g)+阿莫西林胶囊(1.5g)+甲硝唑(0.6g),A组空腹给予兰索拉唑片(30mg qd),B组空腹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 qd),用药时间为8周,运用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2组的有效率为A组96.00%,B组98.11%,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要小于A组(P>0.05),C/E分别为9.22元11.30元,A组即兰索拉唑组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在治疗中A组兰索拉唑更具有成本优势,B组雷贝拉唑具有效果优势.

    作者:黄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米索前列醇片阴道后穹窿置药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护理

    宫内节育器(IUD)一次放置于宫腔,根据节育器的种类可避孕5~20年,它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长效的可逆性节育方法,一般在绝经后6个月左右取环.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体萎缩变小,易使宫内节育器嵌顿、错位,同时由于宫颈管狭窄,宫颈组织变硬,宫颈口紧,取环时,因机械性扩张的时间长,且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常导致取环综合征,且易发生疼痛、损伤等并发症,导致取环困难,甚至失败,为了减轻绝经妇女取环时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取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的方法为绝经后妇女取环,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田爱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探索

    目的 研究并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对于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10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仔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采用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后患者手术后疼痛感较对照组低,可以下床活动时间较短,复发的概率也较低.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患者舒适度更高,更易被接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采用并推广.

    作者:谭文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广州市番禺区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 对番禺区2005~2010年学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番禺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及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番禺区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4起,其中传染病类46起;3~6月和9~12月是高发季节.结论 番禺区学校突发事件中传染病类占居首位,事件的人群分布与学校人口的密集度,学生的防病意识等密切相关.

    作者:黎燕君;杨燕君;王凤梅;卫敏航;黄桂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性腹痛急诊治疗临床探析

    目的 了解急性腹痛病因构成及其诊断要点,探讨抗生素经验性用药在治疗感染性急性腹痛中的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82例感染性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患者中,40例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患者平均住院3.5d,其余42例患者平均住院4.5d.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腹痛尤其是感染性腹痛,进展迅速、病变程度重,在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报告出来前,就需要抗生素的经验性用药.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学习、注意总结,不断提高经验性用药的准确率,进而提升对急性腹痛的诊治水平.

    作者:韦宗贵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外固定治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

    总结2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术的术后护理经验,认为重点是患肢的体位放置,肢端血运、活动、感觉的观察,保持外固定的有效性,做好钉孔护理及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

    作者:倪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关于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的探讨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建立和完善药具管理工作的新政策和新思路已经迫在眉睫.不断提高育龄群众的满意度,使育龄群众能及时使用便捷、价廉、有效和安全的药具产品,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姚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医院开放式药房与门诊药物咨询窗口药物咨询服务的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开放式药房与门诊药物咨询窗口药物咨询服务的情况,探讨两者药学服务质量的差异,旨在提升我院门诊药学服务的水平.方法 分别对我院开放式药房和门诊药物咨询窗口在2011年~2012年之间药物咨询服务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 开放式药房在服务人数、服务内涵以及社会效益都优于门诊药物咨询窗口.结论 开放式药房的药物咨询服务模式更贴近群众,更人性化.

    作者:程志宏;陈彩云;林庚蓉;樊龙;谢永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低温快速成型个性化组织工程活性支架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目的 采用低温冰型快速成型技术来制造个体化组织工程支架,并对其性能进行仔细分析.方法 制作山羊颅骨缺损模型,重新构建三维CT,终获得运行控制文件NET.将PLGA与TCP进行融合,所加的比例为7∶3,终形成匀浆,然后放入到地温快速成型机中.依据NET文件,终得到三维PLGA/TCP支架,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rhBMP-2终变成活性支架.然后对其进行电镜扫描等工作.结果 PLGA/TCP支架材料不是规整的圆形,略微出现弧度,这样就与颅骨缺损模型相类似.结论 PLGA/TCP个性化支架的制造属于仿生设计的一种,并且经检验孔隙率完全满足人工骨支架的生理需求,生物力学强度与人的松质骨二者进行比较后发现,前者较低,但是这并不会阻碍植入手术的进行.在rhBMP-2和支架在进行复合时主要应用负压抽吸法来加快二者的复合速度,终做成活性支架.

    作者:胡福志;孔庆玲;刘春玲;贾学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小儿全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小儿的解剖、生理与成人不同,所以手术后恢复期有一定的特殊性.小儿对全麻药物的代谢和耐受力有限,导致麻醉药物残留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而引起呕吐、误吸、呼吸道梗阻及躁动等并发症发生,所以对小儿全麻苏醒期间给予严密的护理观察,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关键性作用.我科对小儿全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月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牧治的78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和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转移灶总有效率为51.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为6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临床疗效好,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医院人事科在促进和谐医院建设的作用

    建设和谐医院是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医院重要职能部门的人事科在参与和谐医院建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医院人事科参与和谐医院建设要通过各种途径.

    作者:张蒙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六味五灵片抗肝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六味五灵片抗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口服六味五灵片,对照组23例,口服肝苏片.疗程均为6个月,前3个月为常规治疗期,后3个月为减量治疗期,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相关检测指标(ALT、AST、GGT、TBIL)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的反跳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六味五灵片对改善肝损伤有较好的临床作用,且疗效持久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艳丽;林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整理

    中医治疗失眠效果理想,尤其是针灸治疗具有相当的优势,受到广泛采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相关资料,对针灸治疗失眠研究经验总结.由于医家对失眠病机的认识不同,临床上采用的针刺方法亦不同. 目前,医家大多承认失眠病理变化总属脏腑气机失调、阴阳不和,邪盛内扰为主,但因各个医家对病因认识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

    作者:程浩;皮兴文;洪茂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在乙肝诊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在乙肝诊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3例普通荧光定量PCR(常规)检测HBV DNA为阴性患者的血清,采用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将检测数据进行整理,与其临床实验室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23例国产乙肝荧光定量PCR检测均为阴性患者,使用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结果为13例阳性(低检测限20IU/mL),阴性10例,阳性检出率为56.52%,显然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常规检测方法.结论 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其检测敏感性远高于常规检测方法,能检测到体内低水平的HBV DNA,结合患者其他实验室资料及用药史综合分析,对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冬青;刘成永;王春颖;张启权;王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