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物模型在加强生理学实验与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王嫣;彭芳;陈天琪;李娟;何前松;赵云华

关键词:动物模型, 生理学, 实验教学
摘要: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是医学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制作病理动物模型的实验,探讨动物模型在加强生理学实验与临床教学结合中的教学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对于近些年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概述,总结临床报道中有关毫针、电针、温针灸等有效治疗方法,对当前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未来临床的研究方向.

    作者:陈来雄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

    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是从事血液净化工作的医护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采取准确设定超滤量、营养指导、心理指导等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苟福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低蛋白血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入院24h内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白蛋白正常组、低白蛋白水平组及极低白蛋白水平组,比较3组患者APACHEⅡ分值、CRP水平及病死率;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白细胞总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极低白蛋白水平组APACHE 11分值、CRP水平及病死率均高于白蛋白正常组;死亡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 血清白蛋白及CRP水平与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密切相关,低蛋白血症及高CRP水平常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向正中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重症脑干出血患者的护理

    脑干出血病情常迅速恶化,多数在24~48h内死亡,该患者入院时昏迷、生活不能自理,给护理上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稍有疏忽即可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对脑干出血的患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现察能力,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好脑水肿期的救护、营养支持、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防治与康复锻炼及预见性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干出血的死亡率与致残率.

    作者:林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电话回访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化疗病区留置PICC导管并带管出院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出院前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宣教基础上进行电话回访,观察两组患者在院外发生的并发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穿刺点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导管堵塞率、导管脱出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75%、6.25%、1.25%、7.50%、5.00%,均低于对照组的:15.00%、22.50%、8.75%、31.25%、25.00%(均P<0.05).结论 电话回访可以降低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的质量.

    作者:何文慧;罗小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骨折的功能锻炼及护理

    骨折愈合的过程是把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三个阶段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功能活动的终目的就是恢复肢体正常的功能和使用能力,因而被着作骨折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对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进行讨论.

    作者:李启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金因肽联合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治疗压疮的护理

    目的:探讨金因肽联合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治疗压疮的疗效及护理 方法:将26例(31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压疮护理基础上依据不同的创面采用局部清创后金因肽喷洒局部表面组织带吸收后外敷康惠尔吸收贴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压疮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压疮均明显好转,实验组有效率100%,对照组61.5%,观察组压疮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因肽联合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治疗压疮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咏梅;郭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炎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予常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口腔护理依从性及口腔炎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口腔护理依从性良好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实验组口腔炎发病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3.56%.结论 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炎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改善患者的口腔护理依从性,降低口腔炎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淑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胸腔积液腺苷脱氨与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在鉴别良恶性积液中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便宜又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用于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的检验方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本科进行胸腔积液检验的167例疑似肺结核或肺癌患者的检验结果以及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表明,确诊结核病患者ADA浓度大多明显增高,CEA多数正常,而肺癌患者ADA多数不高,CEA明显增高.结论 利用ADA+CEA联合检测可以在癌性还是结核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中,特别是在排除肺癌的鉴别诊断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别适合在基层结核病门诊使用.

    作者:温红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糖尿病足整体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整体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后在病情改善以及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显示,在对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后,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且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常规护理相比,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轶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窦性心律震荡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窦性心律震荡(HRT)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总结相关经验,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采取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并发室期前收缩的心血管类疾病患者各30例作为实验对象,包括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心脏瓣膜病组,心衰组.选择有室性期前收缩但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计算HTR参数,振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并用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 各实验组TO,TS值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HRT组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例数与Ⅲ、Ⅳ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Ⅲ、Ⅳ级的患者例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伴有HRT的减少、消失,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彭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3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诊治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两种方法.方法 将我院33例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A组与B组.A组1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B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的方法.结果 A组的患者疗程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腹胀消失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都要明显优于B组,各项统计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具有见效快、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所以加用生长抑素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莫应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其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87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主要有心理和饮食以及胎儿监测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胎动次数以及尿蛋白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之前存在高血压症状,在对患者治疗并采用综合护理之后,患者的血压降到正常水平,并且胎心率和胎动次数等和治疗之前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血压和胎儿窘迫等情况有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明显.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率.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问题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维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80例护理人员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护理人员中存在的健康问题.结果 80例护理人员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者17例(21.25%),包括下肢静脉曲张、肾结石、胃溃疡及颈椎病等病种.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超负荷工作等原因造成机体慢性劳损状态,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发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医院领导应采取多种措施关爱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健康隐患,从而及时进行治疗.

    作者:许安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性酒精中毒206例分级护理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酒精中毒分级护理效果.方法 我科2010年6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急性酒精中毒患者206例,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104例)、对照组(B组102例)两组,A组给予分级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A组在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分级护理应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有效率,保障患者健康安全,及早康复,是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蒋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妇产科子宫出血症护理

    目的 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更好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进行雌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2例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与精心护理均快速止血,月经周期及经量恢复正常,贫血好转出院,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药物治疗疗程长,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一定要准确,服药期间易发生许多不良反应,因此临床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田小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ERCP的护理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将纤维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大乳头(下简称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塑料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本法于1968年由mccunne氏首先报导,后由大井等人使本法日趋完善,近十年来,随着器械及插管技术的不断进步,ercp成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90%左右,成为诊断胰腺和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芳;戴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CT扫描对胸部外伤诊断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探讨CT胸部扫描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X线检查作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2例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伤后8h内采用CT扫描和X线进行检查,并研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扫描对肺挫伤、肋骨骨折及肺损伤并血气胸的检出率分别为99.99%、98.03%及96.66%,X线检查对肺挫伤、肋骨骨折及肺损伤并血气胸的检出率分别为68.89%、84.98%及6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8978,4.6989和6.6988,P<0.05).结论 与X线检查比较,CT扫描对胸部创伤的检出率更高,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袁小冰;曾艳文;许启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脑心综合征8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及与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2010年89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入院后心电图的改变及治疗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9例脑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3例脑梗死患者有异常心电图表现.结论 8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13例(占146%)有心电图改变,出血性中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21.7%)明显高于缺血性中风组(6.9%).

    作者:陈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从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病例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随访期间,28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占40%.从疾病认知度、治疗不依从性、非甾体抗炎药的服用、吸烟饮酒、情绪不良等方面看,无复发情况的42例患者的这几类情况的发生几率均低于复发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复发性较大,复发相关因素复杂,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石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