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并不全流产1例

秦雪芬;宋莉

关键词:米非司酮, 配伍, 中药治疗, 子宫疤痕妊娠, 阴道出血时间, 异常血流信号, 低回声, 月经来潮, 切口瘢痕, 患者, 彩超, 不全流产, 保守治疗, 子宫瘢痕妊娠, 血凝块, 复查, 现报告如下, 子宫下段, 住院治疗, 中心
摘要:笔者的保健中心于2011年6月收治子宫疤痕妊娠并不全流产1例,经保守治疗已治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无明显停经史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因阴道间断少量出血半月就诊。既往月经规律,5~6/30d,量中,无痛经及血凝块,孕3产1,2009年8月孕足月行剖宫产术。自诉LMP2011年6月1~5d,前次月经5月3~7d,6月15d左右出现阴道少量间断出血,无腹痛及其他不适,未就医。6月28日外院盆腔B超示“宫内低回声团块”,即来本中心复查。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少量暗红色血性分泌物,宫颈光滑,子宫前位,稍大,饱满,质软,双侧附件(-)。查血β-HCG369.2IU/L,彩超示“子宫下段低回声团块,前壁处血流信号丰富”,考虑子宫瘢痕妊娠并不全流产,建议住院治疗,患者强烈要求保守治疗并拒绝住院观察。6月29日起给予米非司酮25㎎口服,2/d,连服3d。因患者阴道出血时间长,静脉滴注抗生素5d预防感染。定期监测β-HCG值及彩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嘱其有腹痛或阴道出血多随时入院。诉7月2日起阴道出血似月经量,有少量血凝块,3d后出血渐少。7月5日复查β-HCG 138.46 IU/L,彩超示宫内低回声团块体积较前缩小,子宫切口瘢痕处仍见血流信号。选用中药生化汤加味(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三棱、莪术、赤芍、丹参、炮姜等),1剂/d,连用6d,诉阴道出血于7月14日干净。7月15日查血β-HCG37.58 IU/L。8月4日月经来潮,量中,持续5d。8月12日复查血β-HCG4.268IU/L,彩超示“宫内回声欠均匀”,子宫切口瘢痕处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肠外疾病相关关系的研究

    目前有大量文献表明幽门螺杆菌在胃溃疡及胃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表明 H.pylori感染还参与许多胃以外疾病如慢性心血管疾病、肝脏及胆道疾病和大肠癌等的发生发展过程。 H.pylori感染与胃以外疾病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就幽门螺旋杆菌与胃肠外疾病的相关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许新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综合举措的意义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方法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加强医护人员的医疗废物知识的管理培训;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加强监控。结果管理措施得当,医疗废物处置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结论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管理,是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医护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良会;叶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科学组织献血工作,助推社会公益事业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的14年间,宜兴的献血模式经历了从初的有偿献血,到以政府下达硬指标的计划献血,到目前的自愿无偿献血三个阶段。宜兴的无偿献血事业一步一个脚印,从艰难中走出了成绩,形成了团体献血、街头献血并驾齐驱,应急献血、互助献血有效补充的特色。

    作者:谢晓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的几点思考

    药剂科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有医院的院长直接进行领导,并对全院的药事工作负责。药剂科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各地各级医院都必须做好药剂科的管理控制工作。本文就当前我国基层医院药剂科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和强化医院药剂科的管理水平和效益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从而更好的促进基础医院的建设发展。

    作者:侯贤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预测胎膜早破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胎膜早破(PROM)是指胎膜在临产以前发生破裂,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胎膜由羊膜、绒毛膜组成,胎膜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将细胞连接在一起,胎膜细胞外基质富含多种胶原(Ⅰ、Ⅲ、Ⅳ、Ⅴ、Ⅵ型胶原)及弹性蛋白,其中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他们也是维持胎膜完整的重要成分。胎膜早破是早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宫内感染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PROM好发因素很多,但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但是感染是PROM的重要因素之一[1],以此有关的文章较多。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对胎膜早破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由于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因此在临床上难以预测和治疗。

    作者:彭凌湘;劳一平;乐江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现状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中国药学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初从菊科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由于青蒿素与以往的所有抗疟药结构完全不同,因此这类新药的发现为抗疟药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并被国际同行称为抗疟药研究史上的里程碑[1,2]。目前,青蒿素类抗疟药主要有: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等,在世界各地已广泛应用。据WHO报道,疟疾仍是当今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近30亿人受其影响,遍布世界各地,每年有20~25万人死于该病。目前,中国、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及许多非洲国家恶性疟疾流行区疟原虫对氯喹、奎宁已出现抗药性。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作用具有迅速、高效、低毒、安全,与多数抗疟药无交叉抗性,对各种疟疾都有效,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等特点,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21世纪替代奎宁的有效的抗疟药。现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应用等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孙利娜;张中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理论联系实际谈急诊科风险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l]。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风险管理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大损失及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急诊是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的行业,急诊科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如下几项。①患者及家属因素。突遭病痛折磨,患者及其家属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加之在救治过程中疾的转归很难预料,很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误认为护理差错和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②环境及设备因素。急诊科患者年龄层次较多,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患者还需要家属陪护,人员流动性较大,常常人声嘻杂,秩序混乱。护理人员在此种环境下承担着繁重的护理任务,护理过程中不免急躁,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增高。抢救物品不齐全及器械不完好。用后不能及时补充、消毒、维惨等,都会影响急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引发护理风险。③护士因素。低年资护士急诊护理知识和经验缺乏。护士缺乏责任心,护士在护理操作时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态度冷淡,语言生硬,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护士法律意识淡薄,一旦出现护理纠纷或争议,不能冷静应对和及早识别处理。④管理制度因素。各种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过去的一些规章制度与护理现状不能完全适应,护士工作过程中无章可循,或在交接班、夜班、节假日人员工作安排不合理,或者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报告不及时等。急诊科风险护理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作者:孙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助产专业《儿科护理》课程改革探究

    儿科护理是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体现助产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的助产人才,我院在儿科护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大胆改革,突出现代助产理念与服务意识,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曾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病案信息实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与关键技术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对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了医院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医院重要的信息节点之一,病案信息的管理对医院管理决策的制定、医疗信息的利用、司法资料的取证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医疗统计、科研教学等方面重要性的分析;研究病案管理信息系统特点及系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计算机的一体化管理;提高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扩大病案信息资料计算机的存储、检索及利用;及时反馈了医疗信息的统计数据;保证了病案流通病案资料保存的完整性。

    作者:姚少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学寄生虫学》成人教育教学体会

    成人教育已成为许多人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的一个选择。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是许多医务工作者提升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

    作者:关翔宇;王伟;邵长玲;孔军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体外药敏试验的临床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一类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明显增高趋势[1]。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其中化疗作为一种可以杀死循环血液里肿瘤细胞的全身性治疗,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中不可替代的方法。但是肿瘤是一个异质性、多态性、分化不均的细胞群体,不同种类的肿瘤,对同一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即使同一种类的肿瘤,不同的个体对同一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以及肿瘤多药耐药性的普遍存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肿瘤的化疗效果。因此,为了提高化疗的疗效和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应进行个体的肿瘤药敏试验,实现对肿瘤患者的合理用药和化学治疗的个体化[2]。本文就恶性肿瘤体外药敏试验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童慧;吉兆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在控制院感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建立布局合理的消毒供应室,加强回收医疗用品的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管理以及无菌物品的储存、发放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健全医院与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结果提高了医疗护理安全,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实施消毒供应室科学化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作者:胡春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究微博客与医学图书馆服务

    微博客作为医学图书馆的一个网络新贵工具,发挥着实时参考咨询服务功能。本文结合微博客的应用特征,讨论微博客在医学图书馆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实时咨询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应用,进而指出微博客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功能。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胆外科术后腹胀的护理进展

    近年来,临床上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的方法很多,针对肝胆外科术后腹胀的特点,现就其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术后腹胀的原因和机制术中由于肠管受到激惹,腹腔的开放,热量散发,腹腔渗液、炎症和麻醉药物的作用,麻醉后肠管暂时性麻痹,使过多气体积聚肠腔不能从肛门排出,致腹部胀满疼痛,出现术后肛门排气排便功能障碍,通气不畅致肠胀气[1],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作者:王瑞兰;鲍鹤玫;陶红伟;韩湘华;白志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预防和避免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措施

    目的探讨预防和避免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措施。方法通过术前访视、查对制度的落实和质量控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通过术前访视、查对制度和质量控制,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升。结论事实证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韦香宁;周爱玉;农云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结核病高发的原因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分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为常见[1]。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常见的方式。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在全球所有传染性疾病中,结核病已成为成年人的首要死因。越来越多的结核菌有耐药性,是使结核病可能再次成为难治之症及疫情上升的主要因素。化学药物是目前控制结核病的有力武器,95%以上新发病患者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可获得治愈,并能防止耐药性的发生。我国近年的结核病防治虽已取得显著成绩,但至今仍然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流行形势也十分严峻。

    作者:郑国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例小儿创伤性膈疝的救治体会及护理

    我科于2013.1.6收治1例车祸致创伤性膈疝的患儿,经积极的救治实施有效的沟通取得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患儿,女,4岁,于2013.1.6下午上学途中被车撞倒,由急诊120送入我科。入院时查体:意识清楚,痛苦面容,生命体征稳定,腹肌紧张,右肺呼吸音清晰,左肺呼吸音粗糙、弱,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下腹可见散在瘀斑,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无腹胀及血尿,肝胆肋下未及,肠鸣音可,移动性浊音(-)。四肢压痛,未见明显畸形,左膝关节青紫肿胀,活动受限,双踝关节见皮肤擦伤,无活动性出血。脊柱、神经系统(-),腹部CT示胃位于左胸腔内,考虑创伤性膈疝,腹部B超示肝胆脾未见明显异常,常见少量积液,双足X线未见明显骨折及脱位。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急诊在气管插管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约2000ml,见膈肌一长约10㎝裂口,胃、肺、左半结肠、部分小肠疝入胸腔,心包有一3㎝的裂口有少许淡红色液体溢出,胃底大弯侧有明显挫伤,胃短动脉断裂,有活动性出血,脾上极有一约4㎝的裂口,有活动性出血,部分小肠及结肠挫伤,充血,肝胆胰及十二指肠及小肠未见明显异常,术程顺利,术后留观ICU24h后转回病房。术后经过精心的观察、护理及有效的沟通,患儿配合治疗,伤口甲级愈合,痊愈后出院。

    作者:曹玉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数据挖掘技术在妇科病例分析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积累的数据量急剧增长,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成为当务之急。数据挖掘就是为顺应这种需要应运而生发展起来的数据处理技术。

    作者:李燕;张玉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网络化心电图机的心电图远程诊断方案设计及实现

    为解决患者无法在基层医院得到高质量心电图检查和诊断服务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网络化心电图机与心电图远程诊断系统的心电图远程诊断解决方案。通过临床实际应用,证明本方案切实可行,与传统心电远程诊断解决方案相比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广的优点。

    作者:贝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的职责及应具备的素质探讨

    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又称家庭医师(family physician)或家庭医生(family doctor),它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核心是经过全科医学培训后在基层工作的临床医生,是能够为患者个体及其家庭成员以及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全方位负责式的健康管理者。因此,它在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的职责和素质尤为重要,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能够方兴未艾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马晓强;陈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