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1例子宫肌瘤剜除术后妊娠情况分析

钟富琴;周美茜

关键词:子宫肌瘤, 肌瘤剜除术, 妊娠
摘要:目的对要求生育能力的子宫肌瘤患者,观察实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妊娠情况.方法粘膜下肌瘤经阴道剜除,浆膜下及壁间肌瘤经腹行剜除术.结果 41例行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全部随访,结果33例妊娠,其中29例已分娩,4例在妊娠中,8例未孕,仍在治疗.结论对于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剜除术适应症可适当放宽,并建议及早手术,以降低因子宫肌瘤造成的不孕及流产率,同时做好术后的跟踪治疗.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方式对腹胆镜手术血糖、皮质醇的影响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调节系统,它对麻醉与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以及术后的恢复过程都起重要作用.我科于2000年5~6月对48例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腹胆镜手术病人的血糖及皮质醇变化进行监测,以了解不同麻醉方式下胰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状况以及对麻醉刺激的反应能力.现就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阎红;葛衡江;刘怀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射频治疗上消化道隆起病变

    目的评价内镜下射频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2003年1月采用射频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样病变32例,其中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慢性炎症14例,增生12例,腺瘤6例.结果均为一次灼除,治疗成功率为100%,无大出血及穿孔发生.结论内镜下射频治疗上消化道隆起病变,只要治疗中尽量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粘膜,是一种治疗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简便、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无蒂、广基隆起及成熟型疣状结节等炎性增生隆起患者.

    作者:吴克拉;杨天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症状9例临床观察

    胃复安(又名甲氧氯普胺、灭吐灵)作为一种传统的止吐药物,其止吐效果明显优于氯丙嗪,目前在临床逐渐被新型止吐药所取代.但由于其价格低廉,在基层医疗单位仍在广泛使用,其导致的锥体外系症状往往被误诊,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困难,现将2002年1~12月在我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9例报道如下.

    作者:肖静;罗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晋期年限探讨

    目的为了探讨职业接触三硝基甲苯作业人员眼睛晶状体白内障发病情况,探讨其白内障的晋期规律.方法本文对某厂不同工种职业接触三硝基甲苯作业人员眼睛晶状体白内障发病情况分析以及对有动态资料的观察对象和三硝基甲苯白内障的晋期年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察对象发生工龄为9.88年,Ⅰ期白内障的发病工龄14.90年,观察对象晋期Ⅰ期年限为5.59年和Ⅰ期晋期Ⅱ期年限为4.03年.结论本文资料表明,<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GBZ45-2002中,观察对象和白内障患者每年复查1次的规定是适宜的.

    作者:汤强;蒋学明;翁航音;陈德芳;马勇;赵学敏;刘艳;孙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抗凝剂对测定蛋白质影响的探讨

    了解用血浆测定血液中蛋白含量与用血清做标本测定血液中总蛋白含量二者之间有否区别,其结果有否差异.我们通过对116例患者标本同时平行测定血浆、血清的总蛋白质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得知,其采用血清为标本测定总蛋白质含量比用血浆做标本,测定血液中总蛋白质含量要明显偏低,约低3~5g/L,究其原因,是因为血浆中含纤维蛋白原所致.

    作者:郭新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前白蛋白(PA)含量变化. 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了18例恶性肿瘤(肺癌8例,肝癌5例,胃癌3例,食管癌1例,乳腺癌1例).15例良性肿瘤(卵巢囊肿7例,子宫肌瘤5例,脂肪瘤3例)和42例健康成人血清中前白蛋白. 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PA(132.5±25.3)mg/L,良性肿瘤患者血清PA(235.4±56.5)mg/L,健康成人血清PA(258.9±38.6)mg/L,良性肿瘤组与健康成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成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揭荣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598例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内镜室1995年12月~2001年12月所行胃镜检查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98例,其中131例为急诊胃镜检查.结果 48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中,发现病因122例,诊断阳性率93.1%;发病后3~7d内检查400例,发现病因341例,诊断阳性率85.2%;7d后检查67例,发现病因30例,其诊断阳性率仅44.8%.结论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对及时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病情允许,越早检查诊断的阳性率越高.

    作者:吴荣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例

    患者,女,25岁,反复头痛、恶心呕吐24d,视物成双15d入院.在院外按感冒及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查体:神清,克氏征(+),右眼外展不全,双侧视乳头水肿,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头CT未见异常;腰穿提示:压力370mm H2O,细胞数60×106/L,糖、蛋白正常,氯化物112mmol/L,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给予降颅压、二性霉素B静滴及鞘内注射,但患者脑脊液压力无明显下降,在400mm Hg(1mm Hg=0.133kPa)左右,双眼视力逐步下降.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科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顺利,术后继续用二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患者视力好转,外展不全消失.病情好转后院外继续抗真菌治疗3个月.

    作者:杨永平;高伯元;冯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肌浆网钙泵活性的影响

    目的从细胞内钙调节和细胞凋亡角度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对照观察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干预心衰对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率和肌浆网钙泵(SERCA2a)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C组)相比,心衰组(F组)SERCA2a活性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特拉唑嗪组(T组)心肌细胞凋亡率、SERCA2a活性与F组无显著差异(P>0.05);美托洛尔剂量依赖地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SERCA2a活性.SERCA2a活性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负相关(r=-0.82,P<0.001),与+dp/dtamax、-dp/dtmax显著正相关(r=0.68、0.654,P<0.001).结论 SERCA2a活性异常,可能参与心力衰竭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增加SERCA2a活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耿召华;李隆贵;吴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针重睑术126例

    重睑术是常见的美容外科手术.方法很多,我们对126例年轻单睑患者行一针法切开重睑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自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维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黄治疗伴高胆红素血症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黄对伴高胆红素血症病毒性肝炎消退黄疸的作用.方法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5例,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在210~565μ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常规保肝、退黄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3例,除综合治疗外,给予大黄6~10g/d,分1~2次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并评价大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TBIL、ALT、PT等指标均显著下降,白蛋白明显回升.治疗后两组比较,大黄治疗组的TBIL平均下降幅度为252.5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7.16μmol/L(P<0.01).经过疗效评价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例数(率)为30例(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例(65.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具有显著消退黄疸的作用.

    作者:许正锯;黄以群;王崇国;李树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卵管结扎术后2次宫外孕1例报道

    患者,女,39岁,G5P2.因停经48d,不规律性左下腹疼痛5d于2002年11月1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5岁(5~6)/(30)d,2002年10月1日,5d前突觉左下腹剧烈疼痛,自服去痛片后缓解.5d来疼痛不规律性反复发作,无腹泻,无恶心、呕吐,无阴道流血.

    作者:蔡晓红;马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高血压病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5例高血压病脑出血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及常温对照组,亚低温组入院或术后6h入NICU病房行亚低温治疗,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与常温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天和第6天,血清IgM、IgG、IgA和比补C3值均下降,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亚低温组IgM、IgG、C3水平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对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稳定和保护作用,并可明显改善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银清;陈汉民;余锦刚;廖圣芳;黄国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临床静脉滴注给药中的不合理配伍及媒介液选择

    静脉滴注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治疗病人的-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风险性较大的-种给药方式.准确的诊断、正确的药物配伍及合理的选用媒介液,可以起到积极正确的治疗作用.但是,由于静脉输液是药液直接由静脉输入血液,再通过循环系统直接到达人体各器官和组织而起作用的;所以,如果药物配伍不当,媒介液选择不当,则存在着一些明显和潜在的、迅速强烈和慢性毒性的双重危害.本文就临床上常选用的药物配伍及媒介液选择不合理情况报道如下,以引起临床用药时重视.

    作者:夏学励;王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笑气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笑气(N2O)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及吸宫过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因早期宫内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即笑气吸入组40例;B组即对照组40例,在手术操作过程中,A组吸入含50%笑气(N2O)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观察两组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80%人流者无明显疼痛,反应轻微腰骶部胀,合作好;10%人流者疼痛明显减轻,能合作.3.8%出现轻至中度人流综合征,无重度人流综合征发生.B组80%出现一般疼痛;20%出现重度疼痛,不能合作.50%出现轻到中度人流综合征,10%出现重度人流综合征.A组与B组比较两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笑气用于早孕人工流产有确切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且使用方便,可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产后出血82例临床分析

    根据我国对孕产妇死亡率的调查和监测,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也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失血使产妇抵抗力降低,成为产褥感染诱因,失血导致休克未及时抢救可危及产妇生命.因此,产后出血仍然是产科防治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我院82例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莲芬;沈亚芳;朱国凤;姜雅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管损伤后酪氨酸激酶活性变化与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变化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VSMC,采用[γ-32P]-ATP掺入法、改良Boyden′s chamber法和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AngⅡ干预前后VSMC胞浆内PTK活性的变化,粘着斑、肌动蛋白纤维丝的动态组装变化以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探讨AT1R拮抗剂、AT2R拮抗剂以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上述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 (1)AngⅡ可以剂量依赖性诱导VSMC内胞浆PTK激活;(2)AngⅡ刺激后,VSMC粘着斑表达增强,肌动蛋白丝数量明显增加,纵向平行排列;(3)AngⅡ刺激后VSMC发生迁移;(4)AT1R拮抗剂CV-11974可显著抑制上述生物学效应,AT2R拮抗剂PD123319对此无明显的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可显著但不能完全抑制上述生物学效应.结论 AngⅡ通过AT1R介导调节VSMC内粘着斑和肌动蛋白丝动态组装,进而改变VSMC的迁移能力;酪氨酸激酶的激活参与AngⅡ介导的VSMC迁移的信号转导调控;由于完全抑制PTK活性尚不能完全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跨膜迁移,因此VSMCs迁移的调控可能还有其他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参与.

    作者:景涛;何国祥;吴昊;刘建平;王耿;冉擘力;王海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个自然村农民的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流行病学调查

    近年,鼾症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已受到临床的重视,国内外也已有一些人群的调查报告,但对于农民中的流行病学调查材料尚少.我们于2000年参加全国的结核病流调时,也对部分农民做了有关睡眠呼吸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一个自然村的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兵;张雪漫;王廷杰;杨如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星型细胞与相关免疫细胞

    肝星型细胞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核心环节,其活化机制主要是由于免疫细胞产生的许多细胞因子对肝星形细胞的调节作用,同时活化的星形细胞亦产生细胞因子影响免疫细胞行为,它们之间的双向作用对于肝脏疾病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肝星形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存在着双向作用.一方面,枯否氏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介质如(氧化物、一氧化氮、细胞因子、烷类、蛋白酶)来影响星形细胞的基因表达、增殖、收缩、活化.另一方面,星形细胞亦产生细胞因子、化学因子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化、化学趋化性、及粘附性.

    作者:谭力学;李孝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316例次CRF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体会

    腹膜透析是救治CRF患者主要的方法之一.目前临床治疗CRF患者行腹膜透析插管仍以手术置管方式为主.成功的腹膜透析置管术是减少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保证腹膜透析顺利进行不可忽视的重要困素,所以了解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方法、过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从1988年以来经采用CAPD治疗CRF患者279例,因各种原因行再次CAPD置管术的患者37例,手术共置管316例次.

    作者:阎晋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