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拉;杨天俊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0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手术或非手术及其它综合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58例.结果 GCS 3~8分患者死亡率为25.9%,GCS 3~5分患者死亡率为54.2%.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与伤后GCS评分密切相关.及时适当的治疗可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
作者:蔡洪;陈忠;刘谊;杨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是患者的排泄物污染引起传播病,重型患者均出现剧烈吐泻米泔水样物、严重脱水、肌肉痉挛、虚脱等.因此及时大量补液,纠正脱水,防止循环衰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科自1995~2002年共收治霍乱患者18例,经及时抢救,全部治愈.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长英;陈霞;明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调节系统,它对麻醉与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以及术后的恢复过程都起重要作用.我科于2000年5~6月对48例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腹胆镜手术病人的血糖及皮质醇变化进行监测,以了解不同麻醉方式下胰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状况以及对麻醉刺激的反应能力.现就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阎红;葛衡江;刘怀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素质,而人才素质的培养是依赖于成功的教育.教育的方式具有多种形式,通常所说的传统教育是基础教育,继续教育则属于终身教育.而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化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的系统工程.
作者:黄志;徐酉华;陈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内镜室1995年12月~2001年12月所行胃镜检查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98例,其中131例为急诊胃镜检查.结果 48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中,发现病因122例,诊断阳性率93.1%;发病后3~7d内检查400例,发现病因341例,诊断阳性率85.2%;7d后检查67例,发现病因30例,其诊断阳性率仅44.8%.结论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对及时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病情允许,越早检查诊断的阳性率越高.
作者:吴荣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了解用血浆测定血液中蛋白含量与用血清做标本测定血液中总蛋白含量二者之间有否区别,其结果有否差异.我们通过对116例患者标本同时平行测定血浆、血清的总蛋白质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得知,其采用血清为标本测定总蛋白质含量比用血浆做标本,测定血液中总蛋白质含量要明显偏低,约低3~5g/L,究其原因,是因为血浆中含纤维蛋白原所致.
作者:郭新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治进行临床评价和探讨.方法对55例住院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5例患者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良性54例,恶性1例,嗜铬细胞瘤体位于肾上腺者47例(髓质增生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8例.临床均有高血压,其中阵发性高血压35例(63.6%),持续性高血压20例(36.4%),多数病人诉头痛、头晕.51例行尿VMA检查,异常47例(92.1%).B超检查55例,阳性48例(87.3%);CT检查42例,阳性37例(88.1%).3例术后复发,1例经剖腹探查证实原手术区为术后炎症粘连,未见原位生长的嗜铬细胞瘤.结论头昏、头痛是常见症状;高血压是常见体征;24h尿VMA检查是儿茶酚胺症定性诊断的常用指标,B超、CT检查为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手术切除为根本治疗方法.
作者:赵晓辉;李隆贵;何作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鼾症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已受到临床的重视,国内外也已有一些人群的调查报告,但对于农民中的流行病学调查材料尚少.我们于2000年参加全国的结核病流调时,也对部分农民做了有关睡眠呼吸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一个自然村的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兵;张雪漫;王廷杰;杨如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组织乏氧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病理改变,组织的含氧量对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因此应用放射性药物检测组织的含氧量为目前国际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郭鹏德;刘保平;牛广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女,新生儿,系第2胎第2产,其母孕期体健,因1年前有剖宫产史,故患儿足月时行剖宫产.出生时即全身青紫,重度窒息,阿氏评分为1min 3分,5min 2分,10min 3分.经气管插管等抢救后30min自主呼吸恢复,予纳络酮、碳酸氢钠等药物治疗后,于生后4h转入儿科病房.查体:反应弱,周身苍白,面部紫绀,呼吸35次/min,伴有双吸气5~6次/min.双肺闻及肠鸣音,心率130次/min,心音有力,腹部较小稍凹,可见反常呼吸,四肢肌张力低下.胸片示纵隔向左侧移位,右胸内未见肺纹理,可见充气肠管阴影,右横膈阴影消失,余(-).提示右侧膈疝.家长放弃治疗,持续头罩吸氧下,于生后24h夭亡.
作者:杨淑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植入硬性人工晶体的角膜缘隧道切口,缝线与未缝线对术后手术源性散光及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两组246例患者251只眼,其中缝线组128例(130只眼)术毕切口垂直缝合1针,未缝线组118例(121只眼),分别检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曲率和裸眼视力.结果缝线组术后1周手术源性角膜散光(0.81±0.62),裸眼视力≥1.0者35.4%,术后1个月手术源性角膜散光(0.52±0.44),裸眼视力≥1.0 者52.3%,术后3个月手术源性角膜散光(0.38±0.38),裸眼视力≥1.0 者 68.5%;未缝线组术后1周手术源性角膜散光(2.04±1.49),裸眼视力≥1.0 者15.7%,术后1个月手术源性角膜散光(1.68±0.94),裸眼视力≥1.0 者22.3%,术后3个月手术源性角膜散光(1.37±0.58),裸眼视力≥1.0 者25.6%.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和视力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缝线组术后切口关闭严密,反应较轻,视力恢复快且手术源性散光小,值得推广.
作者:汪红;李马号;阚秋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男,36岁,已婚,农民,因腹胀1周入院.入院前1周无诱因感上腹饱胀不适,纳差,尿少,无潮热、盗汗、腹痛、皮肤黄染、出血等,入院前2d,出现双下肢水肿,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入院时查体:消瘦、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腹丰满、软,未见腹壁静脉怒张,肝位于肋下4cm,边缘钝、质韧、无触痛,脾肋下6cm,质中,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水肿.
作者:姚洁;刘星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重睑术是常见的美容外科手术.方法很多,我们对126例年轻单睑患者行一针法切开重睑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自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维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根据我国对孕产妇死亡率的调查和监测,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也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失血使产妇抵抗力降低,成为产褥感染诱因,失血导致休克未及时抢救可危及产妇生命.因此,产后出血仍然是产科防治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我院82例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莲芬;沈亚芳;朱国凤;姜雅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家兔血管增生及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评价加速性AS早期家兔血管组织学、PCNA及MAPK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AS组血管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内膜PCNA阳性细胞数及MAPK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积分值均显著增加,氯沙坦干预组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较AS组显著下降,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血管壁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值均<0.001).结论氯沙坦干预可抑制血管增生时MAPK蛋白表达,减轻加速性AS病变血管内膜增生,从而可能在防治AS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爱民;周小波;覃军;黄岚;宋耀明;祝善俊;耿建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的调脂作用.方法将高脂血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服药前及服药后4、8周测定血脂. 结果 (1) 服药4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作用相似.(2)服药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Lp(a)水平降低了29.3%,辛伐他汀组Lp(a)水平降低了20.26%.(3)服药8周后Lp(a)水平进一步下降,与治疗前相比,阿托伐他汀组Lp(a)水平下降了34.79%,辛伐他汀组下降了23.54%,其他指标与4周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TC、LDL-C及TG,并且其作用与辛伐他汀相似,在降低Lp(a)上,阿托伐他汀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傅春江;王旭开;杨成明;石伟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国内较少,为此,我们通过AMI患者红细胞C3b受体活性的检测,初步观察AMI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倪军;赵京生;吕德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盐皮质激素不仅在调节肾脏、结肠等上皮组织的Na+-K+平衡中起作用,而且在心脏、大血管等非上皮组织中也有表达,并发挥特异效应,提示心脏可能是醛固酮作用的一个靶器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心脏血液动力学和血压的效应以及心肌肥厚,是心肌重构的一个重要因素,盐皮质激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之间有相互协调的关系.
作者:何作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内窥镜下对曲张的食道静脉注射鱼肝油酸钠.结果 22例患者中显效8例,占36.4%;有效10例,占45.5%;无效4例,占18.2%.结论急诊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取得近期疗效.
作者:曾庆贵;潘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对1996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肠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肠瘘临床治疗的经验,重点分析肠外营养在肠瘘治疗整个病程的疗效.方法回顾1996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肠瘘病人,其中明确诊断为小肠瘘并完成完整治疗计划方案的病人28例,病人中男17例,女11例,平均43.5岁.结果 17例腹部手术后小肠瘘,其中肠道恶性肿瘤术后12例,其它手术后肠瘘5例;肠结核病人小肠穿孔伴急性腹膜炎5例;腹部损伤行急症手术后6例.入院时平均血红蛋白浓度(79.2±14.7)g/L;平均白蛋白水平(32.5±11.2)g/L;平均钾离子水平(2.76±0.45)mmol/L;平均单独应用静脉营养时间为22d,每日补充非蛋白质热量104kJ*kg-1*d-1);蛋白质为1.5*kg-1*d-1;同时补充足量的水分及适量钠、氯、钙、镁、有机磷、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素.TNP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97.1±18.4)g/L;平均白蛋白水平(45.3±7.8)g/L;平均钾离子水平(4.06±0.50)mmol/L;7例瘘口自行闭合;13例行手术闭合瘘口;5例带腹腔引流管出院行恢复性治疗.结论肠瘘患者经早期强大抑制腺体分泌结合良好肠外营养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瘘口趋向于自愈或缩小,为根治性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作者:张超;蔡志民;余佩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