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洁;刘星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变化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VSMC,采用[γ-32P]-ATP掺入法、改良Boyden′s chamber法和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AngⅡ干预前后VSMC胞浆内PTK活性的变化,粘着斑、肌动蛋白纤维丝的动态组装变化以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探讨AT1R拮抗剂、AT2R拮抗剂以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上述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 (1)AngⅡ可以剂量依赖性诱导VSMC内胞浆PTK激活;(2)AngⅡ刺激后,VSMC粘着斑表达增强,肌动蛋白丝数量明显增加,纵向平行排列;(3)AngⅡ刺激后VSMC发生迁移;(4)AT1R拮抗剂CV-11974可显著抑制上述生物学效应,AT2R拮抗剂PD123319对此无明显的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可显著但不能完全抑制上述生物学效应.结论 AngⅡ通过AT1R介导调节VSMC内粘着斑和肌动蛋白丝动态组装,进而改变VSMC的迁移能力;酪氨酸激酶的激活参与AngⅡ介导的VSMC迁移的信号转导调控;由于完全抑制PTK活性尚不能完全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跨膜迁移,因此VSMCs迁移的调控可能还有其他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参与.
作者:景涛;何国祥;吴昊;刘建平;王耿;冉擘力;王海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组织乏氧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病理改变,组织的含氧量对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因此应用放射性药物检测组织的含氧量为目前国际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郭鹏德;刘保平;牛广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肺底积液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采用麦迪逊型超声诊断仪,不同体位、不同切面观察肺底无回声区.结果 24例X线不能确定的肺底积液,B超均探查发现不同程度的肺底积液,其中单侧性21例,双侧性3例,流动型19例,包裹型5例,合并其它部位包裹性积液3例,合并叶间积液及心包积液2例,发现胸膜增厚15例,胸膜多发性肿块2例.结论 B超和X线检查联合应用,取长补短,可提高肺底积液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刘富良;刘世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调节系统,它对麻醉与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以及术后的恢复过程都起重要作用.我科于2000年5~6月对48例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腹胆镜手术病人的血糖及皮质醇变化进行监测,以了解不同麻醉方式下胰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状况以及对麻醉刺激的反应能力.现就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阎红;葛衡江;刘怀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颅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4例糖尿病并发颅神经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中单动眼神经麻痹6例,占42.8%,面神经麻痹4例,占28.5%,听神经麻痹1例,占7.1%,多颅神经麻痹3例,占21.4%,其中有2例为双侧受累,占14.2%.入院时空腹血糖均大于7.0mmol/L,说明本病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治疗上积极降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并发颅神经病变的重视.对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满意地控制血糖,以预防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以颅神经病变为首发的患者应常规查血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使颅神经病变尽早得以恢复.
作者:周泽华;汪志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8年1月~2002年10月,我院共收治各种面积不等的软组织感染28例,随机分为威克伤负压封闭治疗组(以下简称A组)和传统换药治疗组(以下简称B组)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廖伯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儿,女,8个月,7.5kg.因确诊川崎病15d,发热咳嗽10d,口角歪斜4d再度入院.半个月前因发热8d,给予青霉素钠及头孢曲松钠静滴5d无效,伴一过性皮疹,双眼结膜充血,唇红、皲裂、可见杨梅舌,手足指趾端发红及硬性肿胀,肛周脱屑.血常规:WBC9.2×109/L,N0.51,L0.41,RBC3.38×1012/L,Hb96g/L,PLT545×109/L,病毒血清Ⅳ号示:呼吸道合胞病毒IgM阳性,在我院住院临床诊断川崎病.给予静脉丙球1g*kg-1*d-1次静滴,同时加用口服肠溶阿斯匹林0.2g tid,潘生丁12.5mg tid.3d后患儿体温降至37.4℃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肠溶阿斯匹林0.2g tid,潘生丁25mg tid,其间出现指趾端脱屑.本次入院前10d(前次出院后2d),患儿体温又升高,波动于38.0~39.7℃之间,呈阵发性发热,尤以下午及夜间明显,在院外曾几次口服退热药物(美林混悬液3.5ml/次)后,体温无明显好转.4d前,患儿出现口角向右歪斜,张口明显,左眼不能闭合.
作者:苏述平;吴道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缺氧/复氧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肥大心肌细胞模型并观察凋亡情况.方法用0.2%胰蛋白酶 (trypsin) 和 0.1%胶原酶(collagenase)进行消化,用差速粘附贴壁法、Brdu加入和人为破坏成纤维细胞法纯化心肌细胞,用IMDM ( Iscove′s改良的Dulbecco′s medium ) 培养基培养,4~6d后将体外培养的人肥大心肌细胞置于92%氮气及5%二氧化碳孵箱中,6、12、24、48h缺氧后再恢复正常条件培养4h,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所致细胞凋亡模型,分别用倒置显微镜、电镜、TUNEL法技术检测凋亡发生的情况.结果心肌细胞经历缺氧/复氧损伤后,倒置显微镜、电镜、TUNEL染色均观察到凋亡阳性细胞.TUNEL法定量检测,心肌细胞缺氧培养6、12、24、48h后复氧4h,其凋亡率分别为:(4.5±1.5)%、(10.1±2.0)%、(17.3±2.3)%和(18.4±1.9)%. 结论缺氧/复氧一定时间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肥大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凋亡率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作者:杨胜利;何作云;冯兵;王慧春;肖颖彬;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男,16岁,以腰部踢伤肿痛3个月伴大小便失禁,双下肢无力6d为主诉就诊,门诊以胸11~骶1脊膜外血肿,右侧胸11~腰5多裂肌及竖脊肌血肿收治入院.查体:脊柱向右侧弯,胸11~腰5左侧椎旁可扪及包块,表面无红肿及血管充盈曲张,质硬,无波动感,活动度差,听诊无血管杂音;神经系统检查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减弱,跟腱反射减弱,双下肢腰3平面以下痛觉减退.
作者:朱结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男,15岁,因反复呕吐于2000年9月11日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呕吐胃内容物及胆汁,每日发作5~10次,每次持续10min~1h,非喷射性,不伴腹痛、泛酸、发热等不适,曾至3家医院行全消化道钡餐、胃镜、腹部B超、头颅CT,均未见异常,未行心电图,均诊为神经性呕吐,给予胃复安和654-2肌注均无改善,且进行性加重3d,遂至我院门诊.
作者:熊文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产生、积聚等功能.CTGF参与了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rthy,DN)发生发展的诸多环节.本文就CTGF的家族成员、结构、特性及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卓文磊;张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高血压病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5例高血压病脑出血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及常温对照组,亚低温组入院或术后6h入NICU病房行亚低温治疗,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与常温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天和第6天,血清IgM、IgG、IgA和比补C3值均下降,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亚低温组IgM、IgG、C3水平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对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稳定和保护作用,并可明显改善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银清;陈汉民;余锦刚;廖圣芳;黄国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86年以来,我院利用乒乓球,通过阴道行膀胱内悬吊,进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18例临床证实,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永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胆酸及胆红素水平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3年7月共216例ICP病例.结果血清胆酸值明显升高者,羊水污染率、早产率、胎儿窘迫率均较显著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者即ICP伴黄疸者,羊水污染率、早产率、胎儿窘迫率也显著升高.结论根据ICP孕妇血清胆酸及胆红素水平能真实地反应和预测其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可能性,尽早诊断治疗,病情未能控制的需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林奕;孙文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 结果 58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术前确诊25例,术中确诊33例.Ⅰ型44例,Ⅱ型10例,Ⅲ型3例,Ⅳ型1例,1例瘘口直接修补,术后1年瘘口处狭窄而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其余疗效满意.结论 Mirizzi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反复发作性胆管炎.根据临床表现,结合B超、PTC、ERCP或MRCP等检查作出诊断.根据不同的分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旭;王星;何磊;唐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在心力衰竭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各级心功患者(NYHA Classification)血浆ET-1水平,并观察与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的关系.结果随心功能恶化,血浆ET-1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级心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经抗心衰药物综合治疗后,内皮素-1水平降低(P<0.01).ET-1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ΔD%)呈负相关;与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呈正相关.结论内皮素-1在心力衰竭的进展中,其血中浓度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监测心衰程度.
作者:肖骅;覃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西南医院熊光武医师报告病历摘要:患者,女,57岁,因绝经2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加重1个月于2003年1月5日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量少,淋漓不尽,无周期性,在当地医院口服中药治疗无明显好转.近2个月感腹胀不适、纳差,腹部增大,当地医院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2002年12月起,阴道出血增多,伴较多血凝块,头晕、乏力、心悸,以盆腔包块收入我院.病程中无畏寒、潮热、盗汗、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无阴道溢液、腹泻、恶心、呕吐及尿频、尿急、排便困难.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间断口服复方降压片.G3P3,末次妊娠1983年.
作者:王静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已广泛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那些因接受了大剂量化疗而需造血支持的恶性肿瘤病人.
作者:刘凤君;林武存;张红;陈寒梅;赵树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探讨职业接触三硝基甲苯作业人员眼睛晶状体白内障发病情况,探讨其白内障的晋期规律.方法本文对某厂不同工种职业接触三硝基甲苯作业人员眼睛晶状体白内障发病情况分析以及对有动态资料的观察对象和三硝基甲苯白内障的晋期年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察对象发生工龄为9.88年,Ⅰ期白内障的发病工龄14.90年,观察对象晋期Ⅰ期年限为5.59年和Ⅰ期晋期Ⅱ期年限为4.03年.结论本文资料表明,<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GBZ45-2002中,观察对象和白内障患者每年复查1次的规定是适宜的.
作者:汤强;蒋学明;翁航音;陈德芳;马勇;赵学敏;刘艳;孙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从细胞内钙调节和细胞凋亡角度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对照观察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干预心衰对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率和肌浆网钙泵(SERCA2a)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C组)相比,心衰组(F组)SERCA2a活性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特拉唑嗪组(T组)心肌细胞凋亡率、SERCA2a活性与F组无显著差异(P>0.05);美托洛尔剂量依赖地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SERCA2a活性.SERCA2a活性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负相关(r=-0.82,P<0.001),与+dp/dtamax、-dp/dtmax显著正相关(r=0.68、0.654,P<0.001).结论 SERCA2a活性异常,可能参与心力衰竭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增加SERCA2a活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耿召华;李隆贵;吴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