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友;汪涛;黎光荣
系统治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强调个体与人际系统间的心理动力学关系的治疗方法[1],是目前四大心理治疗学派之一.系统家庭治疗是系统治疗思想应用于家庭治疗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日益重要的心理治疗.作者应用系统家庭治疗的方法治疗1例神经性呕吐病人,疗效显著且持久,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肿瘤诊断及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试剂盒,对190例恶性肿瘤、60例非肿瘤、50例复发肿瘤者进行TSGF水平检测.结果 19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为(81.28±8.53)U/ml,50例肿瘤复发组为(91.21±5.09)U/ml其值均显著高于非肿瘤组(58.37±7.21)U/ml和健康对照组(52.31±5.13)U/ml,P<0.001,肿瘤复发组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明显增高,其总阳性率为88%,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6%.TSGF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复发转移的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祝继华;邱大为;夏吉荣;陈怡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内镜室从1995~2001年对598例急性上消化出血病例进行了胃镜检查,其中131例急诊胃镜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吴荣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ESA)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妊高征产妇,其中观察组20例采用CESA分娩镇痛,对照组20例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第2、3产程的血压心率变化、镇痛效果.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第2、3产程心率、血压以及VR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CESA用于妊高征产妇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唐桂圣;沈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QT离散度(QTd)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75例DCM患者同步12导联心电图.结果 D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35例)QTd为(82.3±21.57)ms、QTcd为(98.9±24.86)ms,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40例)QTd为(61.5±18.33)ms、QTcd为(72.5±20.93)ms,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QTd增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P< 0.01).结论 QTd或QTcd是D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监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冯胜红;周刚;郭勇;陈凡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正确地判断出血的病因及其各种诱发因素,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收集本院自1998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47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胃镜及手术等检查观察,现将其出血原因及预后有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宋庆发;魏洪兵;陈发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自1986年3月~2002年2月,对4 670人次进行了结肠内镜检查,检出大肠息肉792例,占其受检人数的16.95%,并对其中274例进行了内镜下治疗和6个月~10年的随访,随访5年以上者有168例,随访率达61.31%.
作者:姜长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73基因转染对肺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p73基因治疗肺腺癌的可能性. 方法利用脂质体将p73β基因转导入两株分别对p53基因治疗敏感和耐受的肺腺癌细胞系H1299(p53-null)和A549(wtp53)中,对p73蛋白过表达的细胞进行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分析,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73β基因对肺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导入p73β基因能使H1299和A549细胞发生G1期阻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克隆形成率下降.结论外源性p73β基因转染可以抑制肺腺癌细胞体外生长,且这种抑制作用与p53基因无关.因此该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何勇;范士志;蒋耀光;陈建明;李志平;刘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大鼠心脏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L-1β、MPO、ICAM-1表达及组织损伤情况,探讨柳氮磺胺嘧啶(SSA)对移植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正常SD大鼠心肌为对照组,SD到Wistar大鼠为同种移植组,同种移植SSA治疗组.心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检查,检测ICAM-1表达和心肌损伤,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多媒体彩色图文分析系统对IL-1β、MPO和ICAM-1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对照组IL-1β、MPO、ICAM-1表达均微弱;而同种移植组IL-1β、MPO和ICAM-1明显增高,SSA治疗组中IL-1β、MPO、ICAM-1表达较同种移植组明显降低;对照组心肌组织结构正常,同种移植组中性粒细胞浸润,出现心肌间质水肿和组织坏死; SSA治疗组心肌损伤程度明显降低.结论大鼠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L-1β、MPO、ICAM-1含量明显增高,心肌组织损伤,经SSA治疗后含量显著降低.SSA可以对移植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李寒;范士志;陈建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胸腺切除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MG)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胸腺切除治疗儿童MG 43例并长期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无恶化和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例,术后半年肺部感染死亡1例.总缓解率与有效率分别为37.2%和81.4%.疗效与性别、病程、手术径路和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10岁以上患儿有效率(94.74%)高于10岁以下组(70.83%),P<0.05;全身型有效率(94.74 %)高于单纯眼肌型(70.83%),P<0.05.结论胸腺切除治疗儿童MG疗效评价需长期随访.全身型MG应手术治疗,从严掌握单纯眼肌型手术适应证.
作者:谭群友;王如文;蒋耀光;赵云平;龚太乾;周景海;马铮;林一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病死率高的国家,占世界病死率的46.6%(WHO 1997),食管癌总的5年生存率低于10%.在我国的食管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癌知识的普及和防癌措施的加强,在一些高发区,如河北涉县食管癌的病死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131.3/10万降至本世纪初的66.8/10万[1].
作者:蒋耀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威胁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易发生早期转移而导致死亡率高,所以研究肺癌的早期转移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肺癌的转移是宿主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过程,受不同的基因组的控制.这些基因组按其性质,分为具有正向作用的转移基因和反向作用的转移抑制基因.nm23基因(non-metastatic-gene)是抑癌基因中为重要的基因之一,现就nm23基因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长毅;梅同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凋亡紊乱是肿瘤形成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宿主内环境变化将改变细胞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Fas-FasL系统是体内重要的凋亡系统,近被证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一丹;蒋耀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芎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大腿肌肉注射50%甘油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川芎对此模型肾功能的改变情况,并分析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改变.结果川芎可改善ARF,升高血浆CGRP及NO.结论川芎对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作用可能与其升高CGRP与NO有关.
作者:曹颜梅;许静;于建平;于光;张国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鱼胆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56例鱼胆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以消化道症状(100%)、少尿或无尿(67.9%)、尿检异常(85.7%)、肝功能异常(80.4%)为主要表现.轻、中度中毒治愈率100%.重度中毒治愈率93.3%.结论鱼胆中毒可致多脏器损害,其中以胃肠、肾、肝常见.轻、中度中毒经洗胃、激素等治疗全部治愈.重度中毒经血液透析等治疗效果亦佳.
作者:吴红华;马大庆;杜红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为提高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报道1例并分析国内63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资料.所有病人均经心脏超声、造影检查或术中探查确诊.结果 92.1%的患者年龄低于20岁.主要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缺损直径为0.6~3cm,各型构成比Ⅰ∶Ⅱ∶Ⅲ为7.2∶5.5∶1.术前确诊仅37例,占58.7%.术前误诊者占41.3%,主要误诊为PDA、VSD、主动脉窦瘤破裂等.26例经术中探查确诊.手术治疗61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63例随访1个月~15年,病人心功能均获改善.结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临床少见,症状体征无特殊,易被误诊.心脏超声、造影、心导管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有重要诊断价值.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向小勇;蒋迎九;李朝先;杨双强;李强;汪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前白蛋白(PA)是肝脏细胞合成的一种血清蛋白质,电泳时迁移在白蛋白之前,分子量为54 980,是运输甲状腺素和维生素A的蛋白质,半衰期短,仅1.9d[1].目前,关于肝脏疾患时血清PA的变化,已有许多报道[2],但对于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PA的变化报道较少.为探讨良、恶性肿瘤患血清PA变化,我们对18例恶性肿瘤和15例良性肿瘤患者血清PA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揭荣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副作用及合理应用.方法收集2002~2003年的3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使用小剂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导致严重心动过缓.结果 3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均在使用小剂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后出现严重心动过缓,首次用药均在市级以上医院,未要求病人观察脉搏.结论β-受体阻滞剂是有效的降压药物,小剂量应用较安全,但部分老年人对此类药具有高度敏感性,在使用中应注意观察.
作者:殷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医疗与教学.尤其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护理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为主的学科,有的课程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深动、形象、及现场感的效果.针对这一教学需求,我们将呼吸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开发了机械通气与相关护理的多媒体课件,尝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推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使医学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本课程课件图文并茂、视听同步,让医学知识在教学中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生动、直观、形象,增加了现场感并实质性解决一些临床教学中面临的难题.使医学科学理论的学习不再枯燥难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以其交互性、可扩张性强,信息量大,信息更快捷,都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均自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赵庆华;朱儒红;段勇;赵渝;罗丽;黄纪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122例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 1997年1月~2002年6月,我科对122例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联合三尖瓣病变患者施行外科治疗,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做瓣膜置换手术,同时行三尖瓣De Vega或Kay环缩术.结果早期死亡4例(死亡率 3.28%),其余患者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联合三尖瓣病变常引起左心、右心功能不全,并发肺动脉高压与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施行三尖瓣瓣环成形术,对提高手术疗效尤其重要.
作者:周骐;肖颖彬;陈林;刘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