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远
目的 分析与探讨医院产科的护理在病房中的风险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各种形式,各种方法为患者进行医院产科的护理,从医院设备、医疗条件、医生的业务能力、护士护理理念及业务水平、患者自身身体条件等各方面综合分析产科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医院及护理人员应当采取什么对策.结果 提高患者防病治病的卫生保健意识,增强医生及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这些对策都可以有效的预防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减少医患纠纷.结论 综合分析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王丽丽;李燕;郑莉;李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跟骨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切口行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1月共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31足(27例),术前根据sanders分类法进行骨折分型,排除部分病例.术中显露距下关节面,以距骨和部分未塌陷的距下关节面为参照,外支架复位恢复距下关节面,恢复跟骨角.结果 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0 9±3.2)月,评分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系统(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1],平均87分.28足正常愈合,3足延迟愈合,无皮缘坏死,无感染病例.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外侧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干扰,且有利于关节面及跟骨外形的复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明军;莫庸;叶华;渝永华;印尼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疗养期间特勤疗养员能否通过健康教育及生活制度管理,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保证疗养效果.文中分析了特勤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生活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①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②对合理的疗养生活制度认识不足作者认为应采取的对策有①定期健康教育②全方位地监督,指导和管理特勤疗养员遵守疗养生活制度.
作者:齐翠;王艳红;斯银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临床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本文就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采取严格无菌操作及洗手、体位护理、口腔护理、呼吸机管道的护理、人工气道的护理、呼吸机以及相关装置的管理、避免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等护理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减少患者肺部感染机会作简要综述.
作者:薛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取本院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住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各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基础肺功能、负面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基础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负面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基础肺功能,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章丹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医院全体员工的一种精神凝聚力.本文就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以党建主题活动为平台,采用两大机制为提升中心文化底蕴和两大主题活动为载体打造我院文化精品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张建凤;钱春贤;卢飞;吕波;陈爱军;赵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相关因素,为患者、医务人员提供安全的环境.方法 将采用手术室感染监控管理前后各1年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考察监控管理对手术感染率是否有影响.结果 施行了2268例手术,其中发生切口感染22例,切口感染率为0.97%.正式启动手术室感染监控管理措施后,施行了2690例手术,发生切口感染8例,切口感染率降低至0.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手术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救治效率,我们从手术室布局与流程、手术人员、手术物品等各方面进行管理,加强手术室管理,各项管理制度与监控措施落实到位,实施手术室科学化管理.
作者:王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钼靶、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早期乳癌(肿块<1c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100例乳腺小肿块手术病例,所有病例均经钼靶和细针吸取细胞学联合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钼靶、细针穿刺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100例病例中:钼靶、细针穿刺细胞学、钼靶+细针吸取细胞学三种方法检测的准确率依次为77%、88%、96%.钼靶+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比单纯钼靶(CR)、单纯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钼靶摄片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各具优缺点,两者联合应用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例高脂血症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所有患者均出现明显的血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大多数病例合并血糖升高,2例为重症胰腺炎.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其既有急性胰腺炎的一般特点,又有其特殊性.,在诊疗上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王佳;彭纲;聂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替普酶治疗组(观察组)和尿激酶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和的血管再通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95.8%(23/2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66.7%(16/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雷运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优利特-500B尿液分析仪联合手工显微镜检法检测尿液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等有形成分以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方法 选取395例尿液样本,先用优利特-500B尿液分析仪对其进行干化学检测,然后再离心取沉渣进行显微镜检查,结合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95例尿液干化学检测RBC阳性120例中,经显微镜法检测阳性90例,阴性30例.RBC阴性275例中,经显微镜法检测阳性23例,阴性252例.2种方法阳性符合率76%,阴性符合率92%.干化学法检测WBC阳性196例中,经显微镜检测阳性182例,阴性14例.WBC阴性199例中经显微镜法检测阳性30例,阴性169例.2种方法阳性符合率95%,阴性符合率82%,以显微镜法检查为标准,干化学法检查RBC假阳性率为25%,假阴性率为8.4%,干化学法比显微镜法检查的检出率偏高;而干化学法检查WBC假阳性率7.1%,假阴性率15.1%,干化学法比显微镜法检出率偏低.结论 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RBC、WBC时越须结合显微镜检查,以防止误诊和漏诊.
作者:李永莉;王丹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析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0年2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他们分为观察组(A)与对照组(B).对照组患者实施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瑞替普酶治疗,仔细观察这两组患者在接受一个疗程治疗后的溶栓再通率和出血率.结果 在溶栓再通率中,观察组有50例,为100%;对照组30例,为6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率中,观察组为12%,对照组为32%,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瑞替普酶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出血率,提高溶栓再通率,安全性能高,副作用小,这种治疗非常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星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电切综合征(TURS)是TURP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因为手术中灌洗液经手术创面大量快速吸收引起的以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血容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据统计TURP引起的电切综合征其发生率达10%-15 %,病死率为0.2%~0.8%[1].现将我科发生的一例TURS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曾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健康管理师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管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电子档案,进行饮食营养搭配的健康干预,定期监测血糖、并发症.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师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血糖控制好的有82例,轻度并发症的33例,中度并发症的5例.结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健康管理师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搭配,健康知识的讲座,生活方式的干预,健康管理,能有效地降低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世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无病人流术安全性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在我院门诊行无痛人流术160例患者实施术前安全性评估,术中配合,术后健康教育指导等全程护理.结果 160例早孕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对无病人流术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估及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儿科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对策,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对我院儿科2011年6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16例患儿的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抗感染药物的名称、使用时间、方法、联合用药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本组116例儿科感染患儿中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的为青霉素类,其次为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氧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使用4~11d,平均(6.3±1.2)d.用药方法主要以静脉注射为主,其次为口服用药,其中2种药物联合使用21例(18.1%),3种药物联合使用7例(6.0%).用药后5例患儿出现皮肤过敏反应,3例患儿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2例患儿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2例患儿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结论 在儿科应用抗感染药物时应掌握抗感染药物的适应证、剂量、给药途径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儿用药安全.
作者:张成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股骨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股骨骨质疏松的治疗的患者100例,并对他们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股骨骨质疏松患者,如选用非骨水泥假体置换,Harri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比骨水泥组低(P<0.05),而大腿处疼痛率却比骨水泥组高(P<0.05);与其在股骨正常骨密度患者上的治疗效果比较,Harri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也较低(P<0.05),大腿处疼痛率较高(P<0.05).结论股骨骨质疏松的患者在治疗时,采用非骨水泥假体置换的近期疗效降低,比骨水泥型假体置换的差,大腿处的疼痛的程度也明显增加,因此,对于股骨骨质疏松的患者应选用骨水泥假体的效果好.
作者:项宇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50例择期手术肿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实验组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前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生命体征变化比较,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血压、心率、呼吸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中血压较术前升高、心率较术前增快、呼吸频率加速(P<0.01).结论 对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全程舒适护理模式,可减轻或解除患者对手术的焦虑,促进患者对治疗的护理配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潘丽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护理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文明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的范畴已由单纯疾病护理向全面的预防保健护理拓展.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以更符合人性化护理的优势,受到医务界的肯定和广泛推崇[1].在我国中医学这一宝库中,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还有丰富的护理精华,重视中医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运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及中医护理技术等中医特色护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护理模式,丰富和完善护理学体系,对培养既掌握现代护理学理论与技术又掌握中医护理学理论与中医护理技术的新型护理人才,提高现代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有着重大意义[2].但综观中医护理的发展历程,有艰难的起步,有间断的辉煌和低谷、有不断的起伏和发展.想要抓住机遇,达到可持续性发展,尚有许多值得思考、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总结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方法.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240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其实行系统化针对性治疗.此次参与调查的患者患病类型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观察治疗前后血栓栓塞性患者的治疗效果、诊断准确率.以此来深入探宄、总结这几种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我院收治的240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急诊诊断率均达到90.00%以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84.21%、86.24%、87.50%、100.00%.结论 我们要在现有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上,不断探究创新,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秦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