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升
探讨医院开放式药房药学服务实践的意义.回顾性总结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开放式药房近2年的药学服务实践情况.医院开放式药房是药师在门诊实践药学服务、探索药学服务模式的理想平台.
作者:程志宏;陈彩云;刘旭东;许慧芳;谢永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医院全体员工的一种精神凝聚力.本文就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以党建主题活动为平台,采用两大机制为提升中心文化底蕴和两大主题活动为载体打造我院文化精品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张建凤;钱春贤;卢飞;吕波;陈爱军;赵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随着医疗市场的日益成熟,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合对医疗护理需求的提高,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1].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在操作规范或护患交流方面稍有不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不良的医疗后果,引起患者的不满和投诉,造成护患矛盾或护患纠纷.因此积极预防和避免护理工作中的失误,减少纠纷,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现将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1护患纠纷发生原因分析1.1责任心不强是引发护患纠纷重要的因素.部分护士在监护中观察不到位,汇报不及时,观察病情不够仔细,级别护理不到位,处理不果断等发生患者的安全问题.1.2执行查对制度不严格有的护理人员在查对药名时不认真,甚至有的凭感觉、凭印象出现用错药,打错针等问题,这些有时在不经意间发生的问题,都时刻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
作者:明青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结合国外制药企业成功案例与我国医药行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医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利用产品的整体概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提出了产品的整体概念设计在开发核心产品、设计有形产品、重视附加产品三方面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作者:梁安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立足于军队医院医学科研工作特点,设计实验动物信息管理系统并在军队医院骨科科研中进行应用,为军队医院骨科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管理提供借鉴经验.
作者:李大鹏;吕春雷;孙磊;翟真真;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前B细胞刺激因子[又名趋化因子12(CXCL1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SDF-1)]及其受体(Cys-X-Cys receptor 4,CXCR4)在高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中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新生大鼠64只,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空气对照组和高氧组,高氧组吸入氧体积分数≥0.95(95%O2)的高氧建立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高氧刺激3、7、14、21d后分别取2组新生大鼠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水解法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CXCL12和CXCR4 mRNA; 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CXCR4蛋白.结果 病理学检查显示,高氧组肺组织炎症明显,结构紊乱,高氧暴露时间越长,损伤越明显.结论 CXCL12/CXCR4可能在高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少华;杨芹;范倩倩;匡凤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在血清总碱性磷脂酶、血清无机盐指标以及骨质疏松等骨矿物质含量指标上存在异常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根据2005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4例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和30例正常的骨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进行骨质疏松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密度,血清中钠、钙、钾等无机盐检测和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与正常骨折患者的比较分析,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具有十分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状,在数值上X2为3.869,P为0.035;在钠和钾的含量上精神患者伴骨折患者与正常骨折患者无明显性差异,在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含量上(P<0.05)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比正常骨折患者明显高,在钙含量上(P<0.05)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比正常骨折患者明显低.结论 精神患者与正常人相比,通过更容易出现低钙以及骨质疏松,所以该群体属于高危发生骨折的群体.
作者:关钛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股骨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股骨骨质疏松的治疗的患者100例,并对他们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股骨骨质疏松患者,如选用非骨水泥假体置换,Harri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比骨水泥组低(P<0.05),而大腿处疼痛率却比骨水泥组高(P<0.05);与其在股骨正常骨密度患者上的治疗效果比较,Harri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也较低(P<0.05),大腿处疼痛率较高(P<0.05).结论股骨骨质疏松的患者在治疗时,采用非骨水泥假体置换的近期疗效降低,比骨水泥型假体置换的差,大腿处的疼痛的程度也明显增加,因此,对于股骨骨质疏松的患者应选用骨水泥假体的效果好.
作者:项宇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脑梗死是由诸多原因引起的脑血流中断,使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产生坏死,从而出现相应区域神经功能缺损,临床致残率及致死率居高不下.目前对该病的诊治有了很大进展,尤其在影像学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早期、超早期溶栓治疗等方面.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关于脑梗死影像学诊断和临床治疗文献的基础上,对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张进;贺长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500mg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g静脉滴注,bid.两组疗程均为7~14d,GPIS评分≤6分即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用药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比较可缩短用药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群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实施现代护理后的现状及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对重症监护室实施现代护理管理,对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病房的管理、病房卫生的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及身心健康入手,全方位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结果 重症监护室实施现代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自觉服务,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病房环境大幅改善,护理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效果满意.结论 现代护理管理的应用,增强了重症监护室护理队伍的凝聚力,终提高了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玉玲;任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3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临床资料的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36例中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致伤,其次为坠落伤,还有极少部分钝器伤,伤后持续昏迷,没有中间清醒期,无神经定位体征,头部CT或MRI提示:大脑白质、胼胝体周围或脑干等点状出血,均以保守治疗为主.结论 DAI的诊断需结合受伤原因,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及时用药,对症处理,才能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成功率.
作者:刘红章;秦现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纯化标志物还是评价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方面,造血干细胞是研究深入的成体干细胞.尽管有40多年的研究,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占总的有核细胞的0.01%,这对造血干细胞的纯化及分选,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利用细胞标记免疫表型,遁过磁珠分选和流式细胞术可以分选纯化骨髓造血干细胞.本文就小鼠造血干细胞免疫表型研究做一综述.为后续实验NOD/SCID小鼠免疫重建奠定基础.
作者:张燕;白雪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手足口病病因、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探讨,提高临床认识及对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减少手足口病并发症,减少漏诊、误诊,预防大范围流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小9个月,大7岁,临床表现均有乏力、发热(体温大于39℃)、咽峡部(斑丘疹、丘疹、小疱疹)、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肢体无力;年龄以0~3岁为主,较大年龄儿童1例;心肌酶、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2/3病例EV71阳性,有合并症者2例,均临床治愈出院,3例患者出院时仍感双下肢无力,需搀扶行走,1月后均能独立行走.结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手足臀等部位皮疹少,甚至没有,病情凶险,进展快,病死率高.掌握传染病发病特点及易感人群,详细询问病史,结和临床表现,具有早期诊断及治疗意义.经抗病毒、退黄、降颅压、丙球蛋白、激素等治疗效果可,提高对重症病例早期识别警惕,做到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陈光武;陈新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因子宫良性疾患而需行子宫切除术的非脱垂子宫患者12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分别为阴式子宫全切组(实验组)和传统腹式子宫全切组(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式子宫全切组术后疼痛程度、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全切术创伤小、腹腔干扰少、术后无需镇痛、腹部无瘢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严崴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介入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ASD)患者(介入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外科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ASD)患者(外科组)的临床资料相比较.结果 ASD介入组在全麻、CPB、输血、住院时间和缺损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但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外科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采用全麻的比例小、无需输血和体外循环、恢复快等特点,但其费用较高.
作者:张红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原发性高血压且合并糖耐量减低的肥胖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7例体重指数≥25的原发性高血压且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3例,两组均给予缬沙坦降压,而观察组同时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12w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血压改善更显著(P<0.05),且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含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能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的肥胖患者降压疗效,并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作者:黄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W-P-W)患者房室旁路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在射频消融术中预防房颤发生的作用.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有阵发性房颤史的W-P-W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51例,射频消融术前2w口服胺碘酮0.2g,bid;对照组:48例,口服安慰剂对照.术中电生理测定旁路前传、逆传不应期(ERP),记录术中房颤的发生次数和房颤持续时间,发作时的心室率及手术时间.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旁路前传、逆传ERP明显延长[(332±92)vs(221±32)ms,P<0 001;(311 ±52)vs(233±26)ms,P<0.001];房颤发作次数明显降低(13.2% vs 52.1%,P<0.01);房颤发作时间明显缩短[(7.6±3.1)vs(15.2±6.9)min,P<0.01];房颤发作时心室率明显减慢[(119±31)vs(156±29)次/min,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21±51)vs(161±56)min,P<0.05].结论 胺碘酮可以有效预防W-P-W射频消融术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风险.
作者:马宇凌;李丽娟;蔡洪波;郭莉;铁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为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治疗的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使用甲(安 )治疗,治疗组加用α-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测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分别为(48.3±2.5)m/s和(44.9±4.1)m/s,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分别为(44.5±2.4)和(43.9±4 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药理以及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本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药物终止早孕的妊娠健康妇女210例,随机进行电脑分组,其中观察组105例,对照组10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米非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和药物药理作用情况.结果 经采取不同方法治疗,观察组完全流产102例,不完全流产3例,药物终止早孕失败0例,完全流产率为97.14%;对照组完全流产99例,不完全流产4例,药物终止早孕失败2例,完全流产率为94.28%,观察组在完全流产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认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早孕方面具有十分确切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简便性、安全性、有效性,可作为本计划生育服务站的终止早孕治疗重点药物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赵永和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