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矿物质含量上精神病患者伴骨折和正常骨折患者对照分析

关钛元

关键词:骨矿物质含量, 精神患者, 骨折, 高危群体
摘要:目的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在血清总碱性磷脂酶、血清无机盐指标以及骨质疏松等骨矿物质含量指标上存在异常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根据2005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4例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和30例正常的骨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进行骨质疏松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密度,血清中钠、钙、钾等无机盐检测和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与正常骨折患者的比较分析,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具有十分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状,在数值上X2为3.869,P为0.035;在钠和钾的含量上精神患者伴骨折患者与正常骨折患者无明显性差异,在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含量上(P<0.05)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比正常骨折患者明显高,在钙含量上(P<0.05)精神病患者伴骨折患者比正常骨折患者明显低.结论 精神患者与正常人相比,通过更容易出现低钙以及骨质疏松,所以该群体属于高危发生骨折的群体.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展,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本文就不同的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及目前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梁和业;王中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结合中药熏蒸组)与对照组(中药熏蒸组)各40例,10次一疗程,二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与单纯使用中药熏蒸相比,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更佳.

    作者:乔桂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类型培养基对CIK细胞增殖及抗肿瘤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异体AB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及自体血清培养基三者对CIK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扩增后CI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差异,探讨自体血清培养基替代上述两种培养基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用异体AB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及自体血清培养基,加入(rhIFN-γ,IL-2,IL-1,OKT3)4种细胞因子诱导成CIK细胞,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几个方面.结果 异体AB血清培养基、AIMV培养基及自体血清培养基三者对CIK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扩增后CI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自体血清培养基与异体AB血清细胞增殖率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大于AIMV培养基P<0.05,抗肿瘤活性三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自体血清培养基可以替代上述两种培养基.

    作者:樊琳;徐全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方法 临床诊断为TIA患者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100mg、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d,疗程6个月;观察组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3次/d.观察患者治疗后TIA的发作间隔时间、持续时间、血流变学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都能有效地延长TIA的发作间隔时间、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明显降低血液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TIA能明显改善症状及血流变学指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唐拂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口腔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行输液等上消化道出血常规护理措施,于患者出院时发放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回收;对比俩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并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要好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上消化出血患者及时的、正确的急救可成功抢救;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田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TGFβ1表达及吡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肺动脉高压肺动脉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满3w后取材测量每组大鼠的mPAP,HE染色法观察各组肺动脉重构,RT-PCR法检测肺动脉中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 与肺动脉高压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大鼠mPAP显著减低(P<0.05),干预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的TGF-β1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吡格列酮通过下调TGFβ1mRNA表达,降低肺动脉压力和减轻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

    作者:陈鹤鸣;田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南宁市江南区1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1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指导科学育儿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2012年1月~12月在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的满1周岁的955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体格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岁与出生时相比,体质量平均增长6.00Kg,身长平均增长24.0cm,头围平均增长12.0cm.出生低体质量和正常儿童身高和体质量的增长无差异,P>0.05.早产儿与足月儿体质量增长无差异,P>0.05.身高增长有差异P<0.01.出生低体质量早产儿与正常儿童体质量和身高增长有差异,P<0.01.1岁儿童患病常见的是佝偻病,患病率30.26%,其次是贫血14.87%,营养不良3.14%,肥胖2.51%.1岁时,出生存在低体质量或早产情况的儿童佝偻病和贫血的患病率较高.结论 应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将早产儿和出生低体质量儿作为高危儿管理,指导家长科学喂养,预防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作者:马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构建“安全高效”的医院内网终端管理系统

    从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医院信息化水平来看,大多数医院完成基础网络平台、业务系统平台建设,工作站建设也形成较大规模.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反而给信息化管理者与工作者带来越来越大的苦恼.如何保证整个IT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如何管理好大量的信息点,带来了巨大挑战.1医院内网终端管理现状分析当前三甲医院信息点规模在2000个左右,大型的三甲医院信息点规模可能超过5000个,如此大规模的信息点管理耗费大量人力,部分医院开始建设终端管理系统,但仍存在几个问题:1.1内网无统一认证系统当前多数医院部署DHCP服务器,终端通过DHCP服务器动态获取IP地址,医院信息点分布较广,在医生办公室、病房、大厅都有信息点,移动终端可以随意在信息点接入并获取医院合法的IP,从而获取访问医院资源的权限.传统的接入控制会在交换上设置MAC认证,控制终端的接入,但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终端仍可以篡改为合法MAC,从而接入到医院内网.

    作者:朱伟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工作者在实施健康教育中的体会

    探讨护理工作者对健康教育的内涵、定义、作用及程序,分析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健康教育是保证整体护理健康运行的关键.

    作者:姚天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组配式假体治疗股骨软骨肉瘤1例报道

    人工组配式假体(Global Modular Replacement System)GMRS于近年来正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骨肿瘤广泛切除术后的患者.四肢骨肿瘤广泛切除术后,常会遗留有大段骨的缺损,采用肿瘤型的人工假体重建是治疗这种骨缺损的主要方法.人工假体重建后,患者可以获得即刻稳定、早期负重行走、远期较好功能的效果[1,2].我科收治1例软骨肉瘤患者行人工组配式假体置换.

    作者: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研究综述

    构建和完善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事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健康城市”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应急体系仍显薄弱.因此,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各级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围绕我国公共卫生长期需求,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作者:赵红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细辛脑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祛痰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雾化吸入细辛脑氧溴索后痰液的变化.方法 将120例COPD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使用抗生素、解痉平喘、化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细辛脑+氨溴索+生理水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糜蛋白酶+生理盐水+庆大霉素进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雾化吸入后痰液变化,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咳嗽程度、痰量、痰黏稠度、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细辛脑+氧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COPD患者痰液黏稠度,缩短疗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洁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为了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将本院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近年的期刊论著,系统论述米索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领域及应用效果.总结米索在早期流产、中期引产及死胎引产中的效果,同时论述米索治疗预防产后出血的功效,总结米索的毒副作用,以利于人们对其有更多的了解,将其优越性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兆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超声刀”在妇科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41例手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手术中使用超声刀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护理及配合,手术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手术时间更短.特别是与电刀相比,他的优势更高,手术效果更好,出血少,在41例病例中使用超声刀均无一例并发症.

    作者:舒丽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17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亳州市1748例确诊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为手足口病防控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8月3日我院收治的1748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及临床研究.结果 1748例手足口病例发病年龄小为2月,大为16岁,主要集中在1~3岁(912%),平均1.83岁,集中发病时间在3~6月份(78.0%),男性1147例,女性60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1748例(100%)、发热1689例(96.6%)、易惊411例(23.5%)、嗜睡78例(4 5%)、咳嗽123例(7.0%)和呕吐242例(13.8%).患者病情:普通型1314例(75 2%),重症型421例(24.1%),危重型13例(0.7%).经治疗后1741例(99.6%)治愈出院,7例(0.4%)死亡.危重组患者与普通组比较白细胞计数增加、淋巴细胞比例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乳酸脱氢酶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手足口病例主要在春末、夏季流行,以3岁以下年龄组病例数高,预后良好;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和发热,可伴有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症状;白细胞、血糖明显升高,乳酸脱氢酶水平增加提示病情重、预后差,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给予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马兰;张雪雷;高有方;王兴民;李志刚;白连伟;张雪云;张东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治疗进展

    脑梗死是由诸多原因引起的脑血流中断,使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产生坏死,从而出现相应区域神经功能缺损,临床致残率及致死率居高不下.目前对该病的诊治有了很大进展,尤其在影像学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早期、超早期溶栓治疗等方面.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关于脑梗死影像学诊断和临床治疗文献的基础上,对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张进;贺长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控措施

    目的 分析手术室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确保手术患者安全.方法 结合手术室护理特点及日常工作,查找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 通过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能有效降低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结论 完善的规章制度、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有效地减少护理差错隐患,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王连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总结8例患者19例次血液透析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尽快终止室上速的发生,做好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护理,密切监测病情,使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并重视健康宣教.17例次经对症处理后转为窦性心律,继续透析顺利结束治疗,2例次患者予缓慢回血后再次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为窦性心律.

    作者:王丹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造影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90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取同期脑血管造影的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结果和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狭窄,以多支脑血管病变及中重度狭窄发生率高.

    作者:杨开杰;黄载文;彭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34例,以上患者均实时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实施妥当的手术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平均随访时间为(12±5)个月.术后1例患者出现肺病感染,经临床对症处理和护理,感染控制,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26例患者颈髓损伤较轻,其中18例患能够行走,其他8例颈髓完全损伤患者术后感觉有部分恢复.本组患者术后骨折均愈合.结论 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除了手术治疗外,有效的术前术后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漆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