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宁市江南区1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分析

马卫平

关键词:儿童, 体格发育, 增长, 患病率
摘要:目的 了解1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指导科学育儿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2012年1月~12月在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的满1周岁的955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体格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岁与出生时相比,体质量平均增长6.00Kg,身长平均增长24.0cm,头围平均增长12.0cm.出生低体质量和正常儿童身高和体质量的增长无差异,P>0.05.早产儿与足月儿体质量增长无差异,P>0.05.身高增长有差异P<0.01.出生低体质量早产儿与正常儿童体质量和身高增长有差异,P<0.01.1岁儿童患病常见的是佝偻病,患病率30.26%,其次是贫血14.87%,营养不良3.14%,肥胖2.51%.1岁时,出生存在低体质量或早产情况的儿童佝偻病和贫血的患病率较高.结论 应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将早产儿和出生低体质量儿作为高危儿管理,指导家长科学喂养,预防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进展

    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高的疾病之一,其致死率和致残率亦十分高,在发达国家中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位列第三 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尽可能的减轻或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胰岛素泵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应用.现将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黄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目的 主要针对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进行探讨,并且结合急性肠梗阻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的方法是对以往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回顾性分析,主要进行回顾分析的对象是2005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结直肠癌并且合并急性肠梗塞的65例患者,在总结这65例患者资料的基础上,对实际临床手术的特点和相关方式进行总结,并且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分析,后加以汇总.将这65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未进行灌肠治疗,为未灌肠组,另外一组为灌肠组.结果 针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进行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65例患者中,经过手术治疗,有60例患者手术成功,并且已经出院,总效率高达92.3%,另外5例患者由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出现死亡,其死亡率为7.7%,在已死亡的5名患者中,具体的死亡原因因患者本身的情况而定,其中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心肌梗死等.其中灌肠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未灌肠组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运用手术治疗,在临床上,运用一期肿瘤切除术以及吻合手术治疗,在实际的临床上,安全系数较高,所以在临床上应用率也是居高不下.而且运用灌肠治疗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

    作者:韦文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实习生带教体会

    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新方法、新观念.方法 采用小讲课、病例分析、实践操作、案例演习、护患沟通、文件书写、专科特点、实践讨论等方式对126名实习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并对带教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习期护士工作主动、积极,能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完成护理部的培训内容和目标,对护理带教评价满意.实习生获得良好的实习培训.结论 现代护理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出更加合格的、优秀护理专业人员.

    作者:张铁军;杨洪波;姜晓艺;斗章;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以党建主题活动为平台打造医疗单位文化品牌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医院全体员工的一种精神凝聚力.本文就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以党建主题活动为平台,采用两大机制为提升中心文化底蕴和两大主题活动为载体打造我院文化精品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张建凤;钱春贤;卢飞;吕波;陈爱军;赵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症中毒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护理

    目的 为提高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技术在抢救重症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1例重症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体内有毒物质,本组病例有20例治愈,1例因两次复苏转院途中死亡.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的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 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结果 应用舒适护理,使患者处于佳状态配合治疗,安全渡过手术期,减少患者的负性体验.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谢丹;苏云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区家庭病床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社区家庭病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家庭病床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质量控制方法,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服务意识与法制意识教育,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结论 通过分析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安全,提高患者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罗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人隐匿性不典型腹主动脉夹层1例

    目的 探讨老年性隐匿性腹主动脉夹层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提高对本病带来的风险的认识.方法 研究1例65岁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整合临床资料系统性分析.结果 可通过超声、CT、MRI等这几种影像检查手段来快速诊断及定位;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血管内带膜支架植入或是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 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降低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吴仙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显性脐带脱垂5例与母婴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脐带脱垂经过紧急抢救处理后母婴的结局.方法 对近年发生的5例脐带脱垂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因为经产妇明显减少,脐带脱垂发生率显著下降,从诊断脐带脱垂到终止分娩时间(the diagnosis-delivery interval DDI)长短、麻醉的选择等对产妇以及国产儿结局有直接影响,2例就地实施抢救的围产儿预后明显改善.结论 提高一个产科团队整体的抢救能力并加以模拟训练能够改善脐带脱垂母婴预后.

    作者:陆继红;沈倩;杨宾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外伤前牙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外伤前牙相关情况的分析,寻求良好远期疗效的措施.方法 统计72颗外伤前牙的牙髓、牙根及牙周组织的预后,分组比较各项指标并寻找出显著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尖发育完成与否、牙周破坏程度、松牙固定方式等指标对外伤前牙预后不良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必须详细检查外伤前牙受损程度,从而正确判断出患牙的预后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患牙的保存率.

    作者:黄绍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经治疗后45例患者中有31例根治,8例有效,6例无效.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疗效显著,并且配合术后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预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罗灿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肛肠病术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肛肠手术术后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择期行肛肠手术患者,痔疮46例,肛瘘34例,随机分为二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舒芬太尼组在切皮前缓慢静注舒芬太尼10μg,观察患者术后R、HR、收缩压;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s scale,VAS)观察术后疼痛,及有无尿潴留. 结果 两组术后患者R、HR、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能减少肛肠病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对患者生命体征无影响,对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无影响.

    作者:王双红;孙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病房医疗仪器规范化管理的做法

    目的 探讨病房医疗仪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方法.方法 建立科室仪器档案和使用登记本,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落实仪器管理制度.结果 2012年度仪器完好率达100%,仪器使用率达98%.结论 对病房医疗仪器实行规范化管理,可确保仪器的完好率、使用率,消除由仪器带来的护理安全隐患,提高病区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黄玉玲;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例患大动脉炎疗养员的护理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的炎性疾病.病变位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为多见,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主动脉的二级分支,如肺动脉、冠状动脉也可受累.受累的血管可为全层动脉炎.早期血管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偶见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由于血管内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因炎症破坏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坏死,而致动脉扩张、假性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本病多发于年轻女性,30岁以前发病约占90%,40岁以后较少发病,国外资料患病率2.6/百万.病因迄今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由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所致[1].我科于2011年6月收治1例大动脉炎的疗养员,现将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郑冬图;斯银平;王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胎膜早破阴道分娩母儿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分娩的胎膜早破产妇产程特点及母儿结局.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83例经阴道分娩的胎膜早破产妇临床资料,并同期以经阴道分娩的胎膜未破初产妇8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特点与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潜伏期及活跃期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第二产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两组产褥期感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观察组胎膜不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无明显母婴风险的胎膜早破产妇可鼓励其进行阴道试产,在阴道试产过程中,如产妇第一产程顺利则阴道试产成功几率将明显增加.

    作者:吴桂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58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分析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将我院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58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具体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其他临床观察指标(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常规开腹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临床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普外科推广价值.

    作者:唐一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全身弥散成像探查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迅速发展,把弥散技术应用于全身检查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应用于临床,在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灶的检出上表现出相当高的敏感性[1],作为筛查肿瘤及其转移情况的一种全新检查手段,该技术具有经济费用低、无辐射的优势.但由于检查时间长,受检者会表现有不同情绪状态,常常影响MRI图像的效果.在检查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协助医生完成检查工作已成为医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以利临床工作的开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80例经病理学或临床证实恶性肿瘤进行WB-DWI检查的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年龄30~89岁,平均年龄62岁.

    作者:江杏英;李瑞雄;韦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0.35T磁共振特殊扫描序列在临床应用上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新技术在医院临床诊治中已经被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0.35T-MR特殊扫描序列在MRI检查中的作用;并对我院200例采用MR特殊扫描序列的患者在临床诊治上进行分析说明,指出MR特殊扫描序列的应用不仅能够缩短检查时间,减少病患痛苦,而且还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医院的长期稳步发展.

    作者:谢金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组配式假体治疗股骨软骨肉瘤1例报道

    人工组配式假体(Global Modular Replacement System)GMRS于近年来正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骨肿瘤广泛切除术后的患者.四肢骨肿瘤广泛切除术后,常会遗留有大段骨的缺损,采用肿瘤型的人工假体重建是治疗这种骨缺损的主要方法.人工假体重建后,患者可以获得即刻稳定、早期负重行走、远期较好功能的效果[1,2].我科收治1例软骨肉瘤患者行人工组配式假体置换.

    作者: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清ALP-L3、ICAM-1、MMP-9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lectin-reactive alpha-fetoprotein,AFP-L3)、粘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rtix Metallproteinase 9,MMP-9)单独和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AFP-L3采用化学发光法,ICAM-1、MMP-9采用酶免疫定量分析法,PHC组62例,对照组60例,均检测血清ALP-L3、ICAM-1、MMP-9.分析这些肿瘤标记物测定值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PHC组血清AFP-L3、ICAM-1、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患者血清AFP-L3、ICAM-1和MMP-9阳性率分别为79.0%、82.3%和45.2%,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8%.结论 联合检测AFP-L3、ICAM-1和MMP-9可以提高PHC的诊断效率,对PHC的诊断有临床意义.

    作者:张延强;高美华;张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