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实习生带教体会

张铁军;杨洪波;姜晓艺;斗章;王晓玲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 带教, 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新方法、新观念.方法 采用小讲课、病例分析、实践操作、案例演习、护患沟通、文件书写、专科特点、实践讨论等方式对126名实习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并对带教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习期护士工作主动、积极,能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完成护理部的培训内容和目标,对护理带教评价满意.实习生获得良好的实习培训.结论 现代护理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出更加合格的、优秀护理专业人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总结8例患者19例次血液透析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尽快终止室上速的发生,做好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护理,密切监测病情,使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并重视健康宣教.17例次经对症处理后转为窦性心律,继续透析顺利结束治疗,2例次患者予缓慢回血后再次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为窦性心律.

    作者:王丹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组织化学技术》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本文结合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组织化学技术》的特点,总结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该方式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为知识、信息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作者:吴雨岭;程基焱;刘广益;余鸿;郭勇;赵宏贤;郑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娠期高雪病脾大外科治疗1例报道

    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因停经38+5w,上腹疼痛伴见红2+h.患者自幼贫血病史,否认有相关家族性遗传病史.孕前出现上腹部胀满,乏力,食欲不振,入院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疼痛,伴阴道流血,量少,色鲜红,无阴道流水,无下腹阵痛.检查:体温36.6℃,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90mmHg中度贫血貌.左侧臀部、双手背及右足背打针部位瘀斑5个,稍隆起皮肤.双侧球结膜可见对称梭形黄斑,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腹膨隆,肝肋下2cm,剑下2cm,质韧、触痛.脾肋下3cm,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胎位:LOA,胎心音:165次/min,规则.肛查:宫口扩张0cm,第2d患者呼吸急促,腹痛剧烈,查:脉搏13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40/90mmHg,心肺听诊正常,板状腹,胎心音:0次/min.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6.97×10 9/L,中性粒细胞比值71.3%,淋巴细胞比值71.6%,单核细胞7.1%,红细胞计数3.93×10 12/L,血红蛋白测定72g/L,平均红细胞体积70.1 FL,平均血红蛋白定量19.1PG,红细胞发布宽度CV值15.4%,血小板计数311×109/L.肝肾功能正常,HIV(-),RPR(-),HCV(-),乙肝两对半(-+---)酸性磷酸酶升高,心电图无异常.食道钡餐造影未见异常.骨穿增生性贫血,未查到高雪细胞.术前未能确诊.查彩超示:腹腔内见积液,厚4.6cm,透声差.发现母肝脏肿大.脾脏轻度肿大.

    作者:包启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麦粒灸的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进展

    本文就近年来麦粒灸在临床疾病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做一综述,以便更深入了解麦粒灸对人体的重要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或临床研究皆有重要意义.

    作者:颜丽清;廖军;毛日剑;贾宁;许中源;王宝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份60例进行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使用常规手术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腹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瘤体大小及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异,观察甲状腺瘤患者手术治疗的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如喉返神经受损、呼吸困难、伤口感染发生率、甲状腺危象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具有效果显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方便、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具有明显的美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巫启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的建设

    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提高档案意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加强档案规范化建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实行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加强档案对外交流工作等方面,加强医院档案建设工作.

    作者:汪红;金国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病房医疗仪器规范化管理的做法

    目的 探讨病房医疗仪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方法.方法 建立科室仪器档案和使用登记本,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落实仪器管理制度.结果 2012年度仪器完好率达100%,仪器使用率达98%.结论 对病房医疗仪器实行规范化管理,可确保仪器的完好率、使用率,消除由仪器带来的护理安全隐患,提高病区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黄玉玲;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苗药透骨香的研究概况

    透骨香为杜鹃花科植物,是常用的民族药材.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对透骨香的鉴别、成分、药理及成方制剂作一综述,为透骨香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徐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新治疗进展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发热、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白细胞与中性颗粒细胞数增多.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特点,研究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合理治疗方式,提升小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瑞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出血性脑中风CT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中风CT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出血性脑中风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过CT扫描,观察其CT影像表现.结果 84例患者经过CT诊断均确诊为出血性脑中风,其中脑干出血5例,脑叶出血8例,丘脑出血15例,小脑半球出血8例,基底节出血48例;均存在不同大小的血肿,68例有不同程度的占位表现,15例患者血肿破入脑室;CT表现为血肿周围有类圆形或肾形高密度影,CT增强扫描发现血肿周围有环形低密度水肿带;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痊愈64例,好转9例,死亡11例,死亡率为13.1%.结论 CT诊断出血性脑中风准确迅速,能够密切观察患者的血肿动态演变过程,并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黎锦波;罗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0年2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他们分为观察组(A)与对照组(B).对照组患者实施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瑞替普酶治疗,仔细观察这两组患者在接受一个疗程治疗后的溶栓再通率和出血率.结果 在溶栓再通率中,观察组有50例,为100%;对照组30例,为6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率中,观察组为12%,对照组为32%,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瑞替普酶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出血率,提高溶栓再通率,安全性能高,副作用小,这种治疗非常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星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并伴有糖尿病的36例患者以及没有合并糖尿病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PCI术中设置缺血后适应方式;同时还选取了进行常规PCI术治疗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整理并分析三组患者相关检测结果.结果 糖尿病研究组和非糖尿病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其CK、CK-MB峰值浓度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客积均低于对照组,其LVEF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和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缺血后适应治疗效果是明显的,可以作为一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扬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经治疗后45例患者中有31例根治,8例有效,6例无效.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疗效显著,并且配合术后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预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罗灿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以2008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中医辨证治疗.10d后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可改善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苏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格拉司琼预防用药对全麻下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预防用药对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病例,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B组分别在诱导前或缝皮时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C组在缝皮时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地塞米松10mg,D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术后24h内PONV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 A组、B组和C组PONV发生率均明显低于D组(P<0.01),C组预防PONV的效果更满意.结论 预防性使用格拉司琼3mg能有效减少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PONV发生率.

    作者:刘朝晖;张晓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化疗后肿瘤患者肝损害探析

    随着肿瘤类型的增多与肿瘤患者数量的不断攀升,化疗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肿瘤治疗之中,随之而来的是化疗带来的种神功能性损害,其中以肝功能的损伤为常见和典型.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肿瘤化疗特点,从化疗特性、肿瘤类型、肿瘤分级等方面探讨了化疗后肝损害的特点,并具体分析了化疗后肝损害出现的时间及指标变化,分析了国内外出现化疗后肝损伤的治疗及预后方式.

    作者:苏中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的观察与分析

    文章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到使用黄芪注射液会在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过程中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买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63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我院自2011年9月~2012年3月共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63例的护理过程.结果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精心的护理,全部6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孟丽娜;刘中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注射培氟沙星致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1例

    1例58岁男性患者,因肠道感染予以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400mg稀释后静脉滴注,输注约3min,患者突然出现全身瘙痒、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难、视物模糊.立即停用培氟沙星,给予吸氧、使用地塞米松、异丙嗪等抗过敏治疗,1h后症状缓解.

    作者:郭爱华;张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胺碘酮预防预激综合征患者射频消融时心房颤动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W-P-W)患者房室旁路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在射频消融术中预防房颤发生的作用.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有阵发性房颤史的W-P-W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51例,射频消融术前2w口服胺碘酮0.2g,bid;对照组:48例,口服安慰剂对照.术中电生理测定旁路前传、逆传不应期(ERP),记录术中房颤的发生次数和房颤持续时间,发作时的心室率及手术时间.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旁路前传、逆传ERP明显延长[(332±92)vs(221±32)ms,P<0 001;(311 ±52)vs(233±26)ms,P<0.001];房颤发作次数明显降低(13.2% vs 52.1%,P<0.01);房颤发作时间明显缩短[(7.6±3.1)vs(15.2±6.9)min,P<0.01];房颤发作时心室率明显减慢[(119±31)vs(156±29)次/min,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21±51)vs(161±56)min,P<0.05].结论 胺碘酮可以有效预防W-P-W射频消融术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风险.

    作者:马宇凌;李丽娟;蔡洪波;郭莉;铁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