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90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取同期脑血管造影的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结果和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狭窄,以多支脑血管病变及中重度狭窄发生率高.
作者:杨开杰;黄载文;彭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及临床应用.方法 40例发病在6h以内且临床提示处于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均行急诊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DWI.PWI.T1WI.T,WI.FLAIR.结果 40例患者T1WI均未见异常信号,DWI.PWI均发现异常,PWI比DWI显示的病灶范围更大,可显示出缺血半暗带(IP)的范围.图像后处理显示MTT.TTP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CBF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 急诊MRI,特别是DWI.PWI对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指导临床进行早期溶栓治疗.
作者:刘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150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护理管理经验,重视孕期保健及管理,早诊断早处理,以降低胎盘早剥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危害.方法 对我院近3年来诊治的150例胎盘早剥孕产妇的孕周、出生体重与国产儿死亡率的关系及胎盘早剥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总结相关护理管理方法.结果 妊娠35w前发生胎盘早剥的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35w以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结论 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及高危因素,做好孕期保健,积极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从而防治胎盘早剥.
作者:秦安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都处于第一线,担负着安全用药的重要责任.给药错误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同时影响着患者对护士及医院的信任.知识缺乏时给药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护士药物知识的权威方便快捷的途径.我院自2012年起实施信息化药品查询系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药品说明书查询,为护士查询药品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我科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的意识,强调评判性思维的应用,并将用药前查询列入各班工作流程,制定给药护理常规,加强药品知识的学习,多次拦截了不合理医嘱,护士查询药品知识的主动性增强.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也随之增多.由于病情的特殊性,抵抗力低,组织愈合能力差,手术后易发生感染,导致预后不佳和手术失败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
作者:周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之一,该病病情顽固,久治不愈.目前,临床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并没有找到确切方法,本文对女性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综述.
作者:韦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将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尝试用于医学寄生虫检验实训教学中,观察使用效果,其软件设计比较到位,共享和互动形式非常实用,但显微镜低倍镜下影像的模数转换效果尚待提高.
作者:陶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疗行业发展建设关乎大众健康与生命,而在医院正常运作过程中,职业暴露问题非常突出,面对社会飞速的发展,若是不对职业暴露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那么医疗事业将面临不只是社会带来的压力,还要应对内部问题带来的阻碍,使其发展困难,因此,文章以县级医院的护理人员所存在的职业暴露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一下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希望通过文章相关的研究对医院的合理化发展,安全进行医疗作业提供有利的思考与帮助.
作者:陈厚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1例后腹腔镜下马蹄肾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术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如心理护理、胃肠道准备及局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准备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体位护理、管道护理,加强饮食指导.结果 我科此例后腹腔镜下马蹄肾切除术,未发生任何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本例患者经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
作者:张跃红;许雅静;王淑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引起闭经、溢乳、不孕、黄体功能不全、习惯性流产等.但对于HP与妊娠相关的问题,如HP致不孕、流产、合并妊娠后的机制、治疗方式及预后等已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一清;刘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妊娠期疾病,一般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其主要特征是皮肤瘙痒,血清胆汁酸升高,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伴或不伴黄疸.产后孕妇的症状可完全缓解,但孕期及产时可能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早产、胎死宫内等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本文就ICP的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王波;刘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功能损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60例(12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病程<5年、B组患者病程5~9年、C组患者病程≥10年.50例(100只眼)年龄、性别匹配的无糖尿病者设为对照组;观察角膜知觉、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及Schirmer试验.结果 糖尿病患者组角膜知觉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x2=44.59,P<0.01)糖尿病患者组基础泪液分泌比对照组减少,两者SchirmerⅠ试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2.34,P<0.05).糖尿病组荧光素染色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46.21,P<0.01).病程<5年与病程>5年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3=8.36,P<0.05).糖尿病组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短(u=13.54,P<0.01).其中A组泪膜破裂时间高于B、C组(q=6.78,7.90,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且随着病程延长其干眼症状加重;临床医生可对糖尿病患者早期用药物行眼表干预以控制眼表功能损害.
作者:曹雨金;邓爱娇;李睿琴;陈细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骨科手术在医学中是十分常见的,通常情况下在手术中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但是臂丛神经由于其自身解剖因素发生阻滞不全很常见.阻滞不全的时候患者经常会发生肢体乱动的行为,这往往会对骨科手术的进行造成影响.下面我们将就SLIPA喉罩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的一个案例,对SLIPA喉罩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更加深入的探究.
作者:王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查与HPV分型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进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所收治的2436例进行过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的女性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36名妇女患者中,有244例患者的TCT结果为阳性,其阳性率为10.02%;在经过HPV检测的137例患者中,有62例为阳性,其阳性率为45.26%.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与HPV分型检测联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朱中梁;汪宏良;马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总结28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护理包括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腹膜透析居家指导、积极预防并发症等.认为加强早期感染的认识及居家指导、是提高治疗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危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钢板治疗不同年龄段肱骨近端C2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96例肱骨近端C2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锁定钢板固定,选择同期96例肱骨近端C2型骨折患者作对照组,选择T型钢板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种钢板疗法对各年龄段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青、中年段的骨折愈合率略好于对照组患者的青、中年段,差异比较不显著(P>0.05),观察组老龄段的骨折愈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老年段的Neer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青年段Neer评分略好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锁定钢板适合治疗不同年龄段的肱骨近端C2型骨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喻伟;钱耀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方法 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应加强早期科研能力的基础培训和后期实践性培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树立“合作学习和合作研究”理念.结论 此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使学生具备护理研究的基本能力.
作者:樊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1w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目前认为它是多种原因、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其发病率为26%~43%,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1],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熟悉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对于其早期诊断、防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文献,就进展性脑梗死的可能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临床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合性介绍.
作者:郝攀;刘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探讨护理工作者对健康教育的内涵、定义、作用及程序,分析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健康教育是保证整体护理健康运行的关键.
作者:姚天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强化安全教育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0例,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强化安全教育,行整体全面的护理安全管理,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2例,对照组跌倒1例,药物不良反应2例,便秘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心血管内科安全教育,是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关键,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非常积极的开展价值.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