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

王朝阳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2月~2013年1月本院骨科确诊并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4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手术,对所有患者术后的效果展开观察及分析.结果 术后均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18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得以愈合,通过Kuderna评分评估,结果如下:48例优,11例良,1例可,总优良率为98.3%.结论 临床上,给予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手术,手术的时间短,固定可靠,而且并发症少,愈合率比较高,效果令人满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治疗组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HP).对照组单用血液透析(HD).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并发症、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尿素氮、肌酐等均显著降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D+HP组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亦明显下降,疗效更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肯定.间歇使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作为一种安全有效血液净化方式,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云;柴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建立各种护理标识,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减低医疗纠纷.方法 由护理部统一设计各类护理标识,在相应地段和相应患者设置不同标识,并将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结果 启用护理标识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 护理标识的使用,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效的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胡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药品不良反应现状及对策

    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是制约临床医疗水平的两大先决条件.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新药研发的热潮,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率和严重性逐年升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也限制了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对我国ADR目前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做逐一综述,以期提高药品ADR监测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效维护患者权益,促进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体制优化和稳步发展.

    作者:金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云南白药联合西米替丁胃内给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联合西米替丁胃内给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实验组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及西米替丁胃内给药(用少量生理盐水稀释后在洗胃结束后经胃内注入或口服,1/3勺/次(0.25g/勺)加西米替丁(10mg/kg),每8h 1次,连用1~3d;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综合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云南白药联合西米替丁胃内给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钟世冰;陈丽莉;曾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功能损害的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功能损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60例(12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病程<5年、B组患者病程5~9年、C组患者病程≥10年.50例(100只眼)年龄、性别匹配的无糖尿病者设为对照组;观察角膜知觉、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及Schirmer试验.结果 糖尿病患者组角膜知觉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x2=44.59,P<0.01)糖尿病患者组基础泪液分泌比对照组减少,两者SchirmerⅠ试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2.34,P<0.05).糖尿病组荧光素染色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46.21,P<0.01).病程<5年与病程>5年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3=8.36,P<0.05).糖尿病组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短(u=13.54,P<0.01).其中A组泪膜破裂时间高于B、C组(q=6.78,7.90,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且随着病程延长其干眼症状加重;临床医生可对糖尿病患者早期用药物行眼表干预以控制眼表功能损害.

    作者:曹雨金;邓爱娇;李睿琴;陈细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药品查询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都处于第一线,担负着安全用药的重要责任.给药错误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同时影响着患者对护士及医院的信任.知识缺乏时给药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护士药物知识的权威方便快捷的途径.我院自2012年起实施信息化药品查询系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药品说明书查询,为护士查询药品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我科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的意识,强调评判性思维的应用,并将用药前查询列入各班工作流程,制定给药护理常规,加强药品知识的学习,多次拦截了不合理医嘱,护士查询药品知识的主动性增强.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年龄段肱骨近端C2型骨折应用不同钢板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钢板治疗不同年龄段肱骨近端C2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96例肱骨近端C2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锁定钢板固定,选择同期96例肱骨近端C2型骨折患者作对照组,选择T型钢板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种钢板疗法对各年龄段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青、中年段的骨折愈合率略好于对照组患者的青、中年段,差异比较不显著(P>0.05),观察组老龄段的骨折愈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老年段的Neer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青年段Neer评分略好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锁定钢板适合治疗不同年龄段的肱骨近端C2型骨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喻伟;钱耀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瘦素对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瘦素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平滑肌细胞瘦素受体的表达.不同浓度的瘦素(20、40、60、80、100ng/ml)干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48h后,Annexin-V FITC/PI双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20、40、60、80、100 ng/ml不同浓度瘦素作用于ASMCs 4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x±s),与空白对照组(x-±s)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瘦素对大鼠ASMCs有抑制作用.

    作者:牟静;孙茂明;田路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椎体间融合相关局部因素研究及进展

    自Albee于1911年首次使用脊柱融合来治疗脊柱结核以来,脊柱融合术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脊柱退变性疾病、结核、创伤、畸形以及肿瘤等脊柱外科疾病,脊柱融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随着人们对脊柱融合机制的不断研究,以及手术入路、内固定系统以及植入材料的不断进展和改进,脊柱融合术的融合率已明显提高.由于脊柱的前柱及中柱承受脊柱压力的80%,椎体间融合可以有效的分担内固定负荷,防止内固定的松动、断裂[1],椎体间植人物受到的轴向压力负荷可促进融合,在影像学上判断融合情况亦较后外侧融合更加容易可靠[2].理论上椎体间植骨的效果较脊柱其他部位植骨好[3].本文就近些年来椎体间融合相关局部因素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李鑫;曹广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贵州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贵州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方法 选取贵州省内三所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分别从部门设置、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三所高校的医学人文教育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师资力量相对不足,课程设置较全面但比例失调,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多样化但执行不到位.结论 三所高校的医学人文教育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师资力量有待加强,课程比例有待调整,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应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到位.

    作者:李元;程华刚;江智霞;王鹏;王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胺碘酮预防预激综合征患者射频消融时心房颤动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W-P-W)患者房室旁路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在射频消融术中预防房颤发生的作用.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有阵发性房颤史的W-P-W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51例,射频消融术前2w口服胺碘酮0.2g,bid;对照组:48例,口服安慰剂对照.术中电生理测定旁路前传、逆传不应期(ERP),记录术中房颤的发生次数和房颤持续时间,发作时的心室率及手术时间.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旁路前传、逆传ERP明显延长[(332±92)vs(221±32)ms,P<0 001;(311 ±52)vs(233±26)ms,P<0.001];房颤发作次数明显降低(13.2% vs 52.1%,P<0.01);房颤发作时间明显缩短[(7.6±3.1)vs(15.2±6.9)min,P<0.01];房颤发作时心室率明显减慢[(119±31)vs(156±29)次/min,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21±51)vs(161±56)min,P<0.05].结论 胺碘酮可以有效预防W-P-W射频消融术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风险.

    作者:马宇凌;李丽娟;蔡洪波;郭莉;铁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瘫患儿动态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对于脑瘫患儿脑功能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脑瘫患儿AEEG和BAEP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53例患儿中AEEG异常42例(79%),BAEP异常37例(70%),两者结合异常48例(90.5%).结论 AEEG和BAEP均能敏感的反映脑瘫患儿脑功能受损,二者结合能更完善的评估脑功能状态,比单项检查临床价值更高.

    作者:冯寿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拔牙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腔焦虑症患者拔牙时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寻求简便、有效的改善拔牙时患者焦虑情绪的方法.方法 将在我牙防所拔牙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拔牙前1h与拔牙前5min的焦虑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拔牙前1h的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5min健康教育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患者拔牙时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玉萍;高雪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并伴有糖尿病的36例患者以及没有合并糖尿病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PCI术中设置缺血后适应方式;同时还选取了进行常规PCI术治疗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整理并分析三组患者相关检测结果.结果 糖尿病研究组和非糖尿病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其CK、CK-MB峰值浓度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客积均低于对照组,其LVEF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和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缺血后适应治疗效果是明显的,可以作为一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扬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方法 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应加强早期科研能力的基础培训和后期实践性培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树立“合作学习和合作研究”理念.结论 此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使学生具备护理研究的基本能力.

    作者:樊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偏侧投掷症与偏侧舞蹈症的病因分析和影像学特征

    目的 探讨80例偏侧投掷症一偏倒舞蹈症(HB-HC)的病因和影像学(MRI)特征.方法 对80例HB-H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HC中急性脑卒中是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还包括感染、药物、代谢异常、神经变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和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等.影像学以壳核、尾状核、丘脑底核、丘脑区的损害为主,另外还有中脑、颞叶.结论 HB-HC的病因以脑血管疾病为主,主要损害椎体外系.

    作者:陈晶;李雪松;张继红;宫旭海;程立山;俆树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SLIPA喉罩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手术在医学中是十分常见的,通常情况下在手术中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但是臂丛神经由于其自身解剖因素发生阻滞不全很常见.阻滞不全的时候患者经常会发生肢体乱动的行为,这往往会对骨科手术的进行造成影响.下面我们将就SLIPA喉罩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的一个案例,对SLIPA喉罩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更加深入的探究.

    作者:王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护理

    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接受化疗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如何减小和预防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12月,我科实施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2~75岁.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紫杉醇210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水500ml,静脉滴注3h,一个疗程中只用第1d.顺铂20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水500~1000ml,静脉滴注3h,连续5d.每30d为一个疗程,患者一般实施5~6个疗程.

    作者:费良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蜂蜇伤38例的急诊救治分析

    目的 总结蜂蜇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方法 以2009年9月~2012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8例蜂蜇伤患者的急诊就诊及留院治疗的病历资料为依据,对蜂蜇伤后临床表现、救活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8例患者临床治愈37例,死亡1例.留院时间1~20d,平均3.1d.结论 重症蜂蜇伤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多器官功能损害(MODS),尽早救治,积极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及时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曾光;凌志安;杨柳;梁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在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胃肠动力药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在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安全性.方法 行肠镜检查患者29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予甘露醇口服洗肠,另加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肉注射做清洁肠道准备.B组为对照组,单纯予甘露醇口服洗肠行肠道清洁准备.结果 甘露醇加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清洁肠道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甘露醇者,治疗组优等率86.57%,对照组优等率67.78%.两组的优等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甘露醇清洁肠道的同时使用胃肠动力药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能明显提高肠道清洁效果,操作简捷,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焕乐;程毅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