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朔;王卉;原小彦
目的 做好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并认真落实.结果 4年来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社区慢性病得到明显控制.结论 健康教育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史存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肾小球疾病在临床上指的是病变主要部位为肾小球的一类疾病,其包括原发性、继发性性肾小球疾以及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等.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已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技术进展显著,本文就西医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研究与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黄安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喉部疾病患者气息湿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气道湿化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则使用持续加温的气道湿化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的康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因采用持续加温的气道湿化法使得其痰痂形成、气道出血、痰液粘稠度、日吸痰次数、呼吸道感染情况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加温的气道湿化法在应用中,效果较明显,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较大程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采用该方法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因此,持续加温的气道湿化法在临床护理中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临床的常见病,患者的致残与病死率较高,对于该病的救治是目前神经外科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之一.通过各种检查,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伤情与病理改变进行分类,同时及时对预后进行评价,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科学的治疗干预方案,对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层螺旋CT(MSCT)技术的发展,容积扫描、CT灌注成像(CTP)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螺旋CT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优势日益显现,CT与CT灌注成像两种方法相结合一方面可显示颅内高压、脑水肿及脑血流变化等病理进程的关系,同时可提供预后及功能恢复的相关信息.笔者查阅近期文献,对螺旋CT创伤性颅脑损伤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志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TNF-α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基因,为探讨TNF-α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 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中下载TNF-α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利用String、KEGG、Panther等在线分析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在60个差异表达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中,有29个蛋白与其他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作用过程涉及多种生物学通路,与多个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相关.结论 TNF-α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涉及多基因相互作用,与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关系密切.
作者:李长征;周淑清;吕蔚然;马利;周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从肿瘤靶向治疗的概况出发,介绍其使用药物的分类及其功效,并选取三种典型治疗药物介绍其临床应用的状况,后对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邱爽;孙洪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W-P-W)患者房室旁路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在射频消融术中预防房颤发生的作用.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有阵发性房颤史的W-P-W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51例,射频消融术前2w口服胺碘酮0.2g,bid;对照组:48例,口服安慰剂对照.术中电生理测定旁路前传、逆传不应期(ERP),记录术中房颤的发生次数和房颤持续时间,发作时的心室率及手术时间.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旁路前传、逆传ERP明显延长[(332±92)vs(221±32)ms,P<0 001;(311 ±52)vs(233±26)ms,P<0.001];房颤发作次数明显降低(13.2% vs 52.1%,P<0.01);房颤发作时间明显缩短[(7.6±3.1)vs(15.2±6.9)min,P<0.01];房颤发作时心室率明显减慢[(119±31)vs(156±29)次/min,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21±51)vs(161±56)min,P<0.05].结论 胺碘酮可以有效预防W-P-W射频消融术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风险.
作者:马宇凌;李丽娟;蔡洪波;郭莉;铁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现代麻醉理念飞速更新,知识革新迅速,对临床麻醉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以及知识储备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麻醉科专科特色很强,而且多种原因导致国内很大一部分并未开设麻醉专业,导致从事麻醉工作人员很大一部分来自其他专业或者仅仅结束过普通医学高等教育,对麻醉相关专业知识积累了解不够.为了适应现代麻醉工作,对麻醉医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也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线教学单位,西京医院麻醉科一直承担进修医师继续教育工作,成功为祖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麻醉专业医师.
作者:黄怡;霍婷婷;董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使用自体纤维蛋白胶完成翼状胬内切除及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总结手术护理经验.方法 总结2011年2月~2012年8月(20)例(22)眼翼状胬内切除及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病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按预定术式完成,患者有轻度异物感但无疼痛感.结论 自体纤维蛋白胶应用于翼状胬内切除及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可以较大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患者异物感及不适,其术前护理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护理很重要.
作者:秦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口腔焦虑症患者拔牙时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寻求简便、有效的改善拔牙时患者焦虑情绪的方法.方法 将在我牙防所拔牙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拔牙前1h与拔牙前5min的焦虑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拔牙前1h的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5min健康教育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患者拔牙时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玉萍;高雪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尿毒症血透患者常合并高血压,血压变异增大是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ACEI(贝那普利)对血透患者高血压和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高血压血透患者42例,年龄25 ~81岁,平均58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糖尿病肾病16例,多囊肾2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男25例,女1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1].排除标准:ACEI不耐受,有服用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禁忌症.1.2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21例.均接受常规血透治疗、低盐低磷优质蛋白饮食、纠正贫血等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口服,贝那普利10mg 1次/d,口服降压治疗;治疗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mg,1次/d,贝那普利10mg 1次/d,口服降压治疗;疗程8w.组间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
作者:曾莉;王保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为解决防治软腐病这一魔芋种植业难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魔芋软腐病的致病机理、病原传播图径,对药剂 、生物农药防治方法、植物抗软腐病基因工程的策略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方法等作以综述.
作者:郭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文献调查分析,了解国内护生职业防护研究现状.方法 通过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计算机结合手工检索1989~2012年间发表在其核心期刊中所有与护生职业防护有关的文献.文献按研究方法分类并进行分析.结果 ①24年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114篇.文献数量与年度间的线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职业防护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是文献总量不够理想;②调查类文献30.70%,对策体会类文献42.98%,实验类文献26.32%.实验类文献不足,但呈上升趋势.结论 国内对护生职业防护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王恒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可冲洗负压封闭式引流(VSD-B)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56例难愈性创面患者应用可冲洗VSD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 51例患者创面成功修复,5例患者后期采用手术治疗封闭创面.结论 注重管道护理,通畅引流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及时有效全面的护理对创面愈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卢春兰;辜燕;黄震佳;熊梓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不动杆菌属为一群氧化酶阴性,不发酵糖类、无动力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广泛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皮肤、口腔、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大量存在于医院各种环境中,近年早已成为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虽然不动杆菌毒力较低,为条件致病菌,但本菌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皮肤组织感染及血流感染等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逐年提高,尤以鲍曼不动杆菌为常见,鲍曼不动杆菌有天然与获得多药耐药性的特点,在环境中生存能力极强,鲍曼不动杆菌与MRSA菌株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已成为常见的医源性感染致病菌[1],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不动杆菌出现了多重耐药甚至全耐药菌株,导致一些医院爆发不动杆菌流行,给临床感染的治疗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以及避免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的发生,笔者对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韦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手足口病(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柯萨奇A16型、埃克病毒或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以发热和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7~10d可自行痊愈,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春末夏初,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通常发病后1w内传染性强.大部分患儿主要是门诊对症处理,居家隔离治疗.因此,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特点,实施居家护理,有利于疾病恢复及控制传播.
作者:袁龙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明确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模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伴随系膜细胞增殖S100A4的表达变化.方法 利用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SD大鼠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在不同时间点(0、3、5、7、10、14d)检测肾功能和尿蛋白定量,留取肾组织,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时间点上S100A4的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抗Thy1肾炎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第5d和第7d 24h尿蛋白定量显著升高(P<0.05,n=6),第10d后24h尿蛋白定量开始下降.Western bolt结果显示S100A4在第7d表达达高峰,而后降低,与系膜增殖变化程度一致.结论本研究在抗Thy1肾炎大鼠模型中发现S100A4蛋白质表达与大鼠系膜增殖程度相符,提示S100A4在系膜细胞增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李吉河;段雪峰;刘国岩;张红梅;李淑梅;崔岩;李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粪石性肠梗阻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症护理,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 23例粪石性肠梗阻患者,通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均未再发肠梗阻.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把握手术时机,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本病治疗疗效的关键.
作者:冯国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尿路感染的诱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42例妊娠期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氏菌是常见致病菌(57.1%).其它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浅绿色群链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每种致病菌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非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高达100%,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达100%.结论 大肠埃希氏菌在妊娠期尿路感染中是常见的致病菌.对非产ESBLs,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低,且对胎儿低毒、安全,可作为妊娠期尿路感染的首选抗生素.对耐药菌,碳青霉烯类可作为首选抗生素.建议妊娠期妇女行尿液检查作为常规筛查,妊娠期尿路感染妇女行尿培养以明确病原菌,以期早期治疗,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龚屠健;蔡莹;唐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我校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并为如何完善护理教育以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对比,找出不足,尝试将部分可行的内容引入本科教学.结果 相比之下,香港护理人员培养模式趋于多元化,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结论 我们需尽快更新教学和管理理念,加快改革各个教学环节.
作者:孙晓婷;宋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