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怡;霍婷婷;董海龙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皮肤病血毒丸口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把12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均子口服皮肤病血毒丸20粒,2次/d,外用水杨酸硫软膏,1次/d.治疗组加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3.1%,对照组为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皮肤病血毒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好、使用安全.
作者:周群英;吴波;张大维;周沂;钟家鸿;程孝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迅速发展,把弥散技术应用于全身检查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应用于临床,在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灶的检出上表现出相当高的敏感性[1],作为筛查肿瘤及其转移情况的一种全新检查手段,该技术具有经济费用低、无辐射的优势.但由于检查时间长,受检者会表现有不同情绪状态,常常影响MRI图像的效果.在检查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协助医生完成检查工作已成为医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以利临床工作的开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80例经病理学或临床证实恶性肿瘤进行WB-DWI检查的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年龄30~89岁,平均年龄62岁.
作者:江杏英;李瑞雄;韦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1w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目前认为它是多种原因、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其发病率为26%~43%,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1],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熟悉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对于其早期诊断、防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文献,就进展性脑梗死的可能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临床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合性介绍.
作者:郝攀;刘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护理管理属于医院管理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而护士长则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技术上和工作上的标兵.本文经过对于近几年的相关书籍以及论文的综合分析,并结合本人多年以来的护士长岗位点滴工作体会,对于作为一个称职的护士长,在临床工作中,如何的去培养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护理管理技能进行探析.
作者:卢才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颅内高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方法 对我院儿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颅内高压综合征的婴幼儿,对其进行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同时采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 本病例88例患儿中,痊愈的有42例(47.7%),显著好转28例(31.8%),好转14例(15.9%),死亡的有4例(4.5%).结论 及早发现颅内高压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因素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大大降低了婴幼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
作者:黄艾芬;卢艳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医院处方进行统计学处理,建立医院处方评价体系;方法 结合医院信息系统整体优势,构建评价数据库,支持对于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进行点评;结果 医院建立卓有成效的处方点评工作模式,该模式旨在促进医生合理用药,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保证医院医药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结论 该模式完善医院信息系统深入学习和贯彻诊疗规范要求,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实现达到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终目的.
作者:顾骁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W-P-W)患者房室旁路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在射频消融术中预防房颤发生的作用.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有阵发性房颤史的W-P-W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51例,射频消融术前2w口服胺碘酮0.2g,bid;对照组:48例,口服安慰剂对照.术中电生理测定旁路前传、逆传不应期(ERP),记录术中房颤的发生次数和房颤持续时间,发作时的心室率及手术时间.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旁路前传、逆传ERP明显延长[(332±92)vs(221±32)ms,P<0 001;(311 ±52)vs(233±26)ms,P<0.001];房颤发作次数明显降低(13.2% vs 52.1%,P<0.01);房颤发作时间明显缩短[(7.6±3.1)vs(15.2±6.9)min,P<0.01];房颤发作时心室率明显减慢[(119±31)vs(156±29)次/min,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21±51)vs(161±56)min,P<0.05].结论 胺碘酮可以有效预防W-P-W射频消融术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风险.
作者:马宇凌;李丽娟;蔡洪波;郭莉;铁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Winograd手术治疗嵌甲症的疗效分析.方法 2006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嵌甲症患者76例(102趾,122侧)均采用改良Winograd 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74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患者伤口术后感染,经部分拆线换药后愈合,愈合时间12~18d,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3~12个月随访,所有手术侧没有1例复发.结论 改良Winograd手术治疗嵌甲症方法简单,效果好,是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均可在各级医疗机构施行.
作者:赵茂盛;赵利敏;农增波;农玮;梁康;陆贤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子宫穿孔的发生因素及防治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6例因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 16例子宫穿孔中施行人工流产致穿孔7例,占43.75%,取环致穿孔3例,占18.75%,上环致穿孔2例,占12.5%,葡萄胎二次清宫穿孔2例,占12.5%,引产及顺产后人流合并感染后行清宫术致穿孔各1例,占12.5%.结论 对计划生育专业手术者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提高早孕的诊断率.
作者:李文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引起静脉周围红肿、热痛;重者可导致静脉发生硬结或条索状改变,造成功能障碍.主要针对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采取积极预防及护理的相关措施.
作者:郭伟娟;李慧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普外病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2月入住我院普外病区的42例患者,其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6例、急性阑尾炎6例、腹股沟斜疝8例、乳腺癌12例1,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阑尾炎、腹股沟斜疝、乳腺癌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远低于对照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病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彩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术前提肛肌锻炼对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尿失禁的作用.方法 将56例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术前提肛肌锻炼,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未予锻炼.结果 两组术后比较,观察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尿失禁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术前提肛肌锻炼能够有效降低前列腺电切手术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作者:孔祥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下治疗脊柱骨样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X射线和CT等检查手段,经CT引导下对脊柱骨样骨瘤进行无水乙醇治疗和消融法治疗.结果 3例患者在使用无水乙醇法后,1例得到治愈,1例得到明显的好转,还有1例死亡;1例患者使用消融法后得到治愈.结论 无水乙醇法就其实用性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并且非常易用.但是其治疗效果不如消融法,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笔者认为消融法更有发展前途.
作者:张军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疗行业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其服务质量的集中体现便是护理工作,未来社会对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如果护理得当便会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护患气氛,否则极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极有可能给患者造成人身及财产等损失,又会给医疗机构带来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护患风险着手,提出一些有利于改善甚至杜绝相应风险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作者:毕玉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150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护理管理经验,重视孕期保健及管理,早诊断早处理,以降低胎盘早剥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危害.方法 对我院近3年来诊治的150例胎盘早剥孕产妇的孕周、出生体重与国产儿死亡率的关系及胎盘早剥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总结相关护理管理方法.结果 妊娠35w前发生胎盘早剥的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35w以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结论 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及高危因素,做好孕期保健,积极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从而防治胎盘早剥.
作者:秦安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并发症,行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低血压、血管并发症、排尿困难、拔管综合征、心律失常的发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针对性预防护理,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保障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农永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2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护理方法.结果 19例腹腔下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可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疾病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是制约临床医疗水平的两大先决条件.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新药研发的热潮,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率和严重性逐年升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也限制了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对我国ADR目前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做逐一综述,以期提高药品ADR监测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效维护患者权益,促进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体制优化和稳步发展.
作者:金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120例子宫肌瘤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照常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即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前焦虑程度、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的知晓率.结果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降低了患者的焦虑程度;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高;患者对疾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了焦虑程度,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高,对健康教育知晓率高.
作者:朱金萍;言哲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在我国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在短时间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部分患者可进一步导致产褥感染、垂体功能低下、贫血等并发症,处理不当会威胁产妇的生命[1].为降低产后出血率,笔者对我院近3年来48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分娩总数为1239例,发生产后出血48例,发病率3.9%.48例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2~46岁,平均28.6岁,孕周35~41w,平均37.5w;其中初产妇16例(33.3%),经产妇32例(66.7%),有人工流产史者37例(77.1%).1.2方法对48例产后出血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产妇出血原因、出血量、分娩方式、孕产次以及治疗方法.
作者:龚俊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