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萍;言哲英
我院护理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努力发挥护理部的重要作用.护理部在提高护士认识、统一思想,完善和落实护理工作制度,充实临床护士、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实行APN排班和弹性排班相结合,加强基础护理,简化护理文书,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多部门的协调沟通与支持,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和激励奖惩制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优质护理工作成绩显著,得到医院领导、职工的认可、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陈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外科手术已成为构成全球卫生保健整体所必需的一部分,为防范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工作质量,应加强外科手术分级管理,推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及手术权限分级授予管理工作.介绍了外科手术及手术医师权限分级管理的相关概念、内涵,外科手术管理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了展望.
作者:石启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在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中的治疗效果,寻求效果较好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妇科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各程度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腹胀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时间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以及术后腹胀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论 患者术前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后腹胀发生率,缩短腹胀恢复以及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一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处妊娠经腹、经阴道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联合诊断的声像图表现,观察孕囊着床位置、切口处肌层回声、厚度、孕囊周边的血流分布,多普勒检测流速等.结果 2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病例中,单纯孕囊型10例,不均质团块型10例,超声诊断率90.9%;误诊2例,误诊率9.1%.结论 腹部联合阴道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SP,诊断准确率可明显提高,显著降低危害性.
作者:梁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甲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08年2月~2010年3月收治的98例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和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出院指导.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40例(81.6%)、一般满意7例(14.3%)、不满意2例(4.1%)、总满意度95.9%;对照组满意30例(61.2%)、一般满意14例(28.6%)、不满意5例(10.2%)、总满意度89.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并能大大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0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残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应用于治疗残胃出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曾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总结了12例IVF-ET术后双胎妊娠合并心衰孕妇的护理经验.对此类患者护理的关键是:足够的重视,针对孕期出现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早产、心力衰竭等合并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及早期发现心衰发作.
作者:翁筱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分析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征得患者同意,依据统计学随机分配原则和用药的不同分为厄贝沙坦组(30例)和依那普利组(30例),治疗6w后观察两组降压效果.结果 厄贝沙坦组的降压效果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比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粱永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院外及急诊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130例救治的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过院外及急诊急救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护理工作开展的越早,患者的效果越明显.
作者:刘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自Albee于1911年首次使用脊柱融合来治疗脊柱结核以来,脊柱融合术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脊柱退变性疾病、结核、创伤、畸形以及肿瘤等脊柱外科疾病,脊柱融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随着人们对脊柱融合机制的不断研究,以及手术入路、内固定系统以及植入材料的不断进展和改进,脊柱融合术的融合率已明显提高.由于脊柱的前柱及中柱承受脊柱压力的80%,椎体间融合可以有效的分担内固定负荷,防止内固定的松动、断裂[1],椎体间植人物受到的轴向压力负荷可促进融合,在影像学上判断融合情况亦较后外侧融合更加容易可靠[2].理论上椎体间植骨的效果较脊柱其他部位植骨好[3].本文就近些年来椎体间融合相关局部因素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李鑫;曹广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u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国产期由于各种因素引起胎儿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导致新生儿继发脑瘫、智力障碍、脑细胞损伤、代谢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致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常导致多脏器受损害,严重的甚至威胁小儿生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初病理的表现为脑实质水肿,逐步出现颅内高压,后由于脑灌注减少和脑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氧缺血.在我国一般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病因有很多种,一般导致宫内窒息引起的占50%,分娩过程中窒息引起的占40%,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肺部疾患、呼吸暂停、先天性心脏病或循环衰竭等引起的占10%,由此可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主要是与围产期缺氧有所关系.随着我国的发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已经成为我国重点研究对象,随着深入研究发现氧化反应在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覃江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剖宫产产后出血的138例产妇,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69例.研究组患者治疗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对比组患者治疗采用宫腔纱条填塞.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并比较产妇在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与对比组相比,术后出血量显著减少,手术较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术后并发症较少,疗效满意,是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贤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双心诊疗模式治疗的预后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双心诊疗模式治疗组(观察组)各26例.分析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及焦虑评分.结果 出院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改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再发心绞痛及再发心肌梗死比较,观察组同样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诊疗模式可大大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研究贵州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方法 选取贵州省内三所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分别从部门设置、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三所高校的医学人文教育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师资力量相对不足,课程设置较全面但比例失调,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多样化但执行不到位.结论 三所高校的医学人文教育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师资力量有待加强,课程比例有待调整,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应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到位.
作者:李元;程华刚;江智霞;王鹏;王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总结127例骨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骨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主要护理措施有:心理护理、正确的体位和制动、良好的护患关系、自控镇痛泵和用药护理、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及时有效的止痛,对促进患者术后顺利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琼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健康管理师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管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电子档案,进行饮食营养搭配的健康干预,定期监测血糖、并发症.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师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血糖控制好的有82例,轻度并发症的33例,中度并发症的5例.结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健康管理师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搭配,健康知识的讲座,生活方式的干预,健康管理,能有效地降低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世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回医填脐疗法结合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0例BPH患者采用回医填脐疗法,脐上覆姜片,行大壮敷脐灸,并予电针双侧秩边、阴陵泉及中极、曲骨,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5次/w,治疗4w,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前列腺体积PV、B超测量践尿量RV、大尿流率Qmax,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回医填脐疗法结合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BPH患者症状,增加大尿流率Qmax,减小前列腺体积PV.
作者:宋秀娟;柯生海;胡雨华;李天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护理,观察组30例采用临床路径实施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终末期糖尿病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进行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杜绝工作中责任不明确现象,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下降.
作者:卢早霞;王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的是该院大量临床医疗物品的处理和供应工作,是医院医疗污染的汇集地,也是科研、医疗基本实施地.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每日都要对医疗器材进行消毒、清洗、回收和分类,其中会有物理性、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如被医疗器材损伤、污染物感染等,因此医院消毒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防范意识极其重要[1],本课题将就这一问题进行职业危害分析,提出几点建设性防范建议.
作者:陆凤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妊高症产妇的方法,确保产妇顺利分娩.方法 对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100例妊高症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妊高症产妇进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护理效果良好.结果 我院收治的100例妊高症产妇均顺利分娩,无母婴死亡病例.结论 对妊高症产妇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进而确保妊高症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周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