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检测分析及干预措施

孙秋荣

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 目标检测,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 对手术切口感染进行目标检测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方法 利用前瞻性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10月的353例外科、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其手术切口进行感染情况目标检测.结果 353例患者中,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有10例,感染率为2.83%; 10例患者中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结论 对手术室的感染问题进行严格控制,规范手术中的技术操作,加强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还要加强对术后患者切口的观察与护理干预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TNF-α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TNF-α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基因,为探讨TNF-α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 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中下载TNF-α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利用String、KEGG、Panther等在线分析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在60个差异表达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中,有29个蛋白与其他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作用过程涉及多种生物学通路,与多个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相关.结论 TNF-α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涉及多基因相互作用,与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关系密切.

    作者:李长征;周淑清;吕蔚然;马利;周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五种常用中药对牙周膜细胞作用的研究现状

    牙周病是人类口腔的常见病,大多是由附着在磨牙牙龈沟周围的牙菌斑所导致,它属于高发的慢性免疫炎性疾病,可牙龈组织、牙周韧带、牙槽骨逐渐减少.牙周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而细菌感染是牙周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牙周病可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并且已经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其可引发一些系统性疾病,如心血管并发症、风湿性关节炎,甚至可致不孕[1].而今牙周治疗中抑制和消除牙菌斑及牙洁石是治疗的主要原则.牙周病的治疗方法通常有:机械治疗、药物治疗和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等.临床上主要通过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术等机械方法来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破坏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和稳定,减轻其对牙龈的刺激,促进牙周软硬组织恢复健康.机械治疗是基础治疗的一种,可以有效的去除牙菌斑及牙结石,但对于中、重度牙周患者只单纯使用此方法,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对牙体及牙龈软组织造成损伤.寻找更安全更可靠的去除牙菌斑、抑制或杀灭牙周致病菌的有效措施,一直是牙周病学研究的热点.

    作者:李小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经过临床护理观察,局部静脉炎2例,液体外渗4例,套管堵塞8例.结论 静脉留置针逐步取代了头皮钢针,减少患者痛苦,总结正确的护理方法,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岳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胰腺炎68例病因及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厦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方法,探讨慢性胰腺炎的病因.结果 本组6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7例,手术治疗61例,其中胰管减压术53例,胰腺切除术8例;术后出现胆瘘1例;胃失迟缓综合征1例;65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住院时间6~21d,平均12.4d;3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4.4%.结论 慢性胰腺炎临床较为常见,诱发因素较多,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郭晓霞;乔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从高浓度琼脂糖凝胶中纯化DNA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 建立从高浓度琼脂糖凝胶中有效、快速回收DNA片段的方法.方法 从3%的琼脂糖凝胶中切出含有目的DNA片段的等体积胶块,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放入-20℃冷冻30min,对照组4℃放置,纯化各组DNA,PCR扩增后电泳.结果 实验组溶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CR扩增后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DNA条带明亮且整齐.结论 高浓度琼脂糖凝胶冷冻后有利于快速、高效回收DNA片段,且方法简单,回收率高.

    作者:孙娜;付桂莲;王起来;王华;高丽君;夏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的应用及体会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护理人员获得有效信息进行护理活动的基础.经过20余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深深体会到护理人员在协调好护患关系中,除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外,更需要掌握并应用沟通的技巧.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曹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目的 主要针对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进行探讨,并且结合急性肠梗阻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的方法是对以往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回顾性分析,主要进行回顾分析的对象是2005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结直肠癌并且合并急性肠梗塞的65例患者,在总结这65例患者资料的基础上,对实际临床手术的特点和相关方式进行总结,并且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分析,后加以汇总.将这65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未进行灌肠治疗,为未灌肠组,另外一组为灌肠组.结果 针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进行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65例患者中,经过手术治疗,有60例患者手术成功,并且已经出院,总效率高达92.3%,另外5例患者由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出现死亡,其死亡率为7.7%,在已死亡的5名患者中,具体的死亡原因因患者本身的情况而定,其中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心肌梗死等.其中灌肠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未灌肠组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运用手术治疗,在临床上,运用一期肿瘤切除术以及吻合手术治疗,在实际的临床上,安全系数较高,所以在临床上应用率也是居高不下.而且运用灌肠治疗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

    作者:韦文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HMGB1与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关系及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在白血病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24h、48h、72h、96h诱导后HMGB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HL-60在经全反式雄甲酸诱导向粒系分化的同时,HMGB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随时间的延长呈降低的趋势.结论 与在实体瘤中相比,HMGB1在白血病中同样高表达,且其表达程度与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作者:张文;宋冠华;张之勇;韦若颍;潘素飞;史露露;毕可红;姜国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解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目的 发现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使患者尽快恢复出院.方法 在本院选取30名负责骨外科护理的人员,将其分为等人数的两组,其中一组工作经验在4年以上,并且上岗前受过专业培训,组员高学历为本科;另一组工作经验不足3年,并且上岗前未接受专业培训.统计两组护理人员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差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P<0.05即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的满意率高达80%,而对未经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不到60%.结论 骨外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可以解决,医护人员的素质在解决该类不安全因素上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讲指的是医护人员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方法等会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有着现实意义.

    作者:吕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关系

    目的 探讨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关系.方法 从生理病理上认识颈椎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颈椎生理曲度存在的重要性.结果 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关联重大,贯穿颈椎病的始终.结论 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是颈椎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基础,关系十分密切.临床值得重视.

    作者:嘉士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认识程度及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情况,并探索在大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通过专题讲座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但对性行为的正确认识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要注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道德观念,教育方式还有待多样化、持续性.

    作者:吴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与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情绪焦虑水平和载脂蛋白ApoE基因多态性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11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CHD)患者,设其中55例伴有焦虑情绪的患者观察组,其余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同时测定血脂含量,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法、琼脂凝胶电泳法与PCR扩增技术测定分析研究对象的载脂蛋白基因;采用焦虑量表(HAMA)评定所有患者的情绪焦虑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载脂蛋白E基因测定结果与情绪焦虑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D患者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患者的HAMA评分、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HD患者情绪焦虑水平和载脂蛋白ApoE基因多态性之间有着密切联系,ApoE-ε4等位基因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

    作者:刘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研究综述

    构建和完善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事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健康城市”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应急体系仍显薄弱.因此,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各级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围绕我国公共卫生长期需求,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作者:赵红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输液管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过去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肾脏损害为主伴有全身多系统多脏器损伤的急性传染病,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损害、血管内皮肿胀变性,重者管壁可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和破裂崩解[1].典型的临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五期经过为特征.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其中低血压休克期是病情发展中较为严重的阶段,此期患者的渗出体征尤为突出,出血倾向明显,常常合并DIC和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由于血管广泛严重损害,血浆大量渗出,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此类患者的抢救,关键的就是输液管理,护士输液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抢救的成败[2].

    作者:路德艳;许娟;杨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拔牙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腔焦虑症患者拔牙时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寻求简便、有效的改善拔牙时患者焦虑情绪的方法.方法 将在我牙防所拔牙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拔牙前1h与拔牙前5min的焦虑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拔牙前1h的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5min健康教育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患者拔牙时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玉萍;高雪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500mg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g静脉滴注,bid.两组疗程均为7~14d,GPIS评分≤6分即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用药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比较可缩短用药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群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乳头扁平实施母乳喂养80例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乳头扁平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分娩的80例扁平乳头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乳头手法纠正、吸管喂哺、产后访视等护理干预.结果 80例扁平乳头的初产妇中,吸吮成功77例占96%,其中2例为乙肝母亲拒绝哺乳,另1例乳头扁平无法被有效纠正而失败.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绝大部分扁平乳头产妇均能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对纠正失败的产妇也可以有效地预防乳汁淤积所致的乳腺炎的发生.

    作者:黄智清;包晓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的出院护理指导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临床上泛指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近年来由于对脑卒中的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其急性期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有部分患者残留有运动、言语功能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及其并发症.而住院期间患者很难完全康复,因此,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此,护士给以家庭康复的知识教育,使患者出院后能正确继续治疗和护理,以大限度地减少残疾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作者:褚磊;辛爱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处理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1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全部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结论 严格的适应征选择,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引入,合并症的积极处理是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勇;陈延山;高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跟骨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切口行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1月共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31足(27例),术前根据sanders分类法进行骨折分型,排除部分病例.术中显露距下关节面,以距骨和部分未塌陷的距下关节面为参照,外支架复位恢复距下关节面,恢复跟骨角.结果 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0 9±3.2)月,评分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系统(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1],平均87分.28足正常愈合,3足延迟愈合,无皮缘坏死,无感染病例.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外侧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干扰,且有利于关节面及跟骨外形的复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明军;莫庸;叶华;渝永华;印尼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