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信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护理服务范嗣不断扩大,社会对医疗护理质量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压力日益增加,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被列为职业压力的首位.新生儿室护士长期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处于一种高压状态.
作者:李翠翠;高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经过临床护理观察,局部静脉炎2例,液体外渗4例,套管堵塞8例.结论 静脉留置针逐步取代了头皮钢针,减少患者痛苦,总结正确的护理方法,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岳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主要针对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进行探讨,并且结合急性肠梗阻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的方法是对以往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回顾性分析,主要进行回顾分析的对象是2005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结直肠癌并且合并急性肠梗塞的65例患者,在总结这65例患者资料的基础上,对实际临床手术的特点和相关方式进行总结,并且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分析,后加以汇总.将这65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未进行灌肠治疗,为未灌肠组,另外一组为灌肠组.结果 针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进行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65例患者中,经过手术治疗,有60例患者手术成功,并且已经出院,总效率高达92.3%,另外5例患者由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出现死亡,其死亡率为7.7%,在已死亡的5名患者中,具体的死亡原因因患者本身的情况而定,其中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心肌梗死等.其中灌肠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未灌肠组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运用手术治疗,在临床上,运用一期肿瘤切除术以及吻合手术治疗,在实际的临床上,安全系数较高,所以在临床上应用率也是居高不下.而且运用灌肠治疗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
作者:韦文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发生中耳气压伤的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发生中耳气压伤的48例患者的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气压伤发生的原因有:调压操作不正确的23例,鼻咽部有慢性炎症的12例,上呼吸道感染的6例,不明原因的7例;首次治疗导致中耳气压伤28例,占58.3%;48例耳气压伤患者均发生在升压阶段,主要集中在表压0.03~0.07MP时段.结论 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严格掌握进舱标准、入舱前做好安全宣教和调压动作的示教、治疗时按规范做调压动作和严格执行的操作规程是避免发生中耳气压伤和减少中耳气压伤的主要措施,同时需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尤其是鼻咽部的炎症,预防患者呼吸道感染.
作者:秦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语言是儿童与外界交流,促进身心发育的重要工具.语言在帮助儿童建立概念,指导思维,控制行为方向,帮助记忆,调节情绪等方面发挥着极其广泛的作用.语言障碍要与儿童舌系带过短,唇腭裂,听力损害,声带发育异常区别开来.在排除这些器质性因素以外,采取相应的心理疗法,有明显效果.
作者:周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针灸在慢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慢性头痛患者11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芬必得胶囊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痊愈例数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1年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慢性头痛,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而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护理人员获得有效信息进行护理活动的基础.经过20余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深深体会到护理人员在协调好护患关系中,除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外,更需要掌握并应用沟通的技巧.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曹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和传统开放甲状腺瘤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探讨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76例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腔镜手术组(29人)和传统手术组(47人),分别在腔镜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和在开放手术下行甲状腺瘤切除术.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并发症出现的情况,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 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平均手术时间均比传统手术患者长,而平均出血量和切口满意度均优于传统组患者(P<0.005);传统开放甲状腺瘤手术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机率大于腔镜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两组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甲状腺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和传统开放甲状腺瘤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均有一定的差别,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小.
作者:黄晓群;敖丽君;王玲;饶舒;陆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结核病是当今世界上成年人传染病中的主要杀手,全球有1/3人口已被结核杆菌感染,每年有1%人口被结核菌感染[1].张开洪等[2报道,某院感染科医务人员肺结核患病率为27.4%.本文报道某执业医师在工作中感染结核性胸膜炎1例.1临床资料1.1感染医师资料患者,男,40岁,既往身体健康,在2012年10月 12日医院职工体检中未发现异常指征.1.2暴露源①患者,女,18岁,10月18日入院,于10月22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可见右主支气管开口大量白色坏死物阻塞,纤支镜取样病检提示:镜下见部分为呈慢性炎性改变的粘膜组织,部分为干酪样坏死组织;②患者,男,44岁,10月20日入院,10月29日CT提示:两上肺及左下肺3型肺结核:左下肺空洞形成,两上肺慢性血性播散性肺部改变.被感染医师为2例患者的主治医师.
作者:代文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科护士实行连续性排班模式的效果.方法 根据产科护理工作任务、专科特点和不同年龄、技术职称的护理人员数量,按照整体护理要求科学设计班次,将产科床位及护士各分成2个小组,采用连续性均衡的三班制排班模式,保证每班次两名护士值班且各组1名,新老搭配,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结果 连续性排班模式运行1年来,未发生护理投诉现象,自然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提高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和孕产妇的满意度,使护患关系更融洽.结论 连续性排班模式对孕产妇有益,对提高产科质量建设有利,显示出整体护理效应,值得推广.
作者:李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为贵州地区TUR术后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2月~2012年10月TUR术,在术前、术后24h、48h、72h、及拔除尿管后分别采尿液进行病原菌动态监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60例患者共分离出90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40株(44%),革兰阳性菌30株(33%),真菌20株(23%).术前无尿路感染者,术后拔除尿管后尿培养均未检测出细菌生长.结论 留置导尿所致尿路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感染率较高,不同病原菌敏感药物存在较大差异.建议TUR术前进行尿液病原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马洪贵;石家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结合国外制药企业成功案例与我国医药行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医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利用产品的整体概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提出了产品的整体概念设计在开发核心产品、设计有形产品、重视附加产品三方面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作者:梁安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常规治疗无良好反应,心衰症状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的心衰.心衰合并慢性肺心病时所致的感染及缺氧,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甚至猝死.我科对2010年10月~2012年9月间采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符合1997年全国肺源性心脏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除外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等确诊的46例患者,男27例,女19例,心功能Ⅲ级7例,Ⅳ级9例.1.2方法按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3例和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组(联合组)23例.对照组行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予以吸氧、抗感染护理,纠正机体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状况;然后应用适量利尿剂,洋地黄及扩血管药物,并常规使用酚妥拉明为一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20~40mg、多巴胺20~40mg加入5%葡萄糖24h静脉滴注,并持续2d.然后同一剂量16h/d静滴保持2d;后以此剂量静脉滴注8h/d保持3d,总计7d为一个疗程,共10个疗程.
作者:占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胎盘植入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1例孕晚期胎盘植入手术抢救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 对胎盘植入伴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子宫全切是唯一快速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名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500mg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g静脉滴注,bid.两组疗程均为7~14d,GPIS评分≤6分即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用药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比较可缩短用药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群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找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中91例曾经出现过护理风险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结果 潜在的风险包括跌倒(40.65%)、坠床(26.37%)、舌咬伤(15.38%)、窒息(1318%)、烫伤(4.39%)、护理记录不当(2.19%)等等.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多与本科室所收治的患者的疾病特点有关.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存在许多潜在风险,严格的医护人员培训管理机制能有效的减少这些风险的发生.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17例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10例,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就其临床结果与同期收治的行常规治疗的7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痰菌阴转9例,占90%,对照组5例,占71.4%,阴转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例中,显著吸收率为50%,对照组为28.6%,显著吸收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恶化病例发生,对照组为1例,占14.2%,有统计学差异(P<0 05).观察组失眠、头晕1例,后药物减量后消失.结论 难治性肺结核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在采用抗结核药物一线与二线联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痰菌阴转率,缓解了疾病症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覃松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引起闭经、溢乳、不孕、黄体功能不全、习惯性流产等.但对于HP与妊娠相关的问题,如HP致不孕、流产、合并妊娠后的机制、治疗方式及预后等已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一清;刘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动静脉双途径联合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FOLFOX6,治疗组在相同静脉化疗基础上加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评价治疗后有效率、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1、2年生存率分别为83% (25/30)、80%(24/30)、67%(20/30)(P<0.05),中位生存期20个月.对照组有效率及1、2年生存率分别为53% (16/30)、47%(14/30)、20%(6/30)(P<0.05),中位生存期9个月.2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静脉化疗能发挥互补增益作用,疗效明显提高,并发症无明显增加,是治疗无法切除结直肠肝转移瘤的较好方案.
作者:张世杰;付昕阳;胡长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已婚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方法 对2010年0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孕期检查的1865例孕妇TORCH-IgM抗体测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RCH特异性IgM抗体中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CMV-IgM抗体、HSV-IgM抗体、RV-IgM抗体和TOX-IgM抗体,CMV-IgM抗体阳性率高,TOX-IgM的阳性率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孕妇组TORCH-IgM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适龄孕妇组(P<0.05).结论 高龄是孕妇发生TORCH感染的一个高危因素,应加强高龄孕妇的产前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作者:李月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