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因素探讨

蒋聚洪;黄空;缪剑丹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脑膨出, CT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例手术中急性脑膨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形成的可能因素.结果手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严重的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多发伤合并低血压、晚期脑疝以及脑干损伤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因素.标准大骨瓣清除颅内血肿、减压,缓慢降低颅内压、手术中过度换气、使用脱水剂、麻醉配合、术中CT等是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有比较好的疗效.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术后乳糜漏1例报道

    患者,女,63岁,因发现左侧乳腺包块20d入院.入院前20d无意中发现左侧乳腺约2.0cm 的包块,未感疼痛及不适,自行服用抗生素几天无效,于2002年4月8日行彩超检查提示左侧乳腺内上象限紧邻乳头1.7cm×1.6cm不规则减弱回声包块,另在乳房内上象限探及一弱回声结节0.7cm×0.6cm血流异常,于4月18 日行细针吸细胞学检查涂片见较多腺上皮细胞,核大小不一,有异型性,属核异质细胞.

    作者:朱长康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适应新形势加强医院管理学研究

    医疗卫生事业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业,医院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改革发展也倍受社会关注、百姓瞩目.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市场将逐步向全球开放,医疗体制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入.医院自身乃至医院的管理模式都要与国际接轨,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接轨,这给医院管理者们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它要求医院管理者必须从医疗市场竞争入手,不断探索医院的经营战略、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由此医院管理学的研究重要性日益显现.

    作者:李景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慢性酒精中毒者额叶结构变化的研究进展

    长期大量饮酒能引起神经系统广泛的病变,其中额叶病变是慢性酒精中毒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一个突出特征.本文就慢性酒精中毒者额叶结构变化在神经影像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慢性酒精中毒者的诊治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李秀均;邓世雄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疑难恶性血液病肺部表现的诊断体会

    为了提高对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与肺脏关系的认识,我们回顾性分析一组疑难恶性血液病的肺部表现,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雪漫;冉梅;王平飞;李红兵;王廷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46例头颈部炎性淋巴结的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体会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AN)对头颈部炎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分析146例头颈部炎性淋巴结的细针吸取细胞学切片,并用组织学作对照.结果 146例头颈部炎性淋巴结的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中,定性诊断准确率99.3%;分类诊断准确率:化脓性炎为40/43、反应性增生为50/52、结核性淋巴结炎为41/45、坏死性淋巴结炎为3/4、肺吸虫病为2/2.结论在头颈部炎性淋巴结的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中,只要做到选准部位、正确操作、然后进行仔细的镜下观察,就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分类诊断.其中仔细的镜下观察对分类诊断非常重要,误诊多与观察不够仔细有关.

    作者:唐应成;梁利斌;杨瑞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关节镜下外-内法修复半月板损伤23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的效果.方法应用关节外-内技术对23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结果术后1~56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关节绞锁症状消失.结论结合导针、钢线的关节镜下半月板外-内缝合技术是治疗半月板损伤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瑞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FHIT基因结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认识,发现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且牵涉到多重基因事件的复杂过程.在某些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疾病中,其恶性过程被认为是解除了基因管制的染色体易位和倒置先激发而终导致肿瘤发生的.失去基因管制的基因功能改变可能包括:致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功能丧失以及一些修饰基因功能改变等等.而抑癌基因的缺失其活化方式包括:突变、缺失、移位、重排、扩增、高表达等[1].自从1996年Ohta等[2]利用外显子捕获法发现了定位在3P14.2的FHIT基因以来,经过几年的研究,对认为FHIT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积累了一些证据.在进一步认清FHIT基因本质的基础上,本文将结合一些关于FHIT基因分子生物学的新近发现,对FHIT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临床的实践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生军;张才全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可必特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雾化吸入以观察其疗效.方法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抗病毒、吸氧、止咳镇静等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雾化吸入并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住院过程中止咳天数、平喘天数、哮鸣音消失天数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都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可必特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毛惠丽;焦常海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86例肌钙蛋白T和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肌钙蛋白T(TnT)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86例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的UA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其TnT是否阳性分成TnT阳性组(29例),TnT阴性组(57例).详细分析其CRP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 TnT阳性组CRP水平显著高于TnT阴性组,TnT阳性组复杂病变(B2/C型)占82.8%,TnT阴性组占43.9%;冠脉前向血流小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2级的分别占27.6%和5.3%;冠脉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4.1%和5.3%.以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斑块破裂及在此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是UA患者TnT阳性的主要原因,TnT阳性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TnT阴性患者,且CRP与TnT呈正的直线相关(γ=0.459,P<0.01).

    作者:张朝霞;王立峰;张彦周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构建医院服务文化打造医院服务品牌

    医院文化是继企业文化之后,近几年在我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经营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其对内起着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对外提升医院品牌.有学者说过:医院与医院之间,相似的是物质和技术,不同的是人才和文化.医院文化之间的竞争已成为医疗市场竞争的核心力.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医疗活动和管理实践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他涵盖了医院在管理、服务、质量、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近几年来,我院以提高服务品质为宗旨,以强化医院服务文化为载体的管理着手,将无形的文化内涵、渗透到有形的服务工作中,打造了医疗服务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市场.

    作者:杨瑞雪;朱耀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人类胚胎冻贮的研究进展

    人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及卵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胚胎冻贮的研究.1983年Trounson等[1]首次报道冻贮人类胚胎获得成功,随后,各种冷冻方法及冷冻保护剂被相继运用到胚胎冷冻中,现对胚胎冷冻的原理、冷冻保护剂、冷冻方法、冷冻胚胎的辅助孵化和共培养及冷冻胚胎的移植等综述如下.

    作者:鲁栋梁;陈在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Toll样受体研究进展与临床免疫

    宿主具有先天的识别入侵的病原体并对其产生防御反应的能力,这也是宿主生存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对这类固有性反应的研究进展很快,这些进展大多围绕着随着具识别保存及记忆病原学相关分子成分的复合受体--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家族.目前已知的有10种TLR,每种可识别不同的病原体相关成分.通过TLR进行的信号传递可被非特异免疫系统选择性地接收,包括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活性及某些前炎症因子等.

    作者:金生;张大志;陈压西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9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方法调查了1999年11月~2002年12月两院血液科、肿瘤内科住院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93例.结果 193例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病率16.58%,感染的部位呼吸道常见,其次为口腔和胃肠道.结论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白细胞减少、骨髓受抑、反复化疗及多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作者:余慧青;刘建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米氮平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将5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阿米替林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体评定量表(CGI-SI)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 结果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总体疗效相似,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米氮平组治疗第一周就起效.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HAMD量表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米氮平组的不良反应少于阿米替林组.结论米氮平和阿米替林对抑郁症临床疗效相似,但米氮平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

    作者:聂文燕;陈伟;王轶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老年三原发癌1例

    患者,男,72岁,因反复咳嗽、咯血1个月余来我院就诊,X线胸部平片及CT检查发现右肺门块影,密度增高不均,边界毛糙,模糊无分叶,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纤维支气管镜取活检证明为未分化癌.临床分期为T2N2M0,因无法手术切除,采用同步放化疗,放射治疗采用前后对穿大野,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双侧纵隔淋巴引流区,常规分割,每次2.0Gy,每周5次,先大野照射剂量(TD):38Gy/19次/4周,然后改侧野避开脊髓加量至剂量(TD):50Gy,后缩小野加量至66Gy;同步采用去甲长春碱协同治疗:每周第1、4天予6mg/m2加入等渗盐水100ml静脉滴注.放射治疗结束后采用MVP方案化疗4个疗程,每3周1次.

    作者:朱宇熹;王昱;黄孝娟;陈绪元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内的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在环上的后纵韧带组织向椎管内或椎间盘的后外侧突出,压迫附近的脊神经,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腰腿痛常见的原因.目前国内强调先采用非手术治疗.我科对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内服中药,局部外敷药膏,骨盆牵引,针刺、推拿等方法综合治疗以及相应护理措施.通过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胸膜活检术联合胸膜刷检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胸膜活检和胸膜刷检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40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例行胸膜活检、胸膜刷检和胸水细胞学检查,比较各种方法和组合对肿瘤细胞的阳性率.结果单项检测阳性率以胸膜刷检高(77.5%),高于胸水细胞学检查(62.5%),但两者相差无显著性(χ2=2.14,P>0.05);高于胸膜活检(52.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 5.49,P<0.05).联合胸膜活检和胸膜刷检,阳性率提高为82.5%,与细胞学和胸膜活检相比有显著差异(χ2分别为4.01和8.21,P分别<0.05和0.01);与胸膜刷检相比阳性率虽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如3种方法联合应用,阳性率为90.0%.结论胸膜活检和胸膜刷检联合应用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绍修;项秀雯;安维哨;陈绍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阿希米治疗细菌性阴道炎127例疗效观察

    应用清华源兴纳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医用纳米银产品--阿希米栓.方法:患者睡前先用清水清洗外阴后,再用抗菌器将纳米银药片推入阴道深部,每晚1枚,连用6d.完成治疗3d后来院复查白带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期间暂忌房事.

    作者:王渝南;李雪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区病理改变.方法采用Zeiss OCT 3 A黄斑区扫描程序,对观察组21例36只眼,以视物变形、变暗,复视,近期视力下降为主诉症状的高度近视患者,以及对照组11例21只眼为无主诉症状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病例的眼轴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主诉症状组:主要表现为黄斑裂孔2例2只眼,玻璃体后脱离3例4只眼,视网膜前膜2例2只眼,视网膜劈裂2例3只眼,黄斑区视网膜浅脱(局限性色素上皮脱离和局限性神经上皮层脱离)5例7只眼,黄斑区CNV4例6只眼,视网膜玻璃体黏连2例2只眼,眼底后极部OCT扫描异常率为86.3%,未发现异常者2例4只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以及矫正视力与黄斑区异常OCT表现直接相关.而FFA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者为14例22只眼,异常率仅为26.3%.无主诉症状组:仅有1例1只眼见黄斑颞侧视网膜前膜.结论建议对高度近视患者定期采用OCT检测将有助于黄斑病变的早期诊断、选择手术方式以及随访.

    作者:孟晓红;阴正勤;王一;张敏芳;李世迎;杨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诱导痰的操作方法及其在哮喘中的应用

    1992年Pin等[1]第一次报道了诱导痰的方法.近年来,诱导痰的方法日趋标准化和多样化,因诱导痰技术具有简便、安全、无创的优点,已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支气管哮喘方面.本文综述了诱导痰的操作方法及其在哮喘中的应用.

    作者:王彦;林强;王长征;林科雄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