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琪;叶尔波力木尔扎拜;李晓陵;栾金红;周国兴;尹志伟;王丰
目的 探究分析甲状腺肿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40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 0%,观察组40例患者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术后随访1a,对照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7.5%,观察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10.0%,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能够大大的提高治愈率,然复发率较高,结合保守治疗更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汤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4月~11月入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段)活动期患者48例,每晚临睡前,以直肠滴入法灌入中药,观察其疗效.结果 48例患者中,显效18例,好转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5.4%:其中中药灌肠保留时间>10h临症改善(P<0 01)优于中药灌肠保留时间4~1 0h(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其中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明显.
作者:谷敏;赵海音;郑蔚;吴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的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的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4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分为两个组,实验组21例患者给予PVB方案化疗2个疗程,在化疗结束后的2~4w依据评测的结果进行手术治疗+放疗;对照组则将21例患者直接进行手术+化疗;然后比较两组癌块消失的情况、术后的病理以及并发症这方面的差异.结果 21例患者在进行了NACT有效率88.20%(18/21);术后的病理示淋巴结阳性率和阴道的切缘阳性率以及宫旁累积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也有着明显;两组的并发症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NACT能缩小局部的晚期宫颈癌的癌块体积,增加了手术切除率和降低了淋巴结阳性率,从来减少了一些不良因素,提高了患者的寿命.
作者:张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寻找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理想方案.方法 本组病例15例,成釉细胞瘤9例,下颌骨角化囊肿3例,牙龈癌术后二期修复2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有放疗史1例,使用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因肿瘤手术引起的术后缺损,分析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适应症及手术操作要点.结果 14例患者创口一期愈合,另1例为创口二期愈合,术后3月,6月,线状透光阴影减低,线状阴影逐渐变模糊,可见骨小梁,骨质密度开始逐渐增高,1a复查骨小梁纹理清楚,下颌骨的连续性得以恢复,肿瘤来见复发,开口度基本正常,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使用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是下颌骨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之一,但术前要严格适应症,受植区感染、瘢痕及有放疗史非绝对禁忌症,但术前应结合全身营养状况等因素慎重考虑,如二期修复可在受植床非感染下进行.手术中坚固内固定极为重要.
作者:冼淡;陈巨峰;王磊;李金;莫础嘉;劳均平;李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脑出血院前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脑出血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现场处理,重视搬运技术及运输途中的安全及护理减少了脑出血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病情平稳后转入医院治疗,无1例院前死亡.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oα-细辛脑注射液在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27例;治疗组予热毒宁0.6~0.8ml/kg/d,1次/d,α-细辛脑0.5~1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子病毒唑针10mg/kg,d与氨茶碱针4mg/kg联合静脉滴注2次/d..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87.5%、12.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2.9%、22.2%,总有效率8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与α-细辛脑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优于病毒唑针与氨茶碱针组.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中风防治验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80例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风防治验方;对照组4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等变化情况,进而对中风防治验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的积分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90%;对照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6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40例患者中医症候的临床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医症候的临床总有效率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 中风防治验方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中医症状、体征,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肯定,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著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探讨护士礼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将护士的言谈举止应用于迎送患者出入院、询问病史、收集资料、护理查房、护理操作等各项临床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士礼仪是尊重患者的体现,不仅能够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还能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蒋彩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腭裂修补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很多,笔者遇见成人腭裂修补术后出现突发呼吸困难窒息1例,病历摘要患者女,22岁,患者父亲代诉患者出生后家人发现其上腭裂开,查体可见一约“v”型裂隙从悬雍垂至前牙床.发音不清,哭闹时鼻音较重.因当时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未能早期手术本次入住我院要求手术,术前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出凝血时间、乙肝两对半、心电图、胸片均正常.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
作者:赵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想要保证其更好的实施,务必要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工作改革步伐,切实做好和改善避孕药具生产、供应、发放、宣传、管理工作、提高避孕药具知识、提高避孕药具利用率,才能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沈叶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并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盆腔炎性包块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每组各75例,其中开腹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体温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 7%,0.0%;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较于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操作简便,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显著降低,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为检验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同时帮助教师提高命题能力,为题库更新提供科学依据,对卫生统计学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此次考试平均分偏低,成绩分布比较集中.试题难度适中,试卷信度尚可.主观题质量较好,客观题需要大力改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卫生统计学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提高科学命题的能力,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检验及反拨作用.
作者:裴金晶;赵玉玲;聂立华;蔡纳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52例难活性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并观察术后患者的视力、前房、眼压、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 a平均眼压控制正常范围,无视力下降者,形成功能性的Ⅰ级和Ⅱ级滤过泡共46眼,占88.5%;Ⅲ级滤过泡4眼,占7 7%;Ⅳ级滤过泡2眼,占3.8%.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能够长期有效的控制眼压,术后并发症少、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赵屹华;吕萍;金齐;周克俭;许雪玲;张小年;齐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年来我国儿科临床医学发展迅速,机械通气在新生儿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感染,而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则是发生率较高的疾病,VAP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和不良顸后.本文对近年来新生儿VAP在诊断标准、流行病学与病原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预防及护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求更好地防治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作者:孟宪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院的消毒供应室肩负着为医院各科室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艰巨任务,消毒灭菌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这不仅关乎医院的医护质量声誉,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强化消毒供应室的消毒灭菌效果十分重要,而进行消毒灭菌监测是对消毒效果进行检验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就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进行论述,通过采用化学检测、生物检测、B-D试验指示图等手段进行灭菌监测,从而达到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
作者:尹双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佛波酯(TPA)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体外黏附模型观察和检测TPA对细胞黏附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黏附分子ICAM、EGFR、以及整合素αv、β1、β5等的表达情况,研究TPA对MDA-MB-231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 从体外细胞黏附实验结果发现,100 ng/mL TPA处理90 min后,对细胞同质黏附、异质黏附和异嗜性黏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MDA-MB-231同种细胞间的黏附减弱(P<0.05),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 UVECs)和Matrigel的黏附作用也显著减弱(P<0.01).Westem blotting分析结果提示,100 ng/mL TPA作用细胞可诱导MDA-MB-231细胞ICAM、整合素β5表达水平减弱,整合素αv表达略微增强,而对EGFR和整合素β1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PKC激活剂佛波酯可抑制肿瘤细胞间的同质黏附、异质黏附和异嗜性黏附能力,TPA对细胞黏附的抑制作用可能与ICAM、整合素β5的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高建莉;贺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6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而对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30例患者,2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患者,9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7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中药灌肠对盆腔炎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且不易复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介绍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软件的功能.
作者:常立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阿奇霉素对于患有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月儿科收治的患有小儿呼吸道感染的68例患儿平均且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在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每天使用10mg/kg的阿奇霉素,连续使用该药物1w左右.对照组患儿正常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治疗1w后的效果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对结果做记录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经治疗后病情出现好转的患儿有31例(占91.2%),出现并发症的患儿有3例(占8.8%);对照组在治疗后病情出现好转的患儿有26例(占76.5%),出现并发症的患儿有2例(占5.9%).对两组患儿的有效治疗率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阿奇霉素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上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且使用安全,并发症少,是临床上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药物.
作者:农雄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价采取干预措施后的控制效果.方法 确定外一科(普外)、外二科(脑外和骨科)的手术患者作为监测对象,分2个监测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了解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本阶段的感染率,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如手术患者在门诊做好术前准备以缩短术前住院时间,规范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无菌技术操作,将手术医生的操作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后反馈给手术者等进行干预.第二阶段评价采取相应措施后切口感染控制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 2个阶段共监测手术2304例次,手术部位感染58例次,手术部位总感染率为2.5%,干预前后分别为3.2%及 1.6%,两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手术部位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能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志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