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林;蒋建军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生的,由非运动性脑损伤所致的中枢运动障碍及姿态异常为特征的综合征,是儿童时期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治疗较困难[1].我科以高压氧作为婴儿脑瘫的主要辅助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晓玲;彭美姣;韦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MSCT征象及低剂量扫描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本院2008.7~2012.6收治的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0例的低剂量扫描MSCT征象.结果 30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6例;硬膜下出血(SDH) 18例;脑实质出血(IPH) 16例,单部位脑出血11例,多部位脑出血19例.单叶或多叶弥漫性脑水肿8例.梗阻性脑积水6例.结论 MSCT征象能准确显示迟发性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占位效应及颅内其他并发征象,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低剂量扫描能做到射线应用的正当化及优化原则.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德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我国的医疗市场越来越开放,市场竞争的发展越来越规范化和理性化,使得各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化.医院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优势,就务必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作为医院的经营决策者应该深深体会到:技术是平台;服务是过程;竞争是动力;文化才是源泉[1].本文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浅淡如何建设好新时期医院品牌文化建设.
作者:任洪军;石移;金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新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离退休老干部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的双高期,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医务人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做好医疗保健工作,努力为老干部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以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医院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将静脉复合麻醉(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总体效果情况,在确保麻醉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以及整体生命质量.方法 对我院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的16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的总体临床资料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与患者诱导前MAP、HR、R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除小儿的血氧饱和度以及RR情况以外(P>0.05),其手术完毕之后MAP以及HP指标均明显高于诱导之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对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来说,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的静脉性复合麻醉方式具有安全实用的效果,值得大范围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阳志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的敏感状况.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呼吸道深部痰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按照试验结果进行用药.结果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46株(53.5%),革兰氏阳性35株(40.7%),真菌较少(5.8%).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真菌一般为白色念株菌、热带念株菌.86例患者中,75例治愈,8例显效,无效3例,治愈率87.2%,有效率96.5%.结论 查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并依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素,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季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400例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探索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医用统计学方法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记录与操作.结果 临床观察数据分析可知,本次实验,R组患者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数据显示明显不如S组中的结果(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患者的离床时间也明显比R组(P<0.05)的时间短.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应用效果比单纯丙泊酚用药的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优越,是很好的临床麻醉用药.
作者:李浩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一种罕见疾病,大约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0.5%左右,多发生于50~60岁绝经女性[1].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症状、体征常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仅约4%能够在术前诊断,且预后较差,5a生存率在21~57%左右[2].我院于2012年12月5日收治l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迎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降低误诊率,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9例急性阑尾炎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原因.结果 阑尾炎误诊19例,误诊率4.52%.结论 对阑尾炎的症状,体征及临床鉴别诊断缺乏足够认识,只有在思想上给予重视,对阑尾炎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全面的查体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才能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陈方;吴铎;杨平;彭涛;梁堃;兰勇;杜晓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应用TCD(Transcranial Doppler)监测5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大脑中动脉(MCA)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对两组数据结合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大多发生脑血管痉挛,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中重型颅脑损伤后1~3d开始出现血管痉挛、7d左右达到高峰期、l4d以后逐渐消退,伤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管痉挛程度也有差异,且血管痉挛的恢复要晚于影像学上的恢复时间.结论 TCD检查发现中重型颅脑损伤后的脑血管痉挛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弥补单一依靠影像学的不足,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冯磊;王茂德;于祎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9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150 mg/d,1次/d,治疗组阿司匹林联合高压氧治疗,4w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协同治疗作用,两者合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关亚芬;陈立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内科护理学课程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现代护理观和整体护理实践都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独立判断、独立决策和独立执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作者:夏继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腭裂修补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很多,笔者遇见成人腭裂修补术后出现突发呼吸困难窒息1例,病历摘要患者女,22岁,患者父亲代诉患者出生后家人发现其上腭裂开,查体可见一约“v”型裂隙从悬雍垂至前牙床.发音不清,哭闹时鼻音较重.因当时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未能早期手术本次入住我院要求手术,术前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出凝血时间、乙肝两对半、心电图、胸片均正常.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
作者:赵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素在胸腹水染色体制备中的作用,以便用于辅助临床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水.方法 184例胸腹水染色体采用细胞遗传学培养基的制作方法,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其中48例加入肝素,136例未加肝素.结果 48例加入了肝素的染色体培养基均无分裂相,未加肝素的培养基136例均获良好分裂相.结论 肝素在胸腹水染色体培养基制备中,可以使白细胞发生凝固而影响细胞的分裂,使分裂相减少或无分裂相生成,所以在染色体培养基的制作过程中不建议使用肝素
作者:陈方;邱瑞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临床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抽选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再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10mg雷贝拉唑,1次/d,晨服;对照组患者给予20mg奥美拉唑,1次/d,晨服.疗程为1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w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如泛酸、腹痛等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3w后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采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均有效且安全,但是雷贝拉唑起效时间短,治疗的效果相比于奥美拉唑更加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红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不同服用方法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0~18周妊娠临床效果的差别.方法 选择妊娠10~18w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的孕妇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药方式:米非司酮200mg第1d空腹顿服,笫3d早晨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600u g.观察组给药方式:米非司酮25mg口服3/d(首剂加倍,即第一次口服50mg),总量200mg,第3d早晨服完后一次米非司酮1h后顿服米索前列醇600u g.观察用药后宫缩开始时间、胎儿排出时间、引产成功率、阴道出血情况及胎盘、胎膜残留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宫缩开始时间、胎儿排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并发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流产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成功率分别为两组分别为90.2%和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小剂量分次给药终止10~18w妊娠,可以明显缩短用药后宫缩开始时间和胎儿排出时间,提高完全流产率,且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英;赵小辉;杜晓丽;张士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74例作为研究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内科正规溶栓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0min、60min及90min时的心电图,在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46%(22)和91.89%(34);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43%(12)和64.86%(2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心电图及心肌酶对比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尿激酶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相较于单纯的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有着显著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特点、鼻内镜下的治疗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后鼻孔息肉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后鼻孔息肉中起源于上颌窦有28例,起源于蝶窦有3例,起源于中鼻甲的有4例.35例均经鼻内镜手术,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a~7a,无复发.结论 后鼻孔息肉多源于上颌窦,也可源于蝶窦、中鼻甲等部位.鼻内镜手术为治疗后鼻孔息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赵李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中医的方法,对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探讨其预防效果和医药价值.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12月入住本院的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56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有患者28例,在实验组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对高血压病的分级治疗,在对照组采取西医的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效果、撤药综合征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效果类似,并且P>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撤药后没有出现类似面部潮红、头晕目眩、心跳加速以及抑郁等撤药综合征,而对照组在撤药之后,出现1例心跳加速,2例面部潮红,8例血压飙升等情况,实验组治疗费应比对照组低,病患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并且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中医的方法对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罗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人才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文章针对目前医学教育中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和条件等方面,对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与素质培养并重的分模块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作者:徐媛媛;栾建国;郝彩玲;苏幼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