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减少各种医患纠纷

金素芬

关键词:医务人员, 综合素质, 医院职工, 医患纠纷, 门诊部, 综合分析, 医院之间, 医院领导, 人的因素, 病人, 满意度, 护士长, 责任, 患者, 措施
摘要:患者与医院之间发生的纠纷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既有院方的因素,也有病人的因素,但医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怎样提高医院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加病人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已成为医院领导至关重要的任务.作者任门诊部护士长多年,综合分析门诊部发生医患纠纷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以下相关措施,以供同道参考.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语言交流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语言交流在心理护理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临床护理中,如何根据病人的心理活动进行语言交流,解除心理负担,摆脱不良因素的干扰,处于佳心理状态.作者认为,护理人员首先应了解患者有以下不同的心理活动.

    作者:皮远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浆凝集试验在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的鉴别试验.方法采用芽管形成试验和厚膜孢子试验对试验菌株进行鉴定[1],再对鉴定过的试验菌株分别进行血浆(包括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玻片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结果 91株白色念珠菌中,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玻片凝集试验的阳性率均为97.8%,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阴性;67株非白色念珠菌中,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玻片凝集试验的阳性率均为10.4%,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阴性.结论血浆玻片凝集试验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的鉴别试验之一,该方法的敏感度高(97.8%),特异性好(89.6%),诊断正确率高(94.3%),诊断指数为187.4%.

    作者:谢敬;王大相;陈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双侧髋关节前脱位并左股骨颈骨折救治1例

    双侧髋关节同时发生创伤性前脱位并一侧股骨颈骨折极为罕见,我科救治1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范启元;王大维;沈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由美国Affymetrix公司首先开发,在短短数年中,芯片技术进步迅速,并呈现发现高峰.所谓生物芯片是由固定于不同种类支持介质上的高密度的寡核苷酸分子、基因片段或多肽分子的微阵列组成,其中每个分子的位置及序列为已知,当荧光标记的靶分子与芯片上的探针分子结合后,可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或电荷耦联摄影像机(CCD)对荧光信号强弱的检测而判断样本中的靶分子数量,以实现对化合物、核酸、蛋白质、细胞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和大信息量的筛检,其特点是高度平行性、多样性、微型化和自动化[1].

    作者:刘同华;杨长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索胃癌组织中端粒酶可能的激活途径.方法利用Boehringer Mannhei公司Telomerase PCR-ELISA Kit测量端粒酶活性;利用RT-PCR ELISA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表达水平.共检测了84例胃癌及其相关性的组织标本.统计分析利用STATISTICA/W5.0软件进行.结果周期蛋白D1异常高表达在胃良性疾病、胃癌前期病变和胃癌组织中均可检出.而端粒酶活性仅在胃癌前期病变和胃癌组织中检出.胃癌前期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周期蛋白D1表达程度明显正相关(r=0.713,P<0.05,n=50).结论至少在胃癌组织中周期蛋白D1异常高表达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一个途径.

    作者:周来新;徐迪雄;汪小平;陈兵;杨仕明;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自制显影管用于脑出血穿刺的准确定位

    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微创穿刺治疗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手段.我科自制一种显影管用于脑出血穿刺的定位,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剑波;余政;田劲;邓超;王良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体外正常成人肝细胞分离培养的经验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性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和疫苗研制提供接近自然状态的理想细胞模型.方法体外二步灌流法分离正常成人肝细胞并用1640培养液维持培养1个月以上.结果分离较多量正常成人肝细胞可在体外存活1个月以上.结论正常成人肝细胞可在体外被分离培养以供各种肝病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马巧玉;郝飞;王宇明;宋志强;刘国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例严重复合伤致术中心跳骤停3次抢救成功的体会

    我院曾遇1例严重复合伤致术中心跳骤停3次抢救成功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晓锋;唐延先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998~2002年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1998~2002年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消耗品种和金额进行归类统计,并结合文献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02年我院喹诺酮类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我国喹诺酮类药物的市场将扩大,制药行业应加大研发新型喹诺酮类药的力度.

    作者:蒙华;陈庆宪;田小芹;黄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65例肝硬化患者合并肝肺综合征的护理

    1977年Kennedy等[1]首先提出肝肺综合征(HPS)的概念,1989年著名肝病学家Sherlock正式沿用HPS这一诊断名称,现已普遍应用.肝肺综合征是终末期肝脏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其发病率低,病死率高,如何护理此类患者,已成为护理工作中新的知识领域.本文对我院65例肝肺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希望能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叶亚平;杨梅;向国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右冠状动脉左室瘘并发右冠状动脉重度扩张及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患者,男,41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伴双下肢水肿3月余入院.患者于1988年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当时无任何症状,未行进一步诊断治疗.1989年行造影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左室瘘.2001年11月后患者多次出现发热,并出现劳力性心悸气促.2002年1月25日,患者突然出现左上腹剧痛,后又出现右下肢痛及右下小趾肿痛、发紫,均未行治疗,后自行缓解、消失.在当地医院行CT、心脏彩超及血培养等检查,诊断为右冠状动脉左室瘘、感染性心内膜炎、脾梗塞、房缺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

    作者:程伟;肖颖彬;陈林;陈柏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非着力部位无骨折性急性硬膜外血肿致突发脑疝1例

    患者,男,35岁.因2m高处坠落,左侧头部着地受伤出血30min入院.伤后有短暂昏迷史.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正常,BP141/90mm Hg(1mm Hg=0.133kPa),扶入,神志清楚,问答切题,能按吩咐动作,左颞部见10cm横形创口,创口下未见颅骨骨折.右瞳略大于左侧,光反射灵敏,脑膜刺激征(-).胸腹未及合并伤,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反射.

    作者:刘智;兰佩钦;杨文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本文通过术后吗啡单次硬膜外镇痛与吗啡+布比卡因+氟哌利多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应用,对比观察了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旨在评估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小枫;房秀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关于免疫组化假阴性或假阳性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探讨导致免疫组化假阴性或假阳性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5~2002年间,本科室应用S-P所做的6 769例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组织固定、抗体质量、染色方法及标记失误等因素导致假阴性15例,而切片不良、反常表达及标记失误所致假阳性3例.结论免疫组化假阴性或假阳性发生的原因与组织固定、切片质量、染色方法、抗体质量、病理医生的经验等因素有关.

    作者:张代奎;李进;刘永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螺旋藻胶囊、复方丹参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和肠易激综合征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临床常见病,患者常同患此二病,治疗方法也不统一,疗效亦欠佳,其临床症状长期迁延不愈,病程常较长,部分患者因此而痛苦不堪.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螺旋藻胶囊、复方丹参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扬兵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重庆地区机关干部中脂肪肝的调查报告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机关干部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与其相关因素.方法 2001~2002年697例重庆市机关干部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包括腹部B超检查、血脂、血糖和肝功能试验等测定.结果 697例中检出脂肪肝157例占22.53%,其中男144例占受检男性27.32%,女13例占受检女性7.65%.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χ2=28.52,P<0.01);年龄以40~50岁和50~60岁两组中检出率为高,各为30.91%和33.51%;脂肪肝组中高脂血症和血糖升高者较非脂肪肝组明显增多(χ2各为63.10%和34.66%;P均<0.01);脂肪肝组中69例(43.94%)ALT或AST升高,但其水平均低于120IU/L;脂肪肝组BMI>24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χ2=27.60,P<0.01).结论重庆地区机关干部中脂肪肝的患病率较北京、上海、天津为高,较扬州市略低.进一步证实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有关.

    作者:程朝英;王莎;雷鹰;赵织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685例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体会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可使护士评估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恐惧情绪.我院手术室从1999年开始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作者从1999年2月~2002年1月,已对685例患者实施了术前访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胡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Dieulafoy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内镜诊断,并比较内镜下两种治疗方法对Dieulafoy病的疗效.方法将25例诊断为Dieulafoy病的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止血夹(n=13)和药物注射(n=12)进行镜下止血治疗.结果止血夹组和药物注射组的及时止血成功率分别为100%和66.7%,1周内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和33.3%,急诊手术率分别为0和25%.夹子即时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药物注射组(P<0.05),1周内再出血发生率和急诊手术率均低于药物注射组.结论内镜检查是确诊Dieulafoy病的重要方法,夹子结扎出血治疗效果肯定,方法简便,恰当使用能避免手术.

    作者:兰春慧;陈东风;彭安国;闫庆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胃粘膜线粒体DNA核内整合与bcl-2和bax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线粒体DNA核内整合与bcl-2 和bax基因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线粒体DNA核内整合;RT-PCR方法检测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bcl-2和bax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胃粘膜肠化(53.3%)和异型增生(70%)组bcl-2 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10%)(P<0.05),而慢性萎缩性胃炎(50%)和胃癌(30%)组bcl-2 mRNA表达阳性率与浅表性胃炎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胃粘膜异型增生组bcl-2 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胃癌组(P<0.05).异型增生组bax mRNA表达阳性率(60%)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P<0.05),而萎缩性胃炎(50%)、肠化(46.7%)和胃癌(33.3%)组bax mRNA表达阳性率与浅表性胃炎组(1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Hp感染组胃粘膜bcl-2和bax mRNA表达阳性显著高于非Hp感染者(P<0.05);bcl-2和bax mRNA表达与Hp CagA基因表达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mtMSI(+)组bcl-2和bax mRNA表达阳性率与mtMSI(-)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线粒体DNA核内整合可能在部分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DNA核内整合与bcl-2和bax mRNA的表达无显著相关.

    作者:凌贤龙;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IL-11的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IL-1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由人类骨髓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间质细胞分泌产生,人甲状腺癌细胞NTM-1亦能持续分泌IL-11.IL-11已从灵长类骨髓衍生的基质细胞系PU34克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MRC5得到CDNA.IL-11是一种非糖化蛋白质,不含有半胱氨酸,分子量约23kD,由179个氨基酸组成,pH6.3.人类IL-11基因含5个外显子,长度为7kb,染色体位点是19q13.3~13.4[1].

    作者:凌云;曹祥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