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远萍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缺乏形态学和实验室异常的依据.IBS是常见疾病,人群中10%~20%患有此病;有人估计,几乎所有的人在其一生中曾患过IBS.该病是继普通感冒后的第2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虽然IBS并不危及生命,却使成千上万的患者承受着身心上的巨大痛苦.
作者:李宜辉;赵晓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临床常见病,患者常同患此二病,治疗方法也不统一,疗效亦欠佳,其临床症状长期迁延不愈,病程常较长,部分患者因此而痛苦不堪.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螺旋藻胶囊、复方丹参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扬兵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pancreato-graphy,ERCP)系指使用十二指肠镜通过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插管至胰管或胆管,同时注射造影剂,摄片显示胰腺,胆道系统的一种方法.是诊断、治疗胰腺及胆道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造影剂常使用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此类药物为碘对比剂,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2].因此造影前1~2d需询问过敏史,做过敏实验,阴性者方可行ERCP检查.由于碘皮试的方法有数种,怎样既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又能作为可靠的参考指标呢?故我们采用两种方法的比较,测定过敏试验的可靠性及选出好的方法.
作者:向廷秀;宋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收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脊柱、脑膜瘤、腹主动脉瘤、冠脉搭桥、宫外孕破裂、外伤性大出血等手术80例进行术中自体血回收.采用美国产Cell-caver5型全自动血液回收机收集术中出血,经浓缩洗涤后再回输体内.术中监测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结果 80例患者平均每例回收原血2 780ml,平均回输浓缩红细胞液1 120ml,其中58例未输库血(占72.5%).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收前后比较Hb、HCT、电解质有显著差异.结论择期大出血手术及急性大失血病人术中采用自体血回收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既节约了大量血源、减少输血后并发症,又显著提高了术中大出血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幼君;张光新;闵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贲门失迟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胸部不适或胸痛,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内科保守治疗几乎无效[1], 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均较高,随着内镜治疗的发展,气囊扩张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1、2].我科近6年来对42例贲门失迟缓症采用自制气囊扩张术治疗及有效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佳思;向国春;李向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头颈术后为防止渗血、渗液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一般采用一次性乳胶负压器引流,负压值可达0.02mPa.此种方法引流效果差,无法准确观察引流量,容易漏气维持不到一定的负压值,价格较贵.为避免以上缺点,自2002年10月以来,我科采用自制简易行负压引流,临床应用于109例患者,效果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跃琴;徐小春;赵玉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性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和疫苗研制提供接近自然状态的理想细胞模型.方法体外二步灌流法分离正常成人肝细胞并用1640培养液维持培养1个月以上.结果分离较多量正常成人肝细胞可在体外存活1个月以上.结论正常成人肝细胞可在体外被分离培养以供各种肝病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马巧玉;郝飞;王宇明;宋志强;刘国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Amplatzer封堵器(美国AGA公司制造)治疗PDA已成为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介入方法.它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并发症低、康复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3月~2002年7月,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者2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莲;蔡晓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胃粘膜癌前病变中Fas抗原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83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Fas抗原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 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20.00%、36.36%、73.33%、43.75%,Fas抗原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P<0.01及P<0.05).Hp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为60.71%,显著高于未感染者的22.22%(P<0.01).在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65.96%及28.57%(P<0.01).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Fas抗原表达阳性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Fas抗原阴性组(P<0.05及P<0.01).结论 Hp感染对Fas抗原表达有一定的影响,Fas基因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Hp感染可促进Fas抗原表达增加,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海峰;刘为纹;房殿春;王国安;滕小春;陈刚;何俊堂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近20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下降,死亡率在整个疾病谱中占第2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迄今为止,它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它的转移和侵袭所造成的治疗上的困难更是困扰国内外学者的一大难题.
作者:张雷;张才全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子宫腹壁固定术治疗中老年人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本院妇科行子宫腹壁固定术22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20例对照比较,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病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子宫腹壁固定术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0min,手术失血量平均为80ml,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IH)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0min,手术失血量平均130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腹壁固定术手术组术后无复发,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腹壁固定术对治疗中老年患者子宫脱垂是安全性高、效果良好的手术.
作者:闵羡蕙;陈穗兰;赖娟娟;黄美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曾遇1例严重复合伤致术中心跳骤停3次抢救成功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晓锋;唐延先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对比观察万托林和爱喘乐雾化吸入后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应用2600型婴幼儿肺功能仪对婴幼儿哮喘进行两种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前后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在受检7项指标中,经万托林和爱喘乐雾化吸入前后其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种药物雾化后肺功能指标除潮气量(TV)外,其余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爱喘乐和万托林均可用于哮喘发作期的解痉治疗,对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龚财惠;符州;石田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与微卫星不稳(MSI)的关系.方法采用二维DNA电泳和DNA测序技术检测hMLH1突变;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MSI.结果 76例大肠癌中检出hMLH1基因突变8例,突变率为10.5 %,检出MSI 20例,检出率为26.3 %.右侧大肠癌hMLH1突变和MS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左侧大肠癌(P<0.05),hMLH1突变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无显著相关.将MSI分为高频率MSI(MSI-H,≥2个位点)10 例、低频率MSI(MSI-L,仅为1个位点)10例和 MSI阴性(MSS)56例3组,8例hMLH1基因突变均发生于MSI-H组,而MSI-L和MSS组未见有突变者.结论 hMLH1基因突变与MSI多发生于右侧大肠癌,MSI的发生与hMLH1突变有关.
作者:房殿春;杨仕明;杨建民;刘海峰;彭贵勇;肖天利;刘为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双侧髋关节同时发生创伤性前脱位并一侧股骨颈骨折极为罕见,我科救治1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范启元;王大维;沈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对TRAIL抗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观察胃癌细胞SGC-7901、MKN28、AGS、MKN45经TRAIL作用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 方法分析4种胃癌细胞中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TRAIL300ng/ml作用于胃癌细胞24h后, 胃癌细胞MKN28、 MKN45、 AGS 和SGC-7901的凋亡率分别为36.05% 、20.27% 、16.50% 和 11.8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KN28细胞Caspase3的表达高于其它细胞,而bcl-2的表达在各细胞间并无明显差别.结论胃癌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与Caspase3的高表达有关,而与bcl-2的表达无关.
作者:杨柳芹;房殿春;张汝钢;罗元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胃浸润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其内镜诊断率.方法分析44例胃浸润性肿瘤(皮革胃41例,胃淋巴瘤3例)的内镜结果,对其中29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并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结果皮革胃和胃淋巴瘤内镜活检阳性率为43.2%(19/44).超声内镜显示病变胃壁弥漫性增厚,以2、3和4层为主,回声减弱,胃壁层次尚可见,部分病例仅见4层结构.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超声内镜对胃镜活检阴性的胃浸润性肿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不能鉴别皮革胃和胃淋巴瘤.
作者:彭贵勇;房殿春;杨建民;李向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2年12月胎盘早剥31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8%.妊高征是较常见诱因(22.58%).患者易并发围产儿死亡(25.81%)、早产(9.68%)、DIC(6.45%)、产后出血(3.23%)、子宫胎盘卒中(3.23%),剖宫产率达64.51%.31例中仅8例(25.81%)在产前确诊.结论要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对异常的阴道流血、固定腰背痛、不明原因的胎心异常、子宫高张状态均应考虑本病.
作者:舒为群;牟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细胞角质蛋白20(cytokeratin 20,CK20)是Ⅰ型角质蛋白(酸性角质蛋白),Ⅰ型角质蛋白是细胞中间丝的一种,后者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在维持细胞的完整性、调节胞浆蛋白的利用,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分化,参与肿瘤的进展及肿瘤耐药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1].CK20特异性地分布于特定的上皮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具有Ⅰ型角质蛋白的特征,但又不与其它的Ⅰ型角质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产生交叉反应,具有严格的上皮细胞分布,使其成为诊断特定肿瘤的良好标志物.
作者:李顺;吴小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bcl-2基因在很多肿瘤中均有表达,通过抑制凋亡,延长细胞生存期,导致肿瘤的发生.本文将近年来bcl-2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马银斌;吴诚义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