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颈术后简易负压引流装置

杨跃琴;徐小春;赵玉兰

关键词:头颈, 术后, 简易, 引流效果, 负压值, 临床应用, 呼吸困难, 负压引流, 引流量, 自制, 压迫, 渗液, 渗血, 乳胶, 气管, 漏气, 价格, 患者, 方法
摘要:头颈术后为防止渗血、渗液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一般采用一次性乳胶负压器引流,负压值可达0.02mPa.此种方法引流效果差,无法准确观察引流量,容易漏气维持不到一定的负压值,价格较贵.为避免以上缺点,自2002年10月以来,我科采用自制简易行负压引流,临床应用于109例患者,效果好,介绍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减少各种医患纠纷

    患者与医院之间发生的纠纷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既有院方的因素,也有病人的因素,但医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怎样提高医院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加病人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已成为医院领导至关重要的任务.作者任门诊部护士长多年,综合分析门诊部发生医患纠纷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以下相关措施,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金素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685例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体会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可使护士评估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恐惧情绪.我院手术室从1999年开始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作者从1999年2月~2002年1月,已对685例患者实施了术前访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胡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早期清创缝合术后不使用抗生素的探讨

    笔者有选择地对50例皮肤软组织挫裂伤进行了急诊清创缝合,术后未给予抗生素,并连续观察伤口的变化,以便及时给予处理,所有伤口均未发生感染.说明早期清创缝合术后可以不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本文就此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文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基因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 receptor, IGF-ⅠR)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细胞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IGF-ⅠR的表达.构建IGF-ⅠR正、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入SMMC-7721肝癌细胞株,观测IGF-ⅠR正、反义基因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1)在肝癌组织中IGF-ⅠR呈过度表达(90.3%),以膜、胞浆混合型表达为主,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肝癌多发结节组高于单发结节组(P<0.05).(2)IGF-ⅠR反义基因能明显下调内源性IGF-ⅠR的表达,与7721细胞、正义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1).(3)电镜下反义细胞内可见微腺腔、灶性坏死、髓鞘样结构.(4)反义细胞G0/G1期明显增加(63.9%),S期减少(19.3%),细胞凋亡增加(5.89%),与7721细胞、正义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1).(5)反义细胞不能在软琼脂中生长.结论 (1)IGF-ⅠR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及侵袭性行为有密切关系.(2)IGF-ⅠR反义基因下调7721细胞内源性IGF-ⅠR的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周平;周子成;陈文生;刘为纹;房殿春;杨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本文通过术后吗啡单次硬膜外镇痛与吗啡+布比卡因+氟哌利多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应用,对比观察了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旨在评估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小枫;房秀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85例术中应用国产血液回收机经验介绍

    目的总结85例术中应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经验.方法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85例患者进行外科手术中自体血回输.并对手术前后血色素进行比较.结果 85例患者平均每例回收原血2 450m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其中84例回输给患者,回输量平均每例1 396ml.术后血色素测定趋于正常.83例患者手术后顺利康复.结论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能及时回收失血,有效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维持有效循环,提高抢救成功率,节约用血,减少输血并发症.

    作者:江晓;邹宏;李庆;崔冰;刘莎玲;彭永兰;彭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超声内镜在胃浸润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胃浸润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其内镜诊断率.方法分析44例胃浸润性肿瘤(皮革胃41例,胃淋巴瘤3例)的内镜结果,对其中29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并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结果皮革胃和胃淋巴瘤内镜活检阳性率为43.2%(19/44).超声内镜显示病变胃壁弥漫性增厚,以2、3和4层为主,回声减弱,胃壁层次尚可见,部分病例仅见4层结构.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超声内镜对胃镜活检阴性的胃浸润性肿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不能鉴别皮革胃和胃淋巴瘤.

    作者:彭贵勇;房殿春;杨建民;李向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bcl-2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bcl-2基因在很多肿瘤中均有表达,通过抑制凋亡,延长细胞生存期,导致肿瘤的发生.本文将近年来bcl-2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马银斌;吴诚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320例腹腔镜结合病理活检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为探讨腹腔镜检查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对320例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的总临床确诊率为89.06%(285/320),其中对腹水、慢性肝病和腹痛的确诊率分别为89.09%(147/165),90.09%(120/132)和78.26%(18/23),腹腔镜检查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6/320).结论腹腔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确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丽;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PCNA、p53、Bcl-2的表达

    目的通过观察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抑癌基因p53、癌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探讨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色检测Hp;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胃癌、56例胃癌前病变和10例大致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抑癌基因p53、癌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Hp感染率为56.6%,胃癌前病变组Hp感染率为66.1%,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组(20.0%,P<0.01),而胃癌组与胃癌前病变组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中,Hp阳性患者Hp感染与PCNA、p53、Bcl-2阳性表达及阳性分级呈正相关(P<0.01);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Hp感染与多基因共表达有相关性(P<0.01).结论 Hp在胃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结果提示,Hp感染者具有更多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包括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加速、抑癌基因p53的失活及癌基因Bcl-2的激活,Hp可能是这一演变过程的促进剂.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海峰;刘为纹;房殿春;王国安;陈刚;滕小春;何俊堂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浆凝集试验在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的鉴别试验.方法采用芽管形成试验和厚膜孢子试验对试验菌株进行鉴定[1],再对鉴定过的试验菌株分别进行血浆(包括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玻片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结果 91株白色念珠菌中,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玻片凝集试验的阳性率均为97.8%,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阴性;67株非白色念珠菌中,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玻片凝集试验的阳性率均为10.4%,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阴性.结论血浆玻片凝集试验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的鉴别试验之一,该方法的敏感度高(97.8%),特异性好(89.6%),诊断正确率高(94.3%),诊断指数为187.4%.

    作者:谢敬;王大相;陈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胃癌细胞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对TRAIL抗瘤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对TRAIL抗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观察胃癌细胞SGC-7901、MKN28、AGS、MKN45经TRAIL作用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 方法分析4种胃癌细胞中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TRAIL300ng/ml作用于胃癌细胞24h后, 胃癌细胞MKN28、 MKN45、 AGS 和SGC-7901的凋亡率分别为36.05% 、20.27% 、16.50% 和 11.8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KN28细胞Caspase3的表达高于其它细胞,而bcl-2的表达在各细胞间并无明显差别.结论胃癌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与Caspase3的高表达有关,而与bcl-2的表达无关.

    作者:杨柳芹;房殿春;张汝钢;罗元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78例分析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由髓核突出、关节突的增生物、增厚的黄韧带等因素所致.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其发病率明显增高,由于其病因复杂,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好,我院自1995~2000年收治的7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进行手术治疗,现作回顾性总结分析报道.

    作者:向秀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Hp感染者胃粘膜癌前病变细胞凋亡与Fas抗原表达的关系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胃粘膜癌前病变中Fas抗原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83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Fas抗原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 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20.00%、36.36%、73.33%、43.75%,Fas抗原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P<0.01及P<0.05).Hp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为60.71%,显著高于未感染者的22.22%(P<0.01).在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65.96%及28.57%(P<0.01).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Fas抗原表达阳性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Fas抗原阴性组(P<0.05及P<0.01).结论 Hp感染对Fas抗原表达有一定的影响,Fas基因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Hp感染可促进Fas抗原表达增加,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海峰;刘为纹;房殿春;王国安;滕小春;陈刚;何俊堂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逆行胰胆管造影前两种碘过敏试验方法的比较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pancreato-graphy,ERCP)系指使用十二指肠镜通过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插管至胰管或胆管,同时注射造影剂,摄片显示胰腺,胆道系统的一种方法.是诊断、治疗胰腺及胆道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造影剂常使用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此类药物为碘对比剂,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2].因此造影前1~2d需询问过敏史,做过敏实验,阴性者方可行ERCP检查.由于碘皮试的方法有数种,怎样既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又能作为可靠的参考指标呢?故我们采用两种方法的比较,测定过敏试验的可靠性及选出好的方法.

    作者:向廷秀;宋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APC基因突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APC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Giemsa染色和PCR方法检测Hp;采用DGGE电泳和DNA测序技术检测APC突变. 结果 68例胃癌中检出APC基因突变15例,突变率为22.1%.APC突变率在肠型胃癌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P<0.05).将MSI分为高频率MSI(MSI-H,≥2个位点)8例、低频率MSI(MSI-L,仅为1个位点)9例和MSI阴性(MSS)51例3组,结果APC突变均发生于MSI-L和MSS组,而MSI-H组未发现有APC突变者.APC基因突变在Hp+组和Hp-组及CagA+组和CagA-组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PC突变参与了LOH途径;胃癌粘膜Hp感染与APC基因突变无关.

    作者:房殿春;杨仕明;汪荣泉;杨建民;刘海峰;彭贵勇;肖天利;刘为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脊柱胸腰段前路手术体会

    目的正确选择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获佳脊髓神经恢复和脊柱稳定,减少并发症.方法本组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29例,术前X摄片、CT检查;术后1、2、3、6个月、1年摄片及部分CT检查,观察固定和减压效果.结果 29例经平均11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胸腰椎爆裂前路减压彻底,固定可靠,恢复椎体高度,正确掌握前路手术适应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旗;朱耀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Amplatzer封堵器(美国AGA公司制造)治疗PDA已成为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介入方法.它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并发症低、康复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3月~2002年7月,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者2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莲;蔡晓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回肠膀胱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膀胱癌病人如实施膀胱癌全切术,需做永久性的尿路改道,目前,我科常用的尿路改道方法是回肠代膀胱术.此手术改变了病人的日常排尿方式,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变,病人心里一时很难适应这一改变,所以应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及术后的健康宣教,使其尽快掌握术后引流袋的护理,以适应新的排尿方式.

    作者:袁秋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比较两种精子处理技术对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经两种精液处理技术处理的精液对成熟卵的体外受精、卵裂及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12月~2000年4月在重庆妇产科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60例患者以采卵日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将其精液分别用上游法和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结果 25例上游法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94.50%、98.75%、60.34%;35例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94.21%、96.91%、68.75%.结论两种精液处理技术处理的精子在成熟卵的受精率、卵裂率上无差别,而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的胚胎质量明显优于上游法组.

    作者:赵妍;文宏贵;刘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