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78例分析

向秀根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髓核突出,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老龄化, 黄韧带, 关节突, 发病率, 生物, 人口, 病因
摘要: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由髓核突出、关节突的增生物、增厚的黄韧带等因素所致.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其发病率明显增高,由于其病因复杂,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好,我院自1995~2000年收治的7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进行手术治疗,现作回顾性总结分析报道.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侧髋关节前脱位并左股骨颈骨折救治1例

    双侧髋关节同时发生创伤性前脱位并一侧股骨颈骨折极为罕见,我科救治1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范启元;王大维;沈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期妊娠前置胎盘合并宫颈肌瘤1例

    患者,女,29岁.因停经4个月伴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月加重4h而于2002年7月6日入院.患者停经2个月即出现阴道流血,量少,偶有小血块,于2002年6月17日到某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B超示:前置胎盘、子宫粘膜下肌瘤,因考虑摘出肌瘤有导致大出血、流产的可能,即予以抗炎、止血治疗,阴道流血停止,于2002年7月2日出院.2002年7月6日晨2时突然出现阴道大量流血,有较多凝血块,共800ml,伴头昏、乏力、心慌,不伴腹痛,以中孕前置胎盘、子宫粘膜下肌瘤收入院.过去体健,G2P0.入院后查体:T37℃,P120次/min,R20次/min,BP105/67.5mm Hg(1mm Hg=0.133kPa),贫血貌,神志清楚,心肺(-),腹软,子宫底高耻上四横指.妇检:外阴布满血迹,阴道有较多凝血块及鲜红色血液,宫颈管内见一2cm×3cm×3cm大小肌瘤,距宫颈外口1cm,肌瘤表面未见破口及出血,蒂宽,附着于宫颈前后侧壁及左右侧壁,仅在宫颈1点钟处有一缝隙通向宫腔,见血液排出.血Rt:WBC11.4×109/L,N0.84,Hb95g/L,RBC2.92×1012/L,PLT 86×109/L.B超示:FHR174次/min,胎盘0级,附着于子宫后壁,胎盘下缘靠近宫颈内口,未见剥离.入院诊断:(1)4月孕.(2)前置胎盘.(3)子宫颈肌瘤.入院后立即予以舒喘灵、硫酸镁抑制宫缩,抗炎、止血等治疗,输血400ml,阴道流血减少,于2002年7月6日9时在常规消毒下行宫颈肌瘤摘除术.

    作者:陈云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胃癌细胞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对TRAIL抗瘤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对TRAIL抗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观察胃癌细胞SGC-7901、MKN28、AGS、MKN45经TRAIL作用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 方法分析4种胃癌细胞中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TRAIL300ng/ml作用于胃癌细胞24h后, 胃癌细胞MKN28、 MKN45、 AGS 和SGC-7901的凋亡率分别为36.05% 、20.27% 、16.50% 和 11.8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KN28细胞Caspase3的表达高于其它细胞,而bcl-2的表达在各细胞间并无明显差别.结论胃癌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与Caspase3的高表达有关,而与bcl-2的表达无关.

    作者:杨柳芹;房殿春;张汝钢;罗元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乙酰胆碱对大鼠胃电节律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乙酰胆碱对大鼠胃电节律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计算机采集并分析正常和模型大鼠胃电信号;肌间神经丛铺片,Kamovsky-Root′s直接法显示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并经图像分析定量;放免法测定正常及模型组大鼠胃平滑肌组织中cAMP含量.结果模型组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分布面密度(15.21%±5.60%)明显低于正常组(24.88%±8.08%),P<0.01,而cAMP含量(510.49±269.68)FM/mg明显高于正常组(276.65±125.97)FM/mg, P<0.01;胃慢波异常节律指数(ARI) (18.01%±11.08%)、频率变异系数(CV) (36.01%±8.66%)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4.12%±3.77%),(21.55%±3.98%),P<0.01;且胆碱能神经含量与慢波异常节律指数和频率变异系数均呈显著负相关(r=-0.909,P<0.01与r=-0.642,P<0.05),而cAMP含量与慢波异常节律指数和频率变异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902,P<0.01与r=0.733,P<0.05).结论模型组大鼠胃电节律失常与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减少、cAMP增多有关,乙酰胆碱可能通过减少cAMP途径减少胃电节律失常.

    作者:赵晶京;王振华;罗元辉;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胃起搏前后胃瘫犬胃排空和血浆胃动素的关系

    目的探索胃起搏对胃瘫犬胃排空和血浆胃动素的影响,及起搏治疗前后胃排空与血浆胃动素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糖素建立胃瘫犬模型;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植酸钠标记的半固体试餐,计算机断层摄影显像技术(SPECT)检测术前、术后及起搏治疗后的胃半排时间(GEt1/2),同期应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浆胃动素(MTL)含量;采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从胃体、胃窦在腹部体表的投影部位输入起搏信号,驱动胃电节律.结果模型犬术后的GEt1/2(79.42±1.91)min较术前(56.35 ± 2.99)min,P<0.001明显延迟,血浆MTL含量(242.09 ± 17.22)pg/ml显著高于术前(184.29 ± 9.81)pg/ml,P<0.01,且胃排空与MTL呈负相关;但行胃起搏治疗后,模型犬的GEt1/2(64.94±1.75)min,P<0.001和血浆MTL含量(212.55 ± 11.20)pg/ml,P<0.02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胃排空与MTL呈正相关.结论胃起搏可加速胃排空,恢复或改变胃肠功能活动;胃起搏前后,血浆MTL含量与胃排空有相关性,MTL可能参与了胃起搏的作用机制过程.

    作者:杨敏;房殿春;龙庆林;隋建峰;李前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比较两种精子处理技术对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经两种精液处理技术处理的精液对成熟卵的体外受精、卵裂及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12月~2000年4月在重庆妇产科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60例患者以采卵日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将其精液分别用上游法和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结果 25例上游法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94.50%、98.75%、60.34%;35例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94.21%、96.91%、68.75%.结论两种精液处理技术处理的精子在成熟卵的受精率、卵裂率上无差别,而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的胚胎质量明显优于上游法组.

    作者:赵妍;文宏贵;刘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本文通过术后吗啡单次硬膜外镇痛与吗啡+布比卡因+氟哌利多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应用,对比观察了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旨在评估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小枫;房秀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产科子宫切除12例临床分析

    产科切除子宫是指产前、产时(含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切除子宫的手术,这种手术通常是因剖宫产术中发生危急情况而采取的紧急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一些因素引起的顽固性子宫出血或感染等.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升高,产科子宫切除有上升趋势.现将我院1997年3月~2002年2月间分娩12 923例,因产科并发症做子宫切除12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吴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浆凝集试验在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的鉴别试验.方法采用芽管形成试验和厚膜孢子试验对试验菌株进行鉴定[1],再对鉴定过的试验菌株分别进行血浆(包括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玻片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结果 91株白色念珠菌中,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玻片凝集试验的阳性率均为97.8%,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阴性;67株非白色念珠菌中,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玻片凝集试验的阳性率均为10.4%,血浆(正常人血浆和正常家兔血浆)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阴性.结论血浆玻片凝集试验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的鉴别试验之一,该方法的敏感度高(97.8%),特异性好(89.6%),诊断正确率高(94.3%),诊断指数为187.4%.

    作者:谢敬;王大相;陈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320例腹腔镜结合病理活检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为探讨腹腔镜检查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对320例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的总临床确诊率为89.06%(285/320),其中对腹水、慢性肝病和腹痛的确诊率分别为89.09%(147/165),90.09%(120/132)和78.26%(18/23),腹腔镜检查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6/320).结论腹腔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确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丽;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膀胱全切正位回结肠可控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也可有膀胱刺激症状及排尿困难.膀胱全切正位回结肠可控膀胱术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本手术的主要优点是:病人可获得一个比较好的人工膀胱,且具有压力低、容量大、可控程度高以及很少发生返流和电解质酸碱失衡等特点.由于不需要佩带尿袋,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我科自1998年以来已实施此手术30余例,现将该手术围手术期的主要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郎琅;宋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头颈术后简易负压引流装置

    头颈术后为防止渗血、渗液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一般采用一次性乳胶负压器引流,负压值可达0.02mPa.此种方法引流效果差,无法准确观察引流量,容易漏气维持不到一定的负压值,价格较贵.为避免以上缺点,自2002年10月以来,我科采用自制简易行负压引流,临床应用于109例患者,效果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跃琴;徐小春;赵玉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IL-11的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IL-1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由人类骨髓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间质细胞分泌产生,人甲状腺癌细胞NTM-1亦能持续分泌IL-11.IL-11已从灵长类骨髓衍生的基质细胞系PU34克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MRC5得到CDNA.IL-11是一种非糖化蛋白质,不含有半胱氨酸,分子量约23kD,由179个氨基酸组成,pH6.3.人类IL-11基因含5个外显子,长度为7kb,染色体位点是19q13.3~13.4[1].

    作者:凌云;曹祥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胃粘膜线粒体DNA核内整合与bcl-2和bax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线粒体DNA核内整合与bcl-2 和bax基因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线粒体DNA核内整合;RT-PCR方法检测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bcl-2和bax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胃粘膜肠化(53.3%)和异型增生(70%)组bcl-2 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10%)(P<0.05),而慢性萎缩性胃炎(50%)和胃癌(30%)组bcl-2 mRNA表达阳性率与浅表性胃炎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胃粘膜异型增生组bcl-2 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胃癌组(P<0.05).异型增生组bax mRNA表达阳性率(60%)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P<0.05),而萎缩性胃炎(50%)、肠化(46.7%)和胃癌(33.3%)组bax mRNA表达阳性率与浅表性胃炎组(1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Hp感染组胃粘膜bcl-2和bax mRNA表达阳性显著高于非Hp感染者(P<0.05);bcl-2和bax mRNA表达与Hp CagA基因表达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mtMSI(+)组bcl-2和bax mRNA表达阳性率与mtMSI(-)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线粒体DNA核内整合可能在部分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DNA核内整合与bcl-2和bax mRNA的表达无显著相关.

    作者:凌贤龙;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逆行胰胆管造影前两种碘过敏试验方法的比较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pancreato-graphy,ERCP)系指使用十二指肠镜通过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插管至胰管或胆管,同时注射造影剂,摄片显示胰腺,胆道系统的一种方法.是诊断、治疗胰腺及胆道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造影剂常使用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此类药物为碘对比剂,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2].因此造影前1~2d需询问过敏史,做过敏实验,阴性者方可行ERCP检查.由于碘皮试的方法有数种,怎样既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又能作为可靠的参考指标呢?故我们采用两种方法的比较,测定过敏试验的可靠性及选出好的方法.

    作者:向廷秀;宋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内镜治疗胆、胰疾病治疗的护理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合并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炎管,在过去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在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无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胆、胰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使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进入一个划时代阶段[1].内窥镜诊断及治疗性手段有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逆行胆管引流ERBD、内镜金属胆管支架放置EMBE、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EST+取石、网篮取石.我科于2001年开展了治疗性胰胆管造影ERCP等多项新技术.经临床120例胆、胰患者接受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护理具有特殊性的56例报道如下.

    作者:唐泽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以肝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儿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3例误诊分析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病,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骨骼肌萎缩和无力,终完全丧失运动功能,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智能及肝功损害.本文对我院2002年收治的以肝功损害(主要是ALT)为首发表现的3例PMD进行分析,以增加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黄延风;朱朝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例骨盆环重建手术前后的护理

    严重骨盆骨折手术整复困难,出血多,感染率高,以至临床上许多病人常采取保守治疗.本文报道1例严重骨盆骨折术前1d做预防性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然后行骨盆环重建术,术中仅出血40ml,术前术后实施了特殊有效的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开兰;王晓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Amplatzer封堵器(美国AGA公司制造)治疗PDA已成为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介入方法.它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并发症低、康复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3月~2002年7月,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者2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莲;蔡晓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22例子宫腹壁固定术治疗中老年子宫脱垂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腹壁固定术治疗中老年人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本院妇科行子宫腹壁固定术22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20例对照比较,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病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子宫腹壁固定术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0min,手术失血量平均为80ml,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IH)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0min,手术失血量平均130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腹壁固定术手术组术后无复发,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腹壁固定术对治疗中老年患者子宫脱垂是安全性高、效果良好的手术.

    作者:闵羡蕙;陈穗兰;赖娟娟;黄美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