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京;王振华;罗元辉;房殿春
细胞角质蛋白20(cytokeratin 20,CK20)是Ⅰ型角质蛋白(酸性角质蛋白),Ⅰ型角质蛋白是细胞中间丝的一种,后者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在维持细胞的完整性、调节胞浆蛋白的利用,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分化,参与肿瘤的进展及肿瘤耐药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1].CK20特异性地分布于特定的上皮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具有Ⅰ型角质蛋白的特征,但又不与其它的Ⅰ型角质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产生交叉反应,具有严格的上皮细胞分布,使其成为诊断特定肿瘤的良好标志物.
作者:李顺;吴小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又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基础有了明确的认识.目前已知,肿瘤转移与肿瘤发生一样,不仅有促进基因的激活,还有抑制基因的失活.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存在是在细胞融合实验中证实的.1995年,Dong等自转移到AT6.1细胞系中的人第11号染色体中分离到特异性抑制肿瘤转移的基因命名为KAI1[1].
作者:彭志红;杨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护理工作的终目标是满足病人的身、心、社会整体需要,通过各种护理干预手段为病人减轻痛苦,维持生命,增进健康.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础,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他的健康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和加速护理目标的实现[2].
作者:孙爱华;张萍;周容年;孔佩燕;陈幸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随着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变迁,其耐药性不断升高,临床处理比较棘手.我院应用氯唑西林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机关干部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与其相关因素.方法 2001~2002年697例重庆市机关干部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包括腹部B超检查、血脂、血糖和肝功能试验等测定.结果 697例中检出脂肪肝157例占22.53%,其中男144例占受检男性27.32%,女13例占受检女性7.65%.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χ2=28.52,P<0.01);年龄以40~50岁和50~60岁两组中检出率为高,各为30.91%和33.51%;脂肪肝组中高脂血症和血糖升高者较非脂肪肝组明显增多(χ2各为63.10%和34.66%;P均<0.01);脂肪肝组中69例(43.94%)ALT或AST升高,但其水平均低于120IU/L;脂肪肝组BMI>24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χ2=27.60,P<0.01).结论重庆地区机关干部中脂肪肝的患病率较北京、上海、天津为高,较扬州市略低.进一步证实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有关.
作者:程朝英;王莎;雷鹰;赵织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MLH1和微卫星BAT26不稳定性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二维电泳和DNA测序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错配修复基hMLH1突变;采用PCR方法检测细胞核BAT26微卫星位点不稳定性.结果 52例肝癌未发现有hMLH1突变者,有4例BAT26位点检出nMSI,阳性率为7.7%.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并非通过微卫星不稳途径.
作者:方丽;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合并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炎管,在过去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在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无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胆、胰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使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进入一个划时代阶段[1].内窥镜诊断及治疗性手段有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逆行胆管引流ERBD、内镜金属胆管支架放置EMBE、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EST+取石、网篮取石.我科于2001年开展了治疗性胰胆管造影ERCP等多项新技术.经临床120例胆、胰患者接受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护理具有特殊性的56例报道如下.
作者:唐泽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头颈术后为防止渗血、渗液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一般采用一次性乳胶负压器引流,负压值可达0.02mPa.此种方法引流效果差,无法准确观察引流量,容易漏气维持不到一定的负压值,价格较贵.为避免以上缺点,自2002年10月以来,我科采用自制简易行负压引流,临床应用于109例患者,效果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跃琴;徐小春;赵玉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以探索锁骨骨折更满意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0例,单纯横行骨折2例,斜形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15例,全部切开复位行重建钢板固定.结果随访8~12个月,骨折愈合,无1例骨不连发生.肩关节活动达正常生理活动度19例(95%).结论锁骨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复位好,固定稳固确切,有利于患者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玉海;黄平;钟传礼;王元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P16和P21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6例HCC癌及其配对38例癌旁肝组织P16和P21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意义.结果 P16蛋白的表达缺失率,在HCC癌组织(58.7%)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34.2%)(P<0.05);在EdmondsonⅢ~Ⅳ级HCC(78.9%)显著高于EdmondsonⅠ~Ⅱ级HCC(44.4%)(P<0.05),在直径>3cm HCC(65.0%)显著高于直径≤3cm早期 HCC(16.7%)(P<0.01),但在有无门脉癌栓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别.P21蛋白的表达缺失率,在HCC(80.4%)也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7.4%)(P<0.01),但在不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有无门脉癌栓形成组间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P16蛋白的表达缺失与HCC分化程度及侵袭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杨建民;卜保国;高晋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患者,男,41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伴双下肢水肿3月余入院.患者于1988年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当时无任何症状,未行进一步诊断治疗.1989年行造影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左室瘘.2001年11月后患者多次出现发热,并出现劳力性心悸气促.2002年1月25日,患者突然出现左上腹剧痛,后又出现右下肢痛及右下小趾肿痛、发紫,均未行治疗,后自行缓解、消失.在当地医院行CT、心脏彩超及血培养等检查,诊断为右冠状动脉左室瘘、感染性心内膜炎、脾梗塞、房缺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
作者:程伟;肖颖彬;陈林;陈柏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胃粘膜癌前病变中Fas抗原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83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Fas抗原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 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20.00%、36.36%、73.33%、43.75%,Fas抗原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P<0.01及P<0.05).Hp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为60.71%,显著高于未感染者的22.22%(P<0.01).在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65.96%及28.57%(P<0.01).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Fas抗原表达阳性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Fas抗原阴性组(P<0.05及P<0.01).结论 Hp感染对Fas抗原表达有一定的影响,Fas基因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Hp感染可促进Fas抗原表达增加,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海峰;刘为纹;房殿春;王国安;滕小春;陈刚;何俊堂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子宫腹壁固定术治疗中老年人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本院妇科行子宫腹壁固定术22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20例对照比较,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病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子宫腹壁固定术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0min,手术失血量平均为80ml,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IH)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0min,手术失血量平均130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腹壁固定术手术组术后无复发,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腹壁固定术对治疗中老年患者子宫脱垂是安全性高、效果良好的手术.
作者:闵羡蕙;陈穗兰;赖娟娟;黄美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bcl-2基因在很多肿瘤中均有表达,通过抑制凋亡,延长细胞生存期,导致肿瘤的发生.本文将近年来bcl-2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马银斌;吴诚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线粒体DNA核内整合与bcl-2 和bax基因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线粒体DNA核内整合;RT-PCR方法检测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bcl-2和bax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胃粘膜肠化(53.3%)和异型增生(70%)组bcl-2 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10%)(P<0.05),而慢性萎缩性胃炎(50%)和胃癌(30%)组bcl-2 mRNA表达阳性率与浅表性胃炎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胃粘膜异型增生组bcl-2 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胃癌组(P<0.05).异型增生组bax mRNA表达阳性率(60%)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P<0.05),而萎缩性胃炎(50%)、肠化(46.7%)和胃癌(33.3%)组bax mRNA表达阳性率与浅表性胃炎组(1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Hp感染组胃粘膜bcl-2和bax mRNA表达阳性显著高于非Hp感染者(P<0.05);bcl-2和bax mRNA表达与Hp CagA基因表达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mtMSI(+)组bcl-2和bax mRNA表达阳性率与mtMSI(-)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线粒体DNA核内整合可能在部分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DNA核内整合与bcl-2和bax mRNA的表达无显著相关.
作者:凌贤龙;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贲门失迟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胸部不适或胸痛,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内科保守治疗几乎无效[1], 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均较高,随着内镜治疗的发展,气囊扩张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1、2].我科近6年来对42例贲门失迟缓症采用自制气囊扩张术治疗及有效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佳思;向国春;李向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索胃起搏对胃瘫犬胃排空和血浆胃动素的影响,及起搏治疗前后胃排空与血浆胃动素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糖素建立胃瘫犬模型;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植酸钠标记的半固体试餐,计算机断层摄影显像技术(SPECT)检测术前、术后及起搏治疗后的胃半排时间(GEt1/2),同期应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浆胃动素(MTL)含量;采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从胃体、胃窦在腹部体表的投影部位输入起搏信号,驱动胃电节律.结果模型犬术后的GEt1/2(79.42±1.91)min较术前(56.35 ± 2.99)min,P<0.001明显延迟,血浆MTL含量(242.09 ± 17.22)pg/ml显著高于术前(184.29 ± 9.81)pg/ml,P<0.01,且胃排空与MTL呈负相关;但行胃起搏治疗后,模型犬的GEt1/2(64.94±1.75)min,P<0.001和血浆MTL含量(212.55 ± 11.20)pg/ml,P<0.02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胃排空与MTL呈正相关.结论胃起搏可加速胃排空,恢复或改变胃肠功能活动;胃起搏前后,血浆MTL含量与胃排空有相关性,MTL可能参与了胃起搏的作用机制过程.
作者:杨敏;房殿春;龙庆林;隋建峰;李前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尿胰蛋白酶抑制剂(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是从人尿中分离出来的分子量约为67 000的糖蛋白,它可以抑制多种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如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 elastase,PMNE)、白细胞组织蛋白酶G、透明质酸酶等.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生理功能十分广泛.近年来,UTI对肿瘤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也逐渐得到重视.本文拟就UTI的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文献综述.
作者:柏健鹰;王沂芹;王艳梅;郭红;赵晓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其病因主要是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而导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障碍.目前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鉴于前列地尔对病变血管具有特异性靶向定位效果,具有强大的血管扩张作用以及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作者对43例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应用观察,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莫文;王建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前的72例和1995年后的51例高血压脑出血分A、B两组,采取不同方法所获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时期A、B两组非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而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创手术明显提高了高血压脑出血的治愈好转率,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程泽沛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