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胸腰段前路手术体会

程旗;朱耀明

关键词:脊柱胸腰段, 爆裂骨折, 内固定, 前路减压, 适应症
摘要:目的正确选择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获佳脊髓神经恢复和脊柱稳定,减少并发症.方法本组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29例,术前X摄片、CT检查;术后1、2、3、6个月、1年摄片及部分CT检查,观察固定和减压效果.结果 29例经平均11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胸腰椎爆裂前路减压彻底,固定可靠,恢复椎体高度,正确掌握前路手术适应症,有重要意义.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85例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体会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可使护士评估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恐惧情绪.我院手术室从1999年开始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作者从1999年2月~2002年1月,已对685例患者实施了术前访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胡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螺旋藻胶囊、复方丹参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和肠易激综合征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临床常见病,患者常同患此二病,治疗方法也不统一,疗效亦欠佳,其临床症状长期迁延不愈,病程常较长,部分患者因此而痛苦不堪.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螺旋藻胶囊、复方丹参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扬兵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胎盘早剥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2年12月胎盘早剥31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8%.妊高征是较常见诱因(22.58%).患者易并发围产儿死亡(25.81%)、早产(9.68%)、DIC(6.45%)、产后出血(3.23%)、子宫胎盘卒中(3.23%),剖宫产率达64.51%.31例中仅8例(25.81%)在产前确诊.结论要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对异常的阴道流血、固定腰背痛、不明原因的胎心异常、子宫高张状态均应考虑本病.

    作者:舒为群;牟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影响突发性耳聋疗效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常见因素.方法通过对94例突发性耳聋病人治疗前后听力检查结果分析比较,根据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治疗时间及治疗前听力损害程度分别列项分组,观察各组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发病至就诊时间的长短和治疗前听力损害程度对治疗效果影响大.早期治疗疗效好,听力完全恢复可能性大,治疗前听力损害越重,疗效越差、听力恢复可能性越小,其他因素对疗效影响不大,但年轻组听力完全恢复率明显高于年龄大组.结论尽早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突发性耳聋病人疗效的关键,对高年龄及听力严重损害病人的治疗有待进一步研讨.

    作者:何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bcl-2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bcl-2基因在很多肿瘤中均有表达,通过抑制凋亡,延长细胞生存期,导致肿瘤的发生.本文将近年来bcl-2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马银斌;吴诚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小肠肿瘤误诊卵巢肿瘤1例

    患者,女,40岁.G8P4,于2000年3月6日自愿来我站行绝育术.患者平素体健,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0年2月24日.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左下腹扪及囊性无压痛包块.妇科检查:宫颈肥大、中糜、宫体后位、正常大小,子宫前方扪及9cm×8cm×8cm形态不规则,质硬无压痛不活动包块,左附件扪及9cm×8cm×7cm表面光滑囊性、活动差、无压痛包块(三合诊).B超提示:左附件区包块、右卵巢肿瘤、以输卵管结扎、双附件肿瘤收入站.术前常规准备及灌肠于当日下午在持硬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阔韧带囊肿10cm×8cm×7cm,内为咖啡色液体180ml,囊肿右侧与形态不规则、质硬,不活动包块粘连无法探及子宫,约9cm×8cm×8cm大小,上端与肠管粘连,后壁与盆底广泛粘连,无明显浆膜层、脆性大、分离面大量渗血、止血困难,考虑合并肠肿瘤?请外科会诊,证实为空肠肿瘤,行肠肿瘤切除,空肠一期吻合术(肿瘤未穿透肠壁).肿瘤切除后,探及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左卵巢及右附件正常,行阔韧带囊肿剥除及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冲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清点器械纱块无误逐层关腹.术后诊断:(1)左侧阔韧带囊肿;(2)空肠肿瘤;(3)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后抗炎、对症治疗,患者住院8d痊愈出院.病理诊断:空肠平滑肌瘤(细胞增生活跃),左阔韧带囊肿.随访2年无异常.

    作者:林绍贵;邓学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比较两种精子处理技术对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经两种精液处理技术处理的精液对成熟卵的体外受精、卵裂及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12月~2000年4月在重庆妇产科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60例患者以采卵日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将其精液分别用上游法和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结果 25例上游法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94.50%、98.75%、60.34%;35例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94.21%、96.91%、68.75%.结论两种精液处理技术处理的精子在成熟卵的受精率、卵裂率上无差别,而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的胚胎质量明显优于上游法组.

    作者:赵妍;文宏贵;刘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体外正常成人肝细胞分离培养的经验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性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和疫苗研制提供接近自然状态的理想细胞模型.方法体外二步灌流法分离正常成人肝细胞并用1640培养液维持培养1个月以上.结果分离较多量正常成人肝细胞可在体外存活1个月以上.结论正常成人肝细胞可在体外被分离培养以供各种肝病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马巧玉;郝飞;王宇明;宋志强;刘国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与护理

    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1].在所有药物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约占10%~15%[2],因此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和护理工作值得注意的问题.我院1990年2月~2000年12月收治药物性肝损害患者92例,本文总结9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刘俐;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23例高血压脑出血救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前的72例和1995年后的51例高血压脑出血分A、B两组,采取不同方法所获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时期A、B两组非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而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创手术明显提高了高血压脑出血的治愈好转率,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程泽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基因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 receptor, IGF-ⅠR)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细胞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IGF-ⅠR的表达.构建IGF-ⅠR正、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入SMMC-7721肝癌细胞株,观测IGF-ⅠR正、反义基因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1)在肝癌组织中IGF-ⅠR呈过度表达(90.3%),以膜、胞浆混合型表达为主,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肝癌多发结节组高于单发结节组(P<0.05).(2)IGF-ⅠR反义基因能明显下调内源性IGF-ⅠR的表达,与7721细胞、正义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1).(3)电镜下反义细胞内可见微腺腔、灶性坏死、髓鞘样结构.(4)反义细胞G0/G1期明显增加(63.9%),S期减少(19.3%),细胞凋亡增加(5.89%),与7721细胞、正义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1).(5)反义细胞不能在软琼脂中生长.结论 (1)IGF-ⅠR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及侵袭性行为有密切关系.(2)IGF-ⅠR反义基因下调7721细胞内源性IGF-ⅠR的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周平;周子成;陈文生;刘为纹;房殿春;杨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重视胃癌基因不稳的研究

    基因不稳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基因不稳包括核基因组不稳(nMSI)和线粒体基因组不稳(mtMSI).核基因组不稳包括两种不同的形式,即染色体不稳(chromosome instability)和微卫星不稳(mi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1、2].染色体不稳亦称肿瘤抑制途径(suppressor pathway),由于染色体大片段的丢失、易位和重排,导致了大量的异倍体细胞,微卫星不稳亦称MSI途径(MSI pathway),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突变使单核苷酸水平的突变率增加,导致了广泛的MSI.近年线粒体基因不稳(mtMS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3~7],nMSI和mtMSI共同构成了胃癌发生的分子基础.

    作者: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乙酰胆碱对大鼠胃电节律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乙酰胆碱对大鼠胃电节律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计算机采集并分析正常和模型大鼠胃电信号;肌间神经丛铺片,Kamovsky-Root′s直接法显示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并经图像分析定量;放免法测定正常及模型组大鼠胃平滑肌组织中cAMP含量.结果模型组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分布面密度(15.21%±5.60%)明显低于正常组(24.88%±8.08%),P<0.01,而cAMP含量(510.49±269.68)FM/mg明显高于正常组(276.65±125.97)FM/mg, P<0.01;胃慢波异常节律指数(ARI) (18.01%±11.08%)、频率变异系数(CV) (36.01%±8.66%)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4.12%±3.77%),(21.55%±3.98%),P<0.01;且胆碱能神经含量与慢波异常节律指数和频率变异系数均呈显著负相关(r=-0.909,P<0.01与r=-0.642,P<0.05),而cAMP含量与慢波异常节律指数和频率变异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902,P<0.01与r=0.733,P<0.05).结论模型组大鼠胃电节律失常与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减少、cAMP增多有关,乙酰胆碱可能通过减少cAMP途径减少胃电节律失常.

    作者:赵晶京;王振华;罗元辉;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Hp感染者胃粘膜癌前病变细胞凋亡与Fas抗原表达的关系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胃粘膜癌前病变中Fas抗原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83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Fas抗原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 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20.00%、36.36%、73.33%、43.75%,Fas抗原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P<0.01及P<0.05).Hp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为60.71%,显著高于未感染者的22.22%(P<0.01).在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65.96%及28.57%(P<0.01).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Fas抗原表达阳性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Fas抗原阴性组(P<0.05及P<0.01).结论 Hp感染对Fas抗原表达有一定的影响,Fas基因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Hp感染可促进Fas抗原表达增加,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海峰;刘为纹;房殿春;王国安;滕小春;陈刚;何俊堂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专业转运新生儿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专业新生儿急救转运(NETS)的运作特点及临床意义,确保NETS运作安全性的提高.方法用回顾性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我院NETS转运的215例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总结院前急救经验.结果我院NETS已具有较强的专业人员及完善的设备配置,与重庆地区及周边区域43家基层医院建立稳定的转运协作关系,院前急救、途中监护等NETS运作规范有效,确保转运新生儿的安全;危重儿约95.6%,转运前常伴发低体温、酸中毒、低血糖,经现场急救稳定病情后, 215例均安全转运回院.转运患儿中,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为常见疾病,发生率分别为81.9%、69.8%、64.2%;早产儿胎龄多小于35周117/138(84.8%),双胎或多胎占27.5%;,治愈好转率88.4%.结论规范化的NETS应包括专业人员组队、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途中严密监护病情,可大限度地保障危重新生儿安全的转运,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对减少后遗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作者:华子瑜;叶荣民;徐天鹤;余加林;漆正常;李世红;陈贻骥;邓春;包蕾;王家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产科子宫切除12例临床分析

    产科切除子宫是指产前、产时(含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切除子宫的手术,这种手术通常是因剖宫产术中发生危急情况而采取的紧急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一些因素引起的顽固性子宫出血或感染等.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升高,产科子宫切除有上升趋势.现将我院1997年3月~2002年2月间分娩12 923例,因产科并发症做子宫切除12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吴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缺乏形态学和实验室异常的依据.IBS是常见疾病,人群中10%~20%患有此病;有人估计,几乎所有的人在其一生中曾患过IBS.该病是继普通感冒后的第2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虽然IBS并不危及生命,却使成千上万的患者承受着身心上的巨大痛苦.

    作者:李宜辉;赵晓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超声内镜在胃浸润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胃浸润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其内镜诊断率.方法分析44例胃浸润性肿瘤(皮革胃41例,胃淋巴瘤3例)的内镜结果,对其中29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并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结果皮革胃和胃淋巴瘤内镜活检阳性率为43.2%(19/44).超声内镜显示病变胃壁弥漫性增厚,以2、3和4层为主,回声减弱,胃壁层次尚可见,部分病例仅见4层结构.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超声内镜对胃镜活检阴性的胃浸润性肿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不能鉴别皮革胃和胃淋巴瘤.

    作者:彭贵勇;房殿春;杨建民;李向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Amplatzer封堵器(美国AGA公司制造)治疗PDA已成为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介入方法.它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并发症低、康复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3月~2002年7月,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者2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莲;蔡晓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

    随着内镜和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已使消化道表浅、微小肿瘤的检出成为可能.对这些肿瘤外科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绝大多数病变并没有癌的转移.日益增多的研究证实,对这些局限性肿瘤用内镜进行局部处理可获得治愈[1~5].

    作者:杨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