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中不良反应临床研究

邹广顺;刘彩霞

关键词:结核病, 抗结核治疗, 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在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为今后临床治疗结核病患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传染科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80例,其中出现140例不良反应的结核病患者作为实验的对象.结果 14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主要的不良反应主要在胃肠道、过敏、肝肾功能的损害以及神经系统损害,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经过统计集中在第15~30d,比其他时间段的不良反应概率要高.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后,有80例患者症状消失,45例明显减轻,还有15例患者处理后几乎无变化.结论 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严格密切的监测患者服药后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防止不良反应加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对医院药学服务的分析与探讨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药学正经历着从传统药品供应到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学服务阶段的转变,这是时代赋予药师的使命,同时也是药师们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本文综合分析了我院药学服务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而如何实行我院优质的药学服务是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同时体现出了时代赋予现代医院药师的使命

    作者:章纪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析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的运用

    本次研究通过开展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活动,为今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扩宽思路,总结经验.

    作者:王艳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ICU患者在行机械通气时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6年6月~2012年10月在我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其原因,采用有效护理措施,比较2009年9月开始采用有效护理措施前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 调查发现未充分使用镇静剂、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措施以及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等与此有关.2006年6月~2009年9月采用有效护理措施前的150例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22例,发生率14.7%;2009年10月~2012年10月的215例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9例,发生率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清醒患者通过采取加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提高舒适护理、合理的镇痛镇静、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合理的气囊管理、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等对策措施可减少和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李晓霞;杨金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咪喹莫特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预防女性尖锐湿疣CO2激光术后复发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CO2激光术后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对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58例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予CO2激光去除肉眼可见的疣体,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4次/d;观察组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每周一、三、五或二、四、六晚各1次.疗程均为8w,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愈、复发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10%和72.41%,复发率分别为6.90%和27.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52%和27.59%,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2激光去除疣体后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比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能更有效阻止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的复发.

    作者:林凤霞;薛继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arrett食管APC术的护理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1],可伴有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因此阻断Barrett食管的发展,对防止食管癌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治疗Barrett食管的方法有氩等离子凝固术(APC)、高频电切治疗、激光治疗、射频消融光动力、内镜下粘膜切除、剥离术和冷冻消融.我科自2011年至今开展APC治疗BE患者201例,并通过针对性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敬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探讨提高耳鼻咽喉科护理满意度的方法

    目的 探讨提高耳鼻咽喉科护理满意度的方法.方法 通过不断学习医院的规章制度和通过完善有关管理和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严格执行护理程序,促使护士树立服务新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结果 护患关系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结论 只有严格执行护理程序,科学地管理临床科室,才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作者:孟庆英;孙敬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肿瘤与普通内科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肿瘤患者与普通内科患者的心理情况及影响心理的因素.方法 选择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表(SDS)对患者进行心理素质评价,并制定出影响心理因素的调查表,对150例肿瘤化疗的患者与130例普通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后,肿瘤并进行化疗的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明显高于普通内科患者.影响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患者的担心因素明显多于普通内科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的内心存在较多的焦虑因素,并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的现象;而普通内科患者的病情明显优于肿瘤患者,所以患者的内心影响焦虑的因素明显少于肿瘤患者.

    作者:王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肛肠疾病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肛肠疾病手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230例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疼痛、出血、尿潴留、便秘、肛门水肿等,根据并发症出现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通过细致、完善的护理,能积极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小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腹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经腹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12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行经腹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方式,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经腹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手术效果满意,人工阴道有正常阴道外观特点,可容纳2~3指,深约9~10cm,表面光滑、柔软、湿润、弹性好.结论 护理人员正确及恰当的护理,指导患者出院后正确使用模具是保证人工阴道成形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凤雄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行持续胃肠减压的护理

    目的 探讨有效的胃肠减压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选择适宜的胃管,插入深度为45~65cm.结果 有效的胃肠减压,减轻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 有效的胃肠减压是评价护理工作的一个标准.

    作者:谢冬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西医院校开展中医护理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结合我校附属医院中医护理教学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在西医院校强化中医护理教学的必要性,并针对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相应对策.目的 在于改革中医护理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员中医护理的实践能力和从业水平.

    作者:谭琼;吴强;刘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年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8例,将68例患者分成干预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FMA(运动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及早采取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及早恢复健康离院.

    作者:喻明慧;陈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康复训练、理疗、针灸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的GMF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对脑瘫患儿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刘启雄;陈炜;万子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于临床实施的不同的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临床治疗得知,A组产后24h出血量为(897.67±243.33)ml,B组产后出血量为(700.23±110.37) ml,C组产后出血量为(520.32±162.22)ml,D组产后出血量(450.37±145.66)ml,结论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催产素加温热盐水灌注盆腔加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优于其他几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小儿皮肤缺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小儿皮肤缺损的围术期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例车祸后足背皮肤缺损患儿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监测,重点加强对封闭式负压引流的管理.结果 患儿经右踝关节切开减压术加坏死皮肤去痂清创术、右跟骨切复空心钉内固定术加清创术、右足清创加负压吸引术、右足清创植皮术,治疗后感染创面的坏死组织得到彻底清除,有效地控制了全身感染,植皮存活,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后出院.结论 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足背皮肤缺损安全,疗效满意.而围术期的精心护理,尤其是加强封闭式负压引流的管理和创面护理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方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目的 总结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49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Schatzker分型,A型横行骨折15例,B型横行-压缩性骨折4例,C型斜型骨折16例,D型粉碎性骨折4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约40~60min,术后患肢悬吊固定,术后第1d行前臂肌肉等张收缩锻炼,7d后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14d行伤口拆线,术后随访1~2a,平均1.4a,根据肘关节功能HSS评价:优秀率达96.7%.术后并发症:克氏针退出1例.结论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固定可靠有效、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等优点.

    作者:李嘉荣;黄际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如何培养中专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行为习惯

    中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人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受教育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学校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针对目前大多数医院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遵规守时.而这一点又恰恰是目前中等职业毕业学生的一大弊端.所以我校在学生管理中抓住四个关键,突出工作重点,打造出我校特色学生工作品牌.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贯通伤后异物遗留致伤口不愈1例的护理

    外伤后伤口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在临床日益多见,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伤口内异物遗留所占比例较大,是伤口感染、形成窦道的主要原因[1].2011年我院伤口门诊治愈了1例贯通伤后异物遗留体内190余天致伤口反复发作的病例,采用湿性愈合理念和新型敷料护理伤口,3w内伤口愈合.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治疗重度外伤性脾破裂21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21例因重度外伤性脾破裂而急诊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术式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于腹腔镜下被顺利实施全脾切除术,手术时间71~92min,平均75min,术中失血量200ml~1000ml,平均350ml,住院时间为6~17d,平均9d,无死亡病例,无严重肺部或腹部及手术伤口感染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治疗重度外伤性脾破裂是可行的,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刘国生;蔺晖琦;王友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采用肺力咳合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的患儿,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为90%,肺炎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为70%,肺炎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本次研究表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采用肺力咳合剂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有较高安全性,临床效果显著,为一种安全范围大,疗效确切的药物.另外肺力咳合剂口感良好,患儿有较高依从性,服用较为方便.故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采用肺力咳合剂治疗,效果较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作者:赵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