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预防帕金森患者跌倒的影响

庄泽微;陈良英

关键词:帕金森病, 跌倒,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防止帕金森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180名帕金森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Fugl-Meger运动功能、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FCA)评分和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干预组Fugl-Meger评分为(51.81±12.43)、FCA评分为(42.99±14.0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对照组的评分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的跌倒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1.25%(P=0.029).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防止患者跌倒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家庭健康干预措施

    目的 提高传染性疾病患者以及家属对传染病相关知识以及防护措施的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40例传染疾性病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干预,其主要干预方法为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关于疾病知识的指导以及对患者以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的消毒隔离措施等.结果 通过对传染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干预,干预后,对于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自我防护能力,患者及其家属都比干预之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通过对传染性疾病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干预,患者及其家属对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预防措施,都有显著提高,对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以及预防控制起到有效作用,从而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并且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管理.

    作者:马富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血管彩超检查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术前血管彩超指标(桡动脉动脉直径、头静脉静脉直径,桡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预测标准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53例提前造瘘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均行术前彩超检查并收集拟手术血管情况指标与临床资料,术后8w根据内瘘是否成熟分为成熟组、失功组,计算内瘘失功率并分析彩超等指标与内瘘早期失功的相关性.结果 53例患者中,内瘘成熟组41例患者,内瘘失功组12例患者.内瘘早期失功率为22.6%,单因素分析提示头静脉直径纤细、桡动脉粥样硬化、年龄、糖尿病、TC、LDL为内瘘早期失功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头静脉直径、桡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总胆固醇(TC)是AVF早期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桡动脉直径、年龄、性别等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早期失功无关.结论 术前血管彩超可以早期提示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危险性,根据术前血管彩超结果选择恰当的手术位置或者长期通路模式可有效避免内瘘的早期失功.

    作者:饶建辉;陈长云;杨国云;崔天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复方樟柳碱(compound anisodine,CA)对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作用.方法 收集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46例.随机分为CA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和常规眼肌麻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CA组治愈率(78.26%)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38.2d)短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樟柳碱能显著缩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治疗疗程,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小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1例骨内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结合病理与临床特征,分析与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骨内腱鞘囊肿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内腱鞘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均进行了X线照片,17例进行了CT扫描.结果 本组病例中发现病灶27个,其中单发15例,多发6例.发生于髂骨髋臼缘7例,其中3例病灶与关节腔相通,股骨头6例,股骨颈4例,距骨、掌骨头各2例.结论 骨内腱鞘囊肿是一种骨的良性疾病,该病相对少见,X线平片结合CT检查能够对大多数骨内腱鞘囊肿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对少数非典型病例则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病理学检查三方面综合分析方能确诊.

    作者:黎钢;谭四平;张凯;徐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健康需求及护理对策

    我科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64例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了1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把他们分成两组,观察组64例,其中男2例,女62人,平均年龄32.5岁,文化程度小学至大学,对照组64例,其中男2例,女62例,平均年龄33.1岁,文化程度小学至大学.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美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和谐的护患关系是缓解护患矛盾,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近年来,我院护理部把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祝明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头孢曲松钠转换疗法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转换疗法在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中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头孢曲松钠50~100mg/kg.d,静脉点滴,1次/d,7d为一个疗程,病程始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治疗组:头孢曲松钠50~100mg/kg.d,静脉点滴,1次/d,静脉点滴2~4d后改由头孢克肟干糖浆口服,8mg/kg/d,1次/d 疗程3~5d,平均改为序贯疗法时间为(2.62 ±0.65)d.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8.89%,有效率11.11%,对照组治愈率90.91%,有效率9.09%,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和大便化验正常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转换疗法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疗效确切可靠,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较始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有更多的优点和临床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作者:张国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43例猝死患者心肺复苏(CPR)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猝死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对43例猝死患者心肺复苏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3例猝死者分为两组,A组为心脏呼吸骤停至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时间均小于5 min者24例,B组为心脏呼吸骤停至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时间均大于5 min者1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情况.结果 A组复苏成功率为79.17%,而B组复苏成功率为0,肾上腺素的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 猝死患者能否急救成功,重要的是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熟练快速的气管插管,早期电除颤,故及时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脏骤停(CA)4min抢救的黄金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伟;张文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T技术新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自从1969年Housfield发明CT到现在CT技术迅猛发展,1969年~1980年是扫描部位从单一的头部拓展到体部.1980年~1990年主要是扫描速度的提升,螺旋CT连续扫描速度突破了亚秒.1990年~2000年螺旋CT由单排发展到多排,使得CT球管旋转一周可以获得多幅图像.

    作者:韩砆石;孙希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癌痛的心理及心理治疗的探讨

    心理治疗是改善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癌痛患者在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纠正患者消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其不良情绪和减轻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疗效,达到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瑞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认识

    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合理护理,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让晚期患者在有限的时光里安祥、舒适.

    作者:黄慧;吕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双侧原发乳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发现右乳腺外侧无痛性包块一月余以右乳腺癌于2006年3月23日入院.患者2006年2月20日洗澡中无意发现右侧乳腺外侧有拇指大小包块,无疼痛,可以推动,按乳腺增生治疗半月无效,入院前1w觉包块稍变大,隐痛,遂来我院门诊行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考虑右乳腺癌而入院.生有双胎,平时月经规律,体健.

    作者:曾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泮托拉唑、立止血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立止血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住院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8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用泮托拉唑、立止血治疗,观察组用泮托拉唑、立止血联合奥曲肽治疗,治疗1w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6%,对照组总有效率 87.6%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泮托拉唑、立止血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三种药物联用效果好.

    作者:王淑萍;徐世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成骨诱导与鉴定

    目的 建立一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rBMSCs并进行体外扩增及纯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取第3代细胞分别向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定向诱导,通过染色和电镜检测成骨成脂诱导后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的rBMSCs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成骨成脂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von Kossa法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和油红 O染色均呈阳性.成骨诱导电镜检测呈阳性.结论 全骨髓贴壁培养法操作相对简单,可大量分离、纯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获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经诱导培养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本实验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可以为组织工程提供充足的种子细胞来源.

    作者:李伟岸;韦庆军;肖仕辉;韦积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型医院集中式预约检查的优质服务

    目的 通过开展特殊检查集中式预约服务的方式,体现了优质服务,树立强烈的优质服务思想,改进医院预约服务工作,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改进以往的预约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方法 为门诊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便民措施得到进一步实现.结果 特殊检查集中式预约实施了优质服务,患者满意率在96.7%以上,门诊人次增长和经济收入增长都明显提高.结论 特殊检查集中式预约的推出是非常欢迎的,为广大患者提供持续、快速、优质的健康服务,才能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取得更好成绩.

    作者:陈学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宫颈表皮内肿瘤病理学检查的研究进展

    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占世界1/3的大国[1].近几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宫颈表皮内肿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浸润癌演变过程的癌前病变阶段[2],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2].此阶段持续时间相当长,大约有10a时间[3].而宫颈易于暴露,便于观察,触诊及取材,在癌前病变阶段常可被确诊,即可进一步治疗,就有阻断变成癌的可能.已有报道,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疾病[4].癌前病变治愈率达100%,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5a生存率高达80%~90%[5].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CIN具有非常重要意义[6].

    作者:何燕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把握读者阅读心理做好高校文献采访工作

    分析高校各读者群的特点,探索其阅读需求、阅读规律,努力把握读者的阅读心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使读者有其书,图书有其读者,做好高校文献采访工作.

    作者:赵世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宫外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50例,开腹手术组50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 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与开腹手术组相比,均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临床疗效比较说明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志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试论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发展的关系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文化建设与其发展间的关系显得愈加重要和突出.本文诠释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特点,将医院的文化建设与其发展间的关系从生产力、经济力、竞争力三方面进行阐述;就其关系特点论述了医院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并取得长远发展,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有效搞好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安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眼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监控管理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手术质量.方法 从健全管理组织及制度,从环境的消毒,无菌技术,手术物品的管理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等方面进行管理.结果 加强眼科手术室管理是提高眼科手术成功,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保证.结论 加强眼科手术室感染的管理,能有效保证眼科手术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社会效益.

    作者:黄惠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