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张丽萍

关键词: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 应激状态, 应激反应, 文献资料, 进展综述, 护理, 病情加重, 高代谢, 创伤后, 机体, 护士, 管理, 安全
摘要:危重患者由于应激状态引起机体高代谢、高分解极易发生营养不良,进而使病情加重;尽早施行肠内营养不但可确保营养的补充,而且可以减轻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强度.肠内营养的管理对于安全有效地完成肠内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如何护理也是护士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现将近年来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加强医疗统计,促进医院管理的分析

    统计工作是现代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就要充分发挥出统计工作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院服务的质量水平,使医院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陈长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AIS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心理干预组采用系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心理干预组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AIS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卢简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对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本组42例均成功介入栓塞,术后1例发生脑血栓,2例动脉瘤破裂出血,经过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肌力和生命体征,并且制定完善的患者饮食计划,患者整个病程的健康指导,并发症的及时处理,积极的治疗,患者均完全健康出院.所以,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程海河;曾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风康复期患者的家庭心理护理

    中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且发病年龄由老年逐渐向中老年发展,而生存的患者中至少有50%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从而导致抑郁等精神并发症.这与疾病所致的客观因素切相关,也于脑部病变后所致的性格情志,行为改变有一定关系[1].中风患者的康复期长达3~6个月甚至更久,家属作为患者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做好患者的家庭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邓汉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入选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曲肽)和对照组,各3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h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药物之一,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万乐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53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普及,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 在终末期肾病治疗中的普及程度不断增加,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护理人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就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山东省垦利县医院因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3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芝;丁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5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00例,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发热、镇痛剂使用例数等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安全、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翠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脂肪肝B超诊断与肥胖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脂肪肝B超诊断分度和肥胖度之间的关系,为脂肪肝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常规体检者诊断为脂肪肝患者286例,依据B超检查分度;依据患者身高、体重计算其肥胖度.采取统计学方法分析脂肪肝及其分度(轻、中、重度)与肥胖度(正常、超重、轻、中、重度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 286例脂肪肝患者脂肪肝B超诊断分度:轻度102例(35.7%)、中度144例(50.3%)、重度40例(14.0%);肥胖度:正常、超重、轻、中、重度肥胖分别为占:2.1%、1.4%、30.1%、43.4%和23.1%;统计学显示脂肪肝严重程度与肥胖度呈正相关 (P<0.05).结论 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度反映人体整体脂肪含量,但脂肪在人体内的储备与代谢因人而异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肥胖度与脂肪肝的关系较之血脂等其他指标更为确切、直观.

    作者:康利荣;秦林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6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CT表现.结果经CT检查,46例患者按病理分型多的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占69.57%;按发生部位,发生率高的部位是胃,占52.17%,其次是肠道,占43.48%,后是食管下端,占4.3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能有效降低误诊率,为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有力依据,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罗刚;侯启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分娩的126例足月适龄儿(除外胎儿宫内窘迫,出生窒息,头颅血肿,围生期感染,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等疾病,母孕期健康,均无有关家族遗传病史),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干预组黄疸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转入新生儿病房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可以显著改善新生儿黄疸的预后.

    作者:邵红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声对19例宫颈妊娠疾病的诊断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宫颈妊娠超声图像并结合其产生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提高对误诊率高,危害大的罕见部位宫颈妊娠的诊断.方法对19诊断宫颈妊娠患者进行性分析.结果典型宫颈妊娠患者超声图像为:在宫颈口处可见妊娠囊,囊壁相对较薄,其内可见胚胎组织,甚至心管搏动,部分患者卵黄囊较好,胚胎可见环形血流信号,子宫稍增大,呈桶装,子宫颈内口关闭.结论宫颈妊娠是一种严重的异位妊娠类疾病,宫颈妊娠的治疗结局与早期诊断有关.

    作者:李伟;韩海燕;杨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例绒癌患者PICC置管造成血栓后保管溶栓的治疗与护理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是治疗该肿瘤首先和主要的治疗手段[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绒癌患者长期化疗的常用静脉输液方式.但有报道,60%恶性肿瘤患者易并发血栓形成和血液高凝状态[2].PICC置入后发生血栓的概率也更大.我科室就出现1例绒癌患者置管后发生血栓,现汇报如下.

    作者:范二林;王培红;洪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周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患有根尖周炎的患者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常规根管治疗的效果比较,并加以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患有根尖周炎的患者共60例,这些患者年龄均为18~66岁之间,男性患者是36例,女性患者为2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常规的去除腐质,进行相关根管准备,根管需要冲洗和消毒彻底,使用氢氧化钙糊剂;B组患者进行常规根管术治疗,对于急性炎症期的患者要施行开放引流,接着进行根管准备,使用甲醛甲酚液棉捻、水门汀和丁香油暂封,1w观察期后复诊.结果 A组患者有1例治疗无效,但是两组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得出,根管治疗术式保存和治疗患牙有效的方法,也是临床牙齿修复的基础治疗学.在A组中存在一例患者治疗失败,其引起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恰当的病例选择和不良操作技术都会造成治疗无效.综上所述,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常规根管治疗术相对比,首者更能降低患者复诊次数和治疗时间,临床效果也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黄少战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抗病毒治疗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门诊和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9例,随机分成两组,核苷类抗病毒组(拉米夫定组/A组)采用拉米夫定100mg/d;保守治疗组(B组)采用常规保肝、降酶、营养支持治疗.两组疗程均1a.结果通过抗病毒治疗,治疗组HBV-DNA全部转阴,肝功能明显好转,保守治疗组所有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死亡3例.抗病毒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进行核苷类抗病毒治疗,可优选起效快的拉米夫定迅速控制病情.

    作者:顾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15例高血压患者,根据结果分为高血压冠心病组(66例)和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49例),检测血清脂蛋白a、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血肌酐、Cys C等.分析冠心病与Cys C的相关性,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Cys C、糖尿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IBM等因素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Cys C含量明显高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发现Cys C、脂蛋白a、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糖尿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与冠心病相关.结论 Cys C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管的病变程度有正相关性,检测Cys C是预测冠心病发病的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张彩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目的 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各种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新近参考文献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在临床各种疾病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儿科疾病、梗死病、脓毒症及各种急性感染等疾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作者:翚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骨伤科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骨伤科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骨伤科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混合感染患者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 骨伤科混合感染主要分布在开放性骨折(28例,占43.1%)、慢性骨髓炎(11例,占16.9%)和外伤感染(10例,占15.4%)中;病原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0例,占30.8%),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16例,占24.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12例,占18.5%);与单一菌种感染菌株耐药性相比,混合感染组合菌株耐药性明显升高,混合感染组合菌株对8种常用的抗生素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结论 开放性骨折、慢性骨髓炎、外伤感染容易发生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单一菌株,而且不对称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骨伤科临床用药中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姚朝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校在泌尿外科教学中推行了双语教学,通过推行双语教学我们发现,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了英文知识体系,但相应提高了教学难度.在双语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督促教师进行专科外语词汇的学习.同时,双语教学结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提高了师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为临床工作和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汪涌;保庭毅;杨増悦;邱建新;马建军;张波;赵致广;宋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单胺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及复方甘草酸单胺在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患者86例,男性53例,女性29例,年龄25~7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复方甘草酸单胺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x2=7.63,P<0.01),肝功能好转及血氨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用复方甘草酸单胺对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患者在改善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孙伟;安桂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出院精神患者开展护理访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地州级专科医院对出院精神患者开展护理访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436例出院精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于12个月内定期进行护理访视,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结果 出院12个月后,对照组再次住院率为12.5%,观察组再次住院率为4.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出院精神患者开展护理访视,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医院的护理品质.

    作者:何兴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