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英;曾秋香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肺结核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血糖控制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患者为7例,低于对照组14例,两者差异显著,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饮食护理、心理护理、预防感染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在痰菌转阴、血糖控制和控制并发症上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艳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行40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谵妄的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结果25例患者发生术后谵妄,表现为意识障碍、语句不连贯、睡眠、清醒节律失调、定向力和记忆力减退等。发生率为6.2%(25/402)。结论年龄、术后应激反应、高血压病史、术后膀胱痉挛、睡眠障碍、缺氧和TURP术后综合症是TURP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通过心理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用药护理、膀胱痉挛护理、睡眠护理、预防低氧血症、发作期安全护理等是降低谵妄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和缩短谵妄的程度及时间。
作者:太荣芬;崔凤仙;寇艳;谢琼 刊期: 2014年第39期
急诊科是合综性医院的一个必备科室,其实力更是标志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而急诊预检是急诊患者进入医院就医的第一关口,如果分诊错误,轻则延长了患者的诊治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可延误患者的抢救时机,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准确的预检分诊是提高急诊的服务质量、患者的救治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关键;重视急诊预检分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急诊分诊过程中隐患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借鉴。
作者:周美红 刊期: 2014年第39期
介绍1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合并中耳炎的护理,心理护理,放部位皮肤护理,口腔,鼻腔及护理及外耳道的清洁。
作者:徐靓;王文静;涂莹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子宫内膜产生的一种病变,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10%左右,并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临床治疗中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等,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这种疾病属于良性疾病,但是也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转变为难治之症。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中医、西医两方面的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从西药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知识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覃云洁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有效的提高对胸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储佳;王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放置静脉留置针经护理干预后是否能降低静脉炎发生,为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60例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行静脉留置针后发生静脉炎情况。其中未干预组30例,干预组30例,监测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干预组静脉炎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0.05)。结论选择正确的血管及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操作、加强肿瘤患者抗病能力等,是降低晚期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导致静脉炎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张蕾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妇产科的日常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妇产科护理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管理办法,并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幅上升,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的质量。
作者:李宁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待产的孕妇98例随机分为激励式护理干预组49例和常规护理组49例,对两组的分娩结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周明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对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在2013年06月~12月,我院未对急诊护理实施风险管理时,选取20例护士和8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再从2013年12月,我院急诊护理实施风险管理之后,再次抽取20例护士和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将2组护士的技术操作和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护士在无菌操作、三基考试、护理文书写作和操作合格率等4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医疗安全,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变珍;潘伟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随着国家卫生监督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卫生监督职能的划转,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工作模式由以食品卫生监督为主转为向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为主的重大转变。梨树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医疗机构、学校卫生和公共场所等卫生监督执法领域积极探索出了新型执法模式。即综合执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于德民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8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做好生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8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6例经腹腔镜探查因严重发生粘连或解剖变异,而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2例,胆漏3例,均再次手术后治愈;皮下气肿2例,自行吸收;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及时治疗与护理治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袁菊;马嫣;王青年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在我病区自2014年1月~6月收治的16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结果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地预防及处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积极严密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高玉英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可调式股四头肌训练板在膝盖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1日之后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100例,含膝盖附近骨科手术的康复治疗、膝盖关节外伤康复治疗、关节炎(不含类风湿)康复治疗及其他原因的膝盖疼痛影响肌力的患者的康复治疗。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的方式,而B组患者采用配合可调式股四头肌训练板的康复治疗。结果在肌力恢复、疼痛恢复、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等四个方面,B组患者均表现出比A组患者更加优越的效果。结论可调式股四头肌训练板在膝盖疼痛影响肌力的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作者:庄晓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随着护理教育层次的提高护理实习生学历由中专变为护理本科、护理硕士,延用原来带教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如今实习生的需求,但在临床带教中发现扔存在许多问题,以下是在我科室内存在的护理带教方面的一些问题。
作者:金春花 刊期: 2014年第39期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病,通常是鼻泪管阻塞,下端的泪囊分泌物潴留。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为女性的鼻泪管容易堵塞,所以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常表现为溢泪溢脓,泪囊部皮肤潮红,糜烂,慢性湿疹,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的带来影响[1]。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原则是术后药物控制炎症,预防泪道再堵塞,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泪囊鼻腔之间的永久的引流通道。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21例(121眼)慢性泪囊炎,给与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治疗,术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讨论药物方式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在2011年~2013年的相关病例81例,针对患者诊断结果与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分别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A组)以及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B组)来进行处置。并采用心理构建等方式进行术前与术后的护理。术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B组在临床疗效上优于A组。具体表现在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方面,但是会存在一定的宫颈裂伤或残留等问题。结论临床中适宜推广B组治疗方案来进行临床处置。
作者:李美玲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对不同的脐部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总结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对本院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录的168例新生儿患者的脐部护理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临床效果分析。结果采用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对新生儿脐部护理进行处置不仅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而且对于后续的脐炎感染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结论延迟断脐联合清洁自然干燥法处置方式适宜在新生儿脐部护理过程中进行推广。
作者:袁文香;曹庚秀;罗菊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且腹膜透析具有所需设备简单、治疗时间和场地灵活、操作易掌握、治疗费用较低的优点,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建立完善的腹膜透析中心,拥有专职的高素质治疗护理团队和先进的管理已日渐成为腹膜透析发展的中心要素。我院于2004年开展腹膜透析,目前在院随访人数155人,2010年挂牌东阳市腹膜透析中心。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已成为现代信息化医院运营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境以及技术支撑。尤其近几年,卫生部大力提倡和支持各级医院进行医疗信息化建设,全国众多医院都建立了与主HIS系统相衔接的LIS、PACS、EMR等信息系统,为医院运行和管理提供医疗数据、图文报告、财务数据、影像传输等信息,同时也为管理者进行科学化决策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HIS系统在医院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在医疗学术和教学活动中、以及医院经济运行(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了医院内部管理的资源消耗的同时,提供了住院患者费用情况的透明度,更为医院相关科室提供了准确、详细的医疗数据,逐步提高了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再好的医院信息系统,在一年365天不间断运行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故障,从而会对医院的正常业务运转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给医院自身和就医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做好医院HIS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拥有可靠的稳定的硬件设备是软件系统运行的必备条件,也是系统数据安全的根本保障。做好这一工作,可以保障医院各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也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现结合我院HIS系统的实际运行维护情况以及工作体会,从硬件、网络、软件3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做好数字化、智能化医院HIS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
作者:沈丛磊 刊期: 2014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