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阳国华;阳和平

关键词: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4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健康教育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32例,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率、药物使用掌握率、饮食运到指导掌握率、血糖监测率和并发症护理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且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措施具有良好作用,其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循证护理用于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选取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脊柱骨折患者在病程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脊柱骨折患者中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病概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患者护理的难易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沈利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浅谈人文关怀在临床中的作用

    阐述了人文护理的内涵、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现状,指出了人文关怀的意义,为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张艳平;于影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经口咽入路一期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一期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6月收治采用该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18例患者,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呼吸道护理、情志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练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和评价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和满意率。结果本组8例经采用该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的患者,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呼吸道护理、情志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练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加强上颈椎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降低上颈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成为卫生部门监督管理的重点工作。文章通过分析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深入的探析了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的对策。

    作者:杨方凤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8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做好生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8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6例经腹腔镜探查因严重发生粘连或解剖变异,而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2例,胆漏3例,均再次手术后治愈;皮下气肿2例,自行吸收;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及时治疗与护理治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袁菊;马嫣;王青年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

    目的分析和总结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内科收治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5例,对这些患者严格按照整体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并和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62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对比。结果75例患者经过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干预后,治愈为71例,治愈率达到94.66%,2w内复发3例,复发率为4%。结论整体护理能够减少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袁艳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老干部科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人性化护理

    人口老龄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老年患者由于特殊生理、心理及疾病特点,使老年患者的护理任务比治疗任务更繁重、更重要。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应根据其病情、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等,采取人性化服务,达到及时、安全、有效、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要。人性化服务是人性化护理的中心主旨,它包括责任心、服务意识、爱心、护理技巧等多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让患者在较舒适的护理中顺利完成治疗,实现早日康复。

    作者:姜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前置胎盘患者56例的产前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产前护理,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做好前置胎盘产前观察及护理,是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可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作者:夏学珍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

    目的研究并分析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方法改革传统排班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分为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三个层级,应用扁平理论将信息技术与网络工具应用在护理工作中,对各项资源与信息进行共享。结果有效减少中间层级,让护理人员更容易了解临床护理情况的变化以及患者情况,真正的将护理人员还给了患者,实现了整体性的管理。结论将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在妇科优质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成效。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青中年急性胰腺炎中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青中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血糖(BG)、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87例AP患者资料分析。结果初发146例,复发AP(RAP)41例。轻度(MAP)、中度(MSAP)、重度(SAP)各133、40、14例。 BMI≥28.0 kg/m2在初发、RAP中各87、23例,MAP、MSAP、SAP中分别有89、18、3例。静脉空腹BG≥11.2 mmol/L在初发、RAP中各74、30例,MAP、MSAP、SAP中分别有39、26、10例。 TG≥5.65 mmol/L在初发、RAP中各45、34例,MAP、MSAP、SAP中分别有45、25、12例。结论青中年AP患者中,肥胖可能与AP初发或复发相关;高血糖、高TG可能是AP复发的一实验评估指标,也有助于评价AP病情的严重性。

    作者:陶文玉;杨莹;李奕平;王晓苓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与患者期望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经过临床调查,了解手术室患者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期望及其之间的关联性,讨论优质护理服务与患者期望之间的具体联系。方式将来我院就诊的并且实施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术后问卷调查,采用Servqual体系测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SQ)具体的情况,利用Sperman的相关性,分析出患者期望与优质护理服务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期望值同护理服务质量存在显著性关系,即<0.05。结论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接受优质服务以后满足了患者的基本期望,具备临床推广性。

    作者:解秀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对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近3年我院一共接受了84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经过一些临床的护理干预,例如心理干预,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和加强健康教育等手段,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有2例,住院时间为(37.3±4.7)d;其中35例是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3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0例患者康复出院,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住院时间为(32.1±2.5)d。结论在临床上,对于一些多发性股与关节损伤的患者,我们应该给与全面的敢于护理措施,病情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这种干预护理。

    作者:朱明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原因、预防措施以及一次性病灶清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一次性病灶清除术以及术后对症用药治疗,术后1年调查回访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通过采取一次性病灶清除术以及对症药物治疗方式,患者手术切口均玉期愈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痊愈出院。患者术后1年回访调查并未发现复发或恶变现象,总有效16例(100%),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显效4例(25%)、有效8例(50)、总有效12例(75%),术后1年回访调查发现2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两组患者比对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临床治疗时采取一次性病灶清除术以及对症药物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待产的孕妇98例随机分为激励式护理干预组49例和常规护理组49例,对两组的分娩结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周明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专科护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专科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普外科、脑外科、妇产科及骨科四个专科组,进行相应的培训及考核。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实施专科分组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实施专科护理分组后,患者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专科护理,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操作技能,提高了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探讨

    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护理这门学科是将科学性和人文性完美结合,也正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才使得护理教学必须拥有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生命安全也愈加的重视起来,为适应社会对护理学生的需求,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也随之开展起来。在国外,体验式教学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其实践和理论基础也更为广泛,为满足社会的需求,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开始有所改变。

    作者:张志丽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对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20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康复护理,与此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还应该采用良肢位摆放和冷水温水交替浸泡等方法来进行护理干预,当对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之后,再对其疗效进行判定。结果经过1个月的康复护理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3%,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疗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曾桂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行40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谵妄的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结果25例患者发生术后谵妄,表现为意识障碍、语句不连贯、睡眠、清醒节律失调、定向力和记忆力减退等。发生率为6.2%(25/402)。结论年龄、术后应激反应、高血压病史、术后膀胱痉挛、睡眠障碍、缺氧和TURP术后综合症是TURP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通过心理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用药护理、膀胱痉挛护理、睡眠护理、预防低氧血症、发作期安全护理等是降低谵妄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和缩短谵妄的程度及时间。

    作者:太荣芬;崔凤仙;寇艳;谢琼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整形外科糖尿病护理

    目的加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护理,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明确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注意其急性并发症的表现及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结论通过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患。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39期

  • 20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广泛的血管炎,常常导致多个组织,器官的损害[1]。主要累及皮肤粘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当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如肾脏、心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损伤或出现危及生命的改变是统称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作者:李亮亮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