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石性肠梗阻6例报告

唐华;张才全

关键词:胆石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 病临床表现, 小肠梗阻, 胆道结石, 确诊率, 阻塞, 肠腔, 肠道
摘要:胆石性肠梗阻是一种少见的、特殊原因的机械性肠梗阻,是胆道结石进入肠道后阻塞肠腔所造成,约占小肠梗阻的l%~3%。该病临床表现隐匿多变,术前确诊率低。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晚期肺癌综合治疗进展

    对于早期肺癌,采用单纯手术等治疗措施,病人就可能获治愈或长期生存,而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却不令人满意。如何合理地综合运用现有的各项治疗措施来提高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综合治疗现被认为是提高中晚期肺癌疗效的主要措施[1]。有人甚至认为即使对于早期肺癌综合治疗也可进一步提高疗效[2]。

    作者:葛明建;李良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罕见病因的上消化道出血2例报道

    例1:患者,男,48岁,便血15d,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10年有,曾因不明原因黑便住院,保守治疗出血停止。近三年来常感饥饿痛,进食后可缓解,酷似十二指肠球都溃疡病,经多次上消化钡餐透视、纤维胃镜检查未发现病灶。入院后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次急诊行胃镜检查,无阳性发现。但进食后即诱发出血,1次出血量在1 000~1 400ml。

    作者:任崇体;周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59例梅毒患者临床情况分析

    近来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较以往报道的典型皮损有所改变,为了更好地认识该病,提高临床诊断率,达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梁成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体会

    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自1987年首次用于临床以来,其操作技术逐渐成熟,目前已成为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方法。本文报告我们用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其目的旨在总结经验、并对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作一评价。

    作者:宋治远;何固祥;迟路湘;舒茂琴;胡厚源;唐波;史光鉴;庄国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安定宫颈局部注射对分娩的影响

    安定又名苯甲二氟蕈.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及中枢性肌松作用,能选择性作用于宫颈平滑肌,使肌纤维松弛,自1984年以来国内将其用于第一产程,促进宫口扩张[1,2],可加速第一产程活跃期[3]。我院自1999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安定宫颈局部注射配合人工破膜加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与我院常规单纯行人工破膜加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张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2例胸腰椎骨折伴瘫痪的Dick's钉治疗体会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严重损伤,脊髓、马尾受压是形成瘫痪的重要原因,及早解除脊髓、马尾受压因素和恢复脊柱稳定及坚强的固定是处理脊柱损伤的三个基本原则。我院自1992年以来用Dick′s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伴瘫痪12例,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何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抓钩螺钉在各类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我院从1980年起,采用自制抓钩螺钉在各部位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共191例。经近20年来的随记观察。该抓钩螺钉按不同部位骨折的需要内固定,不但有张力带作用同时还有加压作用,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可同时出现。

    作者:霍强;周中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同种异体巩膜修补角巩膜病变3例

    患者,男,40岁,因右眼病毒性角膜溃疡穿孔于1999年4月入院。查穿孔在角膜缘5点向内延伸了 3mm,呈现不规则状。经扩瞳加压包扎半月,前房未恢复,眼压低于10mmHg,视力为眼前光感。

    作者:李明肃;崔永弘;曾晓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1995年美国胸科协会(ATS)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义为: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引起的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可能伴有气道高反应性,部分气流阻塞是可逆的[1]。吸入和口服糖皮质激素两者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有抗炎作用,能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而在COPD治疗中激素的应用较广泛,由于缺乏对照研究,其作用颇有争议[2]。

    作者:刘平;张蔚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发性浆膜腔积液45例临床分析

    多发性浆膜腔积液系多浆膜受损,病情复杂,病因诊断较为困难,现对我院1993年1月~2000年8月住院确诊的4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张光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有关降压药物的循证医学观点

    1 循证医学概念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指谨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佳证据(资料),对个体患者医疗作出决策。

    作者:李法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咽封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研究

    咽异感症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其致病因素较多,而治疗方法有限.作者于1996年5月~1999年6月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作咽封治疗咽异感症94例,与口服头孢氨苄胶囊治疗的61例作对照,经系统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蒲一平;骆文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几何参数变化与生物力学分析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胸腰段脊柱节段遭爱的撞击能量与几何参数、几何参数变化与生物力学的相互关系,为评判脊柱损伤程度及稳定性变化提供相应的客观标准,为治疗中采取适宜的生物力学方法提供确切的实验依据。

    作者:杨欣建;王正国;朱佩芳;宁心;郭小愚;陈海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剂量Bataloc对CLBBB的近期影响

    自1998年10月MERIT-HF研究得出倍他乐克(Betaloc)能降低死亡率后,Betaloc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广泛,但器质性心脏病常因左室扩大、代谢紊乱、退行性变而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因此,Betaloc在该类患者中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通过收治器质心脏病伴CLBBB患者12例,在对心脏病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小剂量Betaloc的观察,以探讨对CLBBB的近期影响。

    作者:罗毅;郑先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部切口裂开31例分析

    1978年~1998年,我院共行腹部手术16 382例,发生腹部切口裂开31例,占0.19%,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22~77岁,平均56.4岁。上腹正中切口4例,右上旁正中切口10例,右侧经腹直肌剖腹探查切口16例,左上腹旁正中切口1例。连续缝合腹膜8例,间断缝合腹膜23例。

    作者:蒋志宏;石国杰;张胜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治疗胸段食管穿孔

    1985年3月~1999年7月我科采用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治疗胸段食管穿孔4例,均顺利恢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景海;蒋耀光;王如文;龚太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色素沉着的光生物学机理研究进展

    正常皮肤在照射紫外线UV(Ultraviolet)后发生色素沉着(tanning)。色素沉着按其发生的方式和机制可以分为两种即:即刻黑素沉着(immediate pigment darking, IPD)和迟发色素沉着(delayedtanning, DT) [1]。

    作者:李志强;刘荣卿;高天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牙间垂直型食物嵌塞的充填治疗

    牙间食物嵌塞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以食物嵌塞求治者很多。笔者对求治的93例食物嵌塞患者中的76例患者,采用充填与调治疗,追踪复查61例,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刘永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I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1999年美国有37 400人发病,其中大多数均系早期(I期)即被确诊。I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但对手术范围意见不一,特别是对淋巴结的处理存在争论。

    作者:贾英;卞度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巨大假性胰腺囊肿致门脉压增高1例

    患儿,女,6岁,涪陵人。二月前因车祸伤以左侧肱骨、锁骨骨折住院治疗好转出院。20d前发现左上腹包块,渐增大,以“上腹部包块,假性胰腺囊肿”收住院。查:T39.5℃、P88次/min、R22次/min、BP14/9kPa。上腹部膨隆,肝肋下未触及,中上腹部可触及约8cm×10cm×12cm大小,紧贴左肋下缘、光滑、不活动、张力高、无痛性囊性包块。血像:白细胞6.7×109/L、中性:0.710/L。B超检查:中上腹可探及约8cm×10cm×14cm大小囊性包块,壁光滑、规则,厚约0.5cm,其肿块与胰体、尾部分界不清。CT检查:肝、胃、脾间可见8.8cm×10.9cm×12cm水样密度影,胰腺受压辨认不清。入院诊断:巨大假性胰腺囊肿。

    作者:徐来喜;范德庆;王小波;刘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