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庆
目的:了解我市干部心电图异常的的严重程度。方法对4854名自贡市企事业单位干部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电图异常检出率65.39%,男性高于女性,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无论是老年前期还是老年期心电图异常,均以心律失常为多见占29.64%。结论应加强对企事业等单位干部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监测,多渠道降低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廖晓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采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管理病区。方法通过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质控内容及质控分析,对病区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全程的监控的操作方法。结果2013年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2012年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从而保证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北玲;王立兰;李莎莎;汪慧;沈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所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的目的是改革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验实训室不适应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的状况,不断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
作者:李敬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片的临床疗效在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治疗。方法70例冠心病和高血压医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剂和吲达帕胺缓释片,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6w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观察血脂,硝酸甘油片剂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血压和硝酸甘油片减少量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脂质含量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片剂疗效在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治疗是很好的,可以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宝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应用彩超技术检测诊断妇科急腹症进行了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7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8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为例,在对所有患者施以彩超检查之后,把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比。结果通过对8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彩超检查之后发现,有46例患者患有异位妊娠;有8例患者患有黄体破裂;有3例患者患有出血性输卵管炎;有14例患者患有卵巢囊肿蒂扭转;有3例患者患有处女膜闭锁。同时妇科急腹症诊断正确率占到总数的84.8%。结论利用超声技术对妇科急腹症施以诊断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刘世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护理的感受和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做做出及时诊断和准确处理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出血量情况的改变以及患者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后,患者的出血量得以控制,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结论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迅速诊断,准确处理后,行针对性护理,减少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出血过多对孕妇生命构成威胁的危险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赵晓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早期静脉溶栓能有效解除血管闭塞,恢复脑血流灌注,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达到再灌注治疗目的,是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做好静脉溶栓的观察和护理是其治疗效果的保证。方法选取符合静脉溶栓的患者15例,通过早期溶解血栓,解除血管闭塞,恢复脑血流灌注,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达到再灌注治疗目的。结果早期溶栓再通目前被认为是脑梗塞急性期的佳治疗方案之一。溶栓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对于患者预后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院前院内溶栓绿色通道,医护密切配合,提高患者对溶栓治疗的认知度、依从性,同时充分发挥患者潜能、促使患者得到大化的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章开容;刘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新生儿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和血管损伤情况。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桡动脉穿刺组(A组)55例和股静脉穿刺组(B组)45例。 A组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B组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成功率、穿刺采血损伤程度及操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比股静脉采血成功率提高了10%,达到了95%;桡动脉采血时间比股静脉采血时间平均缩短了5min。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损伤程度轻,可推广采用。
作者:屈海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以形成人工气道,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技术,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作为有创人工气道,患者的呼吸道就与外界相通,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而严格且规范的人工气道管理是保证患者术后呼吸道畅通的关键[1]。
作者:张亚欣;李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常规护理模式与全面整体护理模式对减轻恶性肿瘤患者药物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进行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面整体护理模式,分析两种护理的异同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全面整体护理比常规护理模式更注重因病对症护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大高于对照组护理模式,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恶型肿瘤患者药物毒副作用的护理后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慢疾病的恶化速度和提高生命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殷瑞娟;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意义。方法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50例,采集患者胸腔积液,并设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GF-β浓度,数据经SPSSl.o统计软件处理,行方差分析齐性检验后,再行t检验。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的TGF-β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TGF-β可能参与了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具体作用机制需行深入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析剖腹产手术中患者腹部切口的具体护理办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剖腹产手术腹部切口患者,将其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更为全面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伤口甲级愈合率、愈合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都强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腹产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伤口愈合,因而,该护理手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所采集的100例尿液样本,应用Untest-200B型分析仪对尿常规进行检查,即为尿常规组;应用显微镜对尿沉渣进行检查,即为尿沉渣组,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尿常规组阳性概率为3.00%,尿沉渣组阳性概率为20.00%,尿常规组明显低于尿沉渣组(P<0.05);尿常规组阴性概率为97.00%,尿沉渣组阳性概率为80.00%,尿常规组明显高于尿沉渣组(P<0.05)。在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的阴性概率与阳性概率检测结果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与尿沉渣检查对于尿液检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尿液检验中结合尿沉渣与尿常规,进而提升尿液检验准确概率。
作者:张德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40 U,1次/d,治疗8w。每周观察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R)。结果治疗4w后由治疗前的(182.5±85.6)mg/24h减少到(112.6±35.4) mg/24h (P<0.05),而且随治疗时间延长UAER减少愈明显,第5w已降至(55.4±25.4) mg/24h(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治疗一定的疗程才对糖尿病肾病有比较好的疗效作用。
作者:杨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胃镜室内护理方法,对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及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0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422例胃镜检查患者,对胃镜室的风险进行评估,从医院、医务人员、药物、患者自身进行分析。结果胃镜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院内管理,建立健全胃镜室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麻醉药物及急诊药物管理,规避药物风险。患者因素方面,需对患者进行病情相关教育,临床有效监控病情变化,以规避风险。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内镜风险防范意识和评估风险的能力。以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陈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今妇科收治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为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联合对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另选本院2010年前妇科收治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感染率等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有一定概率出现围手术期感染的情况,对患者身体健康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特别加强在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且可改善患者预后和住院所需时间,降低患者生理、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环境,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杨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1例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总结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正常出院。结论综合护理对预防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福英;贺远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锥体外系统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强直、运动过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变性的一种慢性疾病[1]。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约为l%,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患病率稍高于女性。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患者自身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有关。帕金森病患者往往除了基础疾病以外,常合并有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等。单纯的帕金森病患者一般门诊随诊,住院患者一般都有其它基础疾病,现将我院内科近3年收治的3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分组管理在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月82名护士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以科室为单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名护士分为对照组(n=42)及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分组管理。按分层法各选取两组接诊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护士专科考核成绩、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护理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2=6.314,<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2=4.227,<0.05)。此外,观察组专业技能、基本知识及专科理论等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在综合医院门诊实施分组护理管理对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秀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为了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发生阴道流血问题的原因与护理办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某医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发生阴道流血问题的80例患者,并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检查以及临床处理。结果这80例患者中,共有50%的患者是由于子宫复旧不良、人流不全或者是胎物残留而导致出现子宫出血问题,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之后,患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共有16例患者出血量为少量,但仍旧四为患者出血量较多。结论在掌握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发生阴道流血问题主要的原因之后,需对这部分患者保持高度重视,同时使用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及护理措施,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阴道流血的症状,并缩短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长。
作者:王天惠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