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椎弓根植骨U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孙付杰;张振华;李洪彪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椎体内植骨
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椎体内植骨结合USS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1年6月~2013年1月应用 USS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结果定期随访21例,随访12~16个月,平均14个月。治疗后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增高,随访患者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松动现象。结论 USS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该术式早期促进伤椎骨折愈合,增加脊椎前、中柱稳定性,同时减少内固定失效,伤椎高度丢失,椎体后凸畸形等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手术后患者腹腔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患者腹腔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0月23例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腔感染大肠埃希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给予早期严密观察病情,保持管道有效负压引流和腹腔冲洗等护理措施。结果23例腹腔感染患者中因肠漏和胆漏合并腹腔感染各9例,胰漏合并腹腔感染1例,混合性吻合口漏合并腹腔感染2例,单纯性腹腔感染2例,21例治愈,2例死亡,治愈率91.3%。结论早期辨析吻合口漏症状,腹腔冲洗和正确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护理能有效控制腹腔感染,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丽葵;徐静;陈荣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率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室性心率失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01月~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开始治疗前1个月内患者全部进行安慰剂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口服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35例患者采用口服胺碘酮片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35例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例数达到34例,有效率高达97.14%,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其中痊愈2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例数达到了28例,总有效率只有80.00%,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片对于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用药也比较方便,且药物价格低廉,药物使用也比较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生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显微外科技术在Walli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Wal is棘突间固定配合显微外科技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6月15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配合Wal is治疗伴随腰椎不稳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10分法),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的15例患者,术前3d、术后2w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6.32±1.03、2.06±1.53、0.32±O.53。所有病例的症状无加重或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在应用 Wal is治疗伴随腰椎不稳的腰椎管狭窄症中,术中显露充分,减压彻底,安全性高,出血量少,术后腰椎稳定性恢复好,效果佳。

    作者:于雁南;廉皓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家庭氧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家庭氧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确诊为 COPD的患者45例,在疗程开始和结束时测定肺功能结果及症状评估。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家庭氧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肯定,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动脉血气状况和呼吸困难症状等。

    作者:沈飞娜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急危重患者行PCI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者行PCI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30例急危重患者行 PCI应用 IABP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平均 IABP持续时间(3.8±2.4)d,平均住院时间为(16.1±15.1),死亡2例(6.6%)。发生直径>5cm血肿1列,肢体缺血1例。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是治疗急危重患者成功的有效措施。术前正确的置管,适当的抗凝,术后规范化监测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赵晓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症状反复发作,容易导致患者严重心理障碍,打击患者的自信心,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哮喘患者绝大多数时间处于慢性持续期。因此,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随访管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聚焦解决模式是一种充分尊重、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临床干预模式[1]。我们通过应用聚集解决模式对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旨在探索有效而可行的随访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秀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提示性交班本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目的:为探讨有效落实各项护理工作的方法特建立《提示性交班本》,从而达到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方法我科2013年5月份开始使用《提示性交班本》,由责任班负责书写大小夜班工作内容,夜班护士夜间核对工作内容然后执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提示交班本查看工作内容。结果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结论提示性交班本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护理安全,有利于护士长对各班次护理质量进行控制。

    作者:吴艳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关于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的疾病预防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的疾病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12月就诊的的68例预防疾病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将其68例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种疫苗的管理,观察组采用疫苗接种干预,对儿童接种的6个月时间内流感次数、儿童家属的满意率和依从率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的儿童发生流感次数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儿童家属的满意率和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疫苗接种干预对预防及疾病和保证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廖草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研究

    高危药品包括肌肉松弛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细胞毒化药物等在内的会对人体会产生危害的药品。高危药品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会伤害到患者的身体,甚至还会使得患者死亡。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危药品概念与种类,其次,分析了医院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措施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得出结论:医院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在大程度上降低使用西药房高危药品的风险,确保安全用药。

    作者:郑大雄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腰椎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16例腰椎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3年12月行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的护理过程。结果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腰椎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比较常见,术后的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经采取积极措施,手术后顺利恢复。

    作者:万毅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致药疹1例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致药疹的临床症状和防治经验。方法患者于2014年4月3日来卫生所就诊。查体:体温39℃,血压140/85mmHg,呼吸20次/min,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可见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即刻给予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ml,约30min后,躯干、上下肢出现皮肤瘙痒,可见钱币大小原形、椭圆形水肿型红斑,边界清楚,边缘潮红,红斑中心无水泡,无呼吸困难。考虑为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所致。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缓慢静推,1次/d;氯雷他定片10mg,1次/d,口服;维生素C片100mg,3次/d,口服。结果患者7d皮疹消失,痊愈。结论运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时应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注射后好观察10~30min或更长时间。若发生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周俊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及定位,利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6月收治门诊及住院的24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利用超声对输尿管结石进行诊断,体外震波碎石术中进行监测及预后判断,观察其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246例患者中,其中2例因结石过大(直径大于2.5cm),1例多发性输尿管结石未能排尽,4例为结石嵌顿时间过长,与输尿管壁粘连未排石,其余经2次以上碎石术后,尿沉渣中均可见碎石排出,治愈率为97.1%。后经超声复查证实,输尿管结石所致直接及间接征象均消失,其并发症为多数患者可见短暂肉眼血尿,一般毋须特殊处理。结论体外震波碎石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无痛而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尤其对输尿管结石目前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远芳;李周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脑钠肽对呼吸困难鉴别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共8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患者血浆中NT-ProBNP的水平。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的 NT-ProBNP水平分别为(3701.36±1508.12)pg/ml、(235.94±141.76)p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还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助于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作者:徐亚琼;邓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1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

    肝素(heparin)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其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展,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一种由肝素所引起的严重而少见的并发症,HIT作为一种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抗体对肝素--血小板因子4复合物的识别,损伤了血小板以及内皮细胞而导致,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1]。随着肝素的广泛应用,HIT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并得到重视,我院曾收治一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HIT的患者,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崔贵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来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并将统计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IMI血流3级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晶晶;文倩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学龄前小儿斜视矫正术护理

    探讨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术如何实施护理,减少并发症。对我院68例行斜视矫正术的学龄前儿童,针对不同的患儿实施术前、术中、术后不同的护理方案。通过对68例患儿的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感染,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儿费用,提高了手术治愈率。

    作者:张萍;张小英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新创低温填充自动张开法取出记忆合金环抱器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低温填充记忆合金环抱器自动张开取出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例患者,总共应用 TINI记忆合金环抱器83块,均采用低温填充环抱器自动张开取出法。结果本组患者17例应用TINI记忆合金环抱器83块,其中锁骨环抱器3块,肋骨环抱器80块,均一次手术完全取出。锁骨环抱器取出时间平均10min,肋骨环抱器取出时间平均2min,无一块进行破坏性取出。结论低温填充记忆合金环抱器自动张开取出法,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配备特殊手术器械,不增加患者手术创伤,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麻醉风险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志成;秦红安;涂明道;邵巍;熊延成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氨溴特罗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7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患儿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氧气雾化吸入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1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氧疗、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差异,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喘憋、咳嗽、湿罗音以及哮鸣音等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且其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5%,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氨溴特罗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应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及体征,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芙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浅析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应用在肿瘤放疗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肿瘤放疗患者88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从心理、生活舒适、疼痛以及饮食等方面对患者施行舒适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全部患者对本院采取的舒适护理满意程度达到96%。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各方面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各方面的质量,为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提供保障。

    作者:雷洁洁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全程陪护分娩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程陪护分娩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6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全程陪护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分娩的方式。从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3个方面评估两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全程陪护分娩能够提高产妇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绪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