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钠肽对呼吸困难鉴别的临床意义研究

徐亚琼;邓伟

关键词:脑钠肽, 心源性呼吸困难, 肺源性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共8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患者血浆中NT-ProBNP的水平。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的 NT-ProBNP水平分别为(3701.36±1508.12)pg/ml、(235.94±141.76)p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还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助于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臂部软组织缺损40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在臂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门诊治疗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患者符合腹部带蒂皮瓣移植相关标准,分析患者移植成功率等指标。结果术后3~4w断蒂。40例患者断蒂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发生皮瓣冻伤。术后随访6~12个月,移植皮瓣颜色与正常皮肤较为接近。远端2/3修剪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基本上未出现明显的臃肿,外观让人比较满意。结论腹部带蒂皮瓣移植在臂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中使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凤景;梁好;牛军;王厚蒲;王家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内科教学方法与技巧

    内科学是一门很重要的临床科学,它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很多,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图式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常用的教学手段有比较、推理、设问、前瞻引导、辐散和汇聚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内科教学质量之目的。

    作者:刘新岗;刘丽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原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防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12~2013年成都市慢性病医院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生67例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7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发生级别以二级为主占41.8%,不良事件分类以跌倒为主41例,占61.2%。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及不同上班时间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针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及时间,制定相应的对策。结论护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加强责任心,加强对陪护的专业培训,护士长加强安全管理,重点强化节假日及夜间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周恒;刘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80例红臀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予常规清洁处理,吹氧干燥后,实验组采取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对照组局部外涂百多邦软膏,没有暴露臀部,两组红臀新生儿使用1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不仅能加快红肿消退、收敛伤口、促进愈合、疗效快、效果好,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王俊群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小儿急性肾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肾脏疾病,多发于儿童2~9岁,主要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感染可引起渗出性或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损害。临床表现有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为主要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如果治疗或护理不当,当然容易拖延,转为慢性肾炎并发心力衰竭等疾病。我院儿科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肾炎患儿40例,现在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黄才英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静脉输注英夫利西单抗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

    类克与体内各种形式的肿瘤坏死因子均能结合,其稳定性高,用药间隔时间长,因此抑制 TNF-α生物活性成为治疗的新方法。在输注时必须安排有经验的护士操作,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能独立执行并配合抢救工作,并且严格无菌操作,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鼓励患者主动诉说不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此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可能与体内的抗体有关系,还需进一步的探讨。相信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及护理,消除因价格昂贵以及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的顾虑和焦虑情绪,用药过程中的密切监控以及患者的积极配合,应用类克还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赵艳;杨兆琼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青年脑卒中163例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63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脑血管发育异常、吸烟、饮酒等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和临床分析。结果高血压116例;糖尿病19例;脑血管发育异常21例;家族中脑卒中史16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1例;吸烟58例;饮酒31例;偏头痛10例;口服避孕药5例;心脏病4例;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血友病1例;合并血脂异常65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31例;合并肥胖11例;不明原因11例。结论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比较复杂,但常见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脑血管发育异常、吸烟、饮酒、动脉粥样硬化等危险因素仍为主要因素。

    作者:郑爱菊;郑世平;赵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34例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7月~2013年11月在我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34例结果和效果。结果76.5%患者在1.5h内清醒,94%患者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尽早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刘则文;朱靖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选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30min/次后循经按摩患肢5min,2次/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肿胀缓解程度、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邱菊;程维芬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学龄前小儿斜视矫正术护理

    探讨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术如何实施护理,减少并发症。对我院68例行斜视矫正术的学龄前儿童,针对不同的患儿实施术前、术中、术后不同的护理方案。通过对68例患儿的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感染,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儿费用,提高了手术治愈率。

    作者:张萍;张小英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一起食物中毒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2012年5月21日收治的19例食物中毒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催吐、洗胃、补液、抗炎等抢救治疗后,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严密有序的组织管理是抢救群体性食物中毒的保障,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是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抢救关键。

    作者:曹香;卿明翠;严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831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6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 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用GN卡鉴定,GN13药敏卡检测药物 MIC。结果831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以痰标本检出率高71.7%,其次分泌物19.6%,科室分布主要为 NICU、ICU、骨科、呼吸科、烧伤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等,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头孢曲松(98.5%)头孢噻肟(97.9%)、氨曲南(96.3%)、头孢他啶(68%)、头孢吡肟(63.4%)、环丙沙星(62.2%)、庆大霉素(62.1%)、氨苄西林/舒巴坦(61.7)阿米卡星(57.6%)、妥布霉素(56%)、SMZ(55.6%)、亚胺培南(52.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9%)、左氧氟沙星(48.3%)。83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泛耐药菌262株(31.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 NICU和ICU为严重,且对常用药物普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防止耐药菌的播散流行。

    作者:李世云;戴薇;刘聪;张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与MRI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CT及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 DAI患者行 CT及 MRI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CT是检查 DAI的首选方法,但由于 CT对DAI的诊断存在漏诊,当临床怀疑外伤患者为DAI或CT诊断与临床表现不相符时应行 MRI检查,且把 DWI序列作为首选序列,常规做 T1WI、T2WI和 FLAIR序列。结论

    作者:侯天余;马红菊;李霞;陈芊;王永林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化疗联合放疗于单独放疗治疗晚期食道癌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化疗联合放疗在治疗不可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检索 MEDLINE、Web of science、EMSCO、EI、CNKI等数据库中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治疗组为放疗联合化疗(CRT),对照组为单用放疗(RT)治疗不可切除食道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由1位评价者分别按上述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人选,主要分析指标为1年、2年、3年生存率,次要分析毒副作用等。结果共纳入了3个临床试验,在治疗晚期食道癌上,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独放疗相比,在提高1、2、3年生存率存率上均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纳入的3项研究中患者的1、2、3年生存率,CRT组都优于RT组。在毒副反应方面,放疗联合化疗组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单纯放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给予对症处理,一般1~2w可恢复正常,无IV期毒性。结论推荐使用放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

    作者:向淼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临床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例新鲜成年男性尸体标本,常规手术解剖并且观察测量泪囊窝及其结构。结果泪囊窝长度(13.46±1.37)mm;泪囊窝深度(2.29±0.36)mm;泪囊窝宽度(4.97±0.39)mm;泪囊窝投影区域的上下缘与鼻小柱基部的距离分别为(43.41±6.66)mm、(35.71±6.80)mm、前后缘与鼻小柱基部的距离分别为(36.45±6.74)mm、(40.43±7.08)mm。泪囊窝投影区域的上下缘及前后缘至鼻小柱连线与鼻腔底平面的夹角分别为68.70±7.30°、57.10±4.90°、62.70±6.90°、59.20±3.90°。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近似于一个椭圆形,该椭圆形长轴长度为(9.33±0.41)mm,短轴长度为(3.87±0.73)mm ,根据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s=长轴/2x短轴/2xπ)计算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区域的面积为(28.45±0.25)mm2。结论以鼻小柱为体表定位点,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投影区域的上下缘及前后缘为基础,根据鼻腔外侧壁的投影区面积为(28.45±0.25)mm2的椭圆形区域中行内镜手术可以精准的剔除泪囊窝骨质并且不损失其毗邻结构(如眶纸样板与眶内容物等)。

    作者:文勇;周君仪;杨咏梅;周翠兰;向宇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信息中心在医院信息化发展中的定位与人才建设

    近年来,我国对医院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为了使医院与时俱进快速的发展医院对于信息中心的工作要求严格,促进医院信息化工作发展的步伐。信息中心在医院中的作用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这对医院信息化工作者也将是一个新的挑战和研究方向。由此,我结合医院自身发展的特点,具体的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作者:田才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人本管理在医院管理应用的探究

    加强医院员工的管理对促进医院的长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人本管理展开探究,分析医院如何更好地从实际出发,运用人本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医院的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周珠鸣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分娩体验式授课对缓解孕晚期孕妇焦虑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娩体验式授课减轻妊娠妇女孕晚期焦虑程度。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月进行产前检查的初产妇180例,均为第一胎,均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根据不同教育方式分为观察组参加分娩体验式课程,对照组只参加本院举办的孕妇学校常规课程各90例。两组在上课前及上课后均采用 Zung制定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孕妇对分娩的心理焦虑程度。结论分娩体验式学习组对生产的焦虑感明显低于传统孕期教育。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全程陪护分娩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程陪护分娩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6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全程陪护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分娩的方式。从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3个方面评估两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全程陪护分娩能够提高产妇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绪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高位截瘫后呼吸道的护理管理

    目的:总结我科高位截瘫患者呼吸道的护理管理经验,提高对高位截瘫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管理能力。方法对37例高位截瘫患者进行系统的人工气道护理、氧疗护理、心理护理、肺功能训练、饮食指导等护理管理。结果1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余37例高位截瘫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出院后随访6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高位截瘫患者呼吸道及早进行科学有效地护理管理,能有效减少及防止呼吸系统并发症,为患者手术的成功提供保证。

    作者:梅昌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