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柯如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椎体内植骨结合USS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1年6月~2013年1月应用 USS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结果定期随访21例,随访12~16个月,平均14个月。治疗后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增高,随访患者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松动现象。结论 USS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该术式早期促进伤椎骨折愈合,增加脊椎前、中柱稳定性,同时减少内固定失效,伤椎高度丢失,椎体后凸畸形等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作者:孙付杰;张振华;李洪彪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7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患儿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氧气雾化吸入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1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氧疗、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差异,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喘憋、咳嗽、湿罗音以及哮鸣音等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且其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5%,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氨溴特罗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应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及体征,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芙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术后精神障碍是老年患者大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在术后几天内发生的一种可逆的、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包括意识、认知、记忆、定向、精神运动及睡眠等方面的紊乱。剥夺睡眠也影响情绪,可出现亢奋或萎靡不振,倦意增加和疲乏[1]。它严重影响老年患者康复,增加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给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和难度,如何做好术前干预和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我科今年6月份对1例高龄骨折患者实施术前干预和术后护理,平稳度过急性精神障碍期,恢复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爱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利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Bohler角、Gis ane's角的改善情况,并进行 Maryland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两种方法治疗后,复查 X线片提示 Bohler角、Gis ane's角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在对86例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结果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优良率为82.61%,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的优良率为62.5%,且两者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
作者:罗方;苏艳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高选择性的DPP-4抑制剂成为治疗 T2DM的新靶点。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 DPP-4酶,提高体内 GLP-1水平,一方面改善β细胞功能;另一方面,减少α细胞不适当升高的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抑制食欲,减慢胃排空。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和利格列汀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 DPP-4抑制剂,其均可有效地降低血糖,但各自作用特点不同。 DPP-4抑制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史存发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重度高乳酸血症治疗中溶媒对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临床案例进行观察和监护,研究重度高乳酸血症治疗过程中电解质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结果高钠血症与盐的摄入、脱水药物的应用以及下丘脑的病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结论下丘脑病变和(或)大量盐的摄入是致患者高钠、高氯的重要原因,控制钠摄入和不适当的钠输入可以减少发生高钠的危险。
作者:赵亚晶;谢莉娜 刊期: 2014年第29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因心悸、胸闷、气促5 h入院。入院时伴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无发热,胸痛、咯血等不适。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及、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病史。患者末次月经2014年1月6日,停经后行产前检查2次,孕6 w时行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孕4月时院外行产前检查B超示:宫内单活胎,孕约16 w。测BP 100/70 mmHg。未行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
作者:何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高危药品包括肌肉松弛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细胞毒化药物等在内的会对人体会产生危害的药品。高危药品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会伤害到患者的身体,甚至还会使得患者死亡。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危药品概念与种类,其次,分析了医院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措施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得出结论:医院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在大程度上降低使用西药房高危药品的风险,确保安全用药。
作者:郑大雄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比较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与单纯喉罩全麻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单侧锁骨骨折的患者80例,年龄20~60岁,体重45~80kg, ASA分级1~2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做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B组患者做单纯喉罩全身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术中麻醉效果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6、12、24h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评价A组要明显高于 B组,A组术后2、6、12、24h的视觉模拟疼痛 VAS评分明显低于 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采取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韩佳;艾永凯;张先杰;刘欣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治疗和护理经验。方法对530例795眼白内障手术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有53眼出现角膜水肿,其中,轻度30眼、中度12眼、重度角膜水肿11眼,经治疗,角膜均恢复透明。结论术前、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术后角膜水肿的消退,提高术后视力。
作者:李燕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一对一陪产技术对促进自然分娩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349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80人为传统随机接产护理模式,观察组169人为一对一陪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家属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2℅,剖宫产率为8℅、家属及产妇满意度达99℅;P值<0.05。结论陪产技术能降低剖宫产率、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产科质量,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慧兰;王婷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管路上肝素帽的应用价值,总结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将2013年1月~12月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000人次,随机分成两组,传统组500人次,观察组500人次。结果观察组的肝素帽清洁干燥无菌,减少了对肝素帽处理的步骤。结论观察组可以方便操作、减少感染、降低成本。
作者:钟静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循经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循经推拿加康复训练。两组分别在脑卒中发病后2 w内、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采用改良 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胡桂芳;刘翠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付作用。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依帕司他(依帕司他:弥可保=1:1)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结果3个月后,依帕司他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自觉症状及体征,疗效与弥可保相似。结论依帕司他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李娟;冯晋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4月来本院骨科就诊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指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模式在有效地疏导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创伤的同时,也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加快患者康复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评价低温填充记忆合金环抱器自动张开取出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例患者,总共应用 TINI记忆合金环抱器83块,均采用低温填充环抱器自动张开取出法。结果本组患者17例应用TINI记忆合金环抱器83块,其中锁骨环抱器3块,肋骨环抱器80块,均一次手术完全取出。锁骨环抱器取出时间平均10min,肋骨环抱器取出时间平均2min,无一块进行破坏性取出。结论低温填充记忆合金环抱器自动张开取出法,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配备特殊手术器械,不增加患者手术创伤,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麻醉风险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志成;秦红安;涂明道;邵巍;熊延成 刊期: 2014年第29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右额部、眼部及面颊红肿起簇集性小水疱伴疼痛4d,门诊以带状疱疹于2013年10月6日收入住院,查体:T37.3℃,P93次/min,R20次/min,血压201/150mm Hg(1mmHg=0.133 kPa)。右额部、眼周、面颊沿右侧三叉神经眼支及上颌支神经支配区域带状分布局部手掌大小红斑,肿胀明显,其上密集分布簇集性针尖大小水疱,疱液清亮,尼氏征阴性。右眼高度肿胀,不能睁眼,结膜充血。右侧上颚部少量细小糜烂面。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率。入院后给予静脉滴注膦甲酸钠3 g,2次/d;第5d患者在输注膦甲酸钠注射液后出现肢体麻木,继之出现24h无尿。实验室检查:肾功肌酐675.4μmol/L,尿素23.82 mmol/L。予以行B超:双肾超声所见倾向于急性肾脏病改变,考虑为急性肾衰竭。立即停用该药物,给予行血液透析治疗,同时予以改善微循环、护肾排毒等治疗;严密观察尿量、血压、眼部及皮肤情况,1个月后复查肾功肌酐65μmol/L、面颊部水疱消褪,遂予出院。
作者:罗兰霞;张宁;彭瑾;庞艳如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04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音乐疗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保胎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晚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保胎成功率,体现了优质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施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老年人急性脑卒中患者,由于年老体弱,肺功能减退,加之脑卒中后意识障碍和(或)肢体活动障碍,急性期多卧床休息,活动减少,极易合并肺内感染,而且肺内感染又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与预后,甚至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而死亡。现将我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张宏允 刊期: 2014年第29期
近几年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步兴起,其重要性越来越被卫生保健专业人员重视,我国循证护理也在快速发展。研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压疮护理中的预防作用。采用资料分析法,历史对照法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对神经内科重症压疮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作者:狄雅琼;于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