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秦璇

关键词:康复护理,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治疗,对照组则不给予康复护理。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法对其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满意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发病后的生活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照片档案对医院文化建设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医院照片档案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加强照片档案管理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竞争也日益增强,为了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增大竞争实力,必须加强医院成本核算。2012年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成本管理、全成本核算内容、成本核算原则等提出来了具体的要求,为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纲领性的指导。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医院对于成本的核算上还存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采取一定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治疗难治性情感障碍症(Refractory af ective disorder,简称院RAD)方面的疗效。方法在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所收治的难治性情感障碍症患者当中选取74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以及SDS与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针对性护理外,其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0.05),此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对RAD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有效缓解、消除患者自身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作者:黄学芬;杨俊华;江桂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手术学基础教学中动物手术课带教体会

    外科手术学基础,是以培养临床医学生的无菌技术及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的一门实践课程,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动手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加强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外科手术基本操作重点包括切开、止血、结扎、缝合、拆线等。强化无菌观念,学员真正掌握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要点。安排分工明确,让学员在角色体验中深刻理解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员关爱动物,提升学员人文道德素养。

    作者:段艳萍;冯秀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患者死亡2例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性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患者死亡的原因分析。方法对曾经收治的2例创伤性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患者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因创伤致髋关节疼痛入院,行髋关节拍片检查示院髋关节前脱位,髋关节周围无骨折征象,入院时时间均超过10h,入院后即在连硬外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复位均成功,复位后30min内患者突然出现大面积肺栓塞表现,猝死。结论创伤性单纯性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可引起患者肺栓塞死亡。

    作者:詹义兵;王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药盒植入术化疗的护理

    目的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PCS)是经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将导管送入靶位置后,尾端连接埋于左胸部皮下的动脉型化疗药药盒,可经皮穿刺药盒反复给药,起到局部化疗作用;并可控制肿瘤生长甚至缩小肿瘤,为手术切除提供机会。方法我科于2012年10月~2013年6月对87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左锁骨下动脉成功植入导管药盒进行药盒穿刺化疗80例次,效果满意。结果87例患者置管成功,所有病例经半年多临床观察无1例留置管滑脱、移位,植入药盒部位无1例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植入后经6个月观察转移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全身情况改善,生活均能自理。结论经皮左锁骨下动脉行PCS植入术为晚期转移性肿瘤患者提供了长期动脉内化疗灌注和碘油栓塞的良好途径,该术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治疗有规律,临床易控制,以其定位准确、护理方便、重复性高、增强了动脉化疗的可控性和规律性的特点而显示其优势,尤其适用于晚期转移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且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婷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新进展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新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妊高症的发病因素的监测,采取积极的治疗,降低妊高症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结果通过治疗降低了妊高症对母婴的影响。结论妊高症可以通过有效的社区干预及药物治疗减少其对母婴的危害。

    作者:赵欣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探讨心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心理康复指导、院内感染的防控、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对重点患者、重点环节、特殊用药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制订护理安全紧急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及整体素质。结果有效降低了心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减少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作者:徐婷婷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医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统计分析

    目的对医院门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用药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对抗菌药物使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年来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的38.2%,头孢类、青梅素类及喹诺酮类药使用位于前3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占12.6%,医院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梅芳;黄小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经皮肾镜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为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围手术的护理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而且还能够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值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田金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初发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护理

    目的观察初发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6月收治的50例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初发糖尿病患者,给予患者饮食宣教,心理护理,生活习惯护理及置泵前后护理,观察患者用泵后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控制情况及用泵期间低血糖,感染,堵管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1~3d血糖控制达标患者为16例,3~5d血糖控制较好33例;本组患者中发生低血糖1例,发现皮下置针头处皮肤感染0例,堵管0例。结论胰岛素泵患者进行护理,可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婷;戴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增强护理人员对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月~12月429例心脏外科术后病人病历,分析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手术创伤因素、心源性因素、机械通气因素、术后浅呼吸及无效咳嗽、环境因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结论只有从术前就开始规范的呼吸系统护理,术后做好呼吸道管理,并加强心脏外科ICU病房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曹燕;郝巍巍;陈素贞;张霞;江智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使用现代综合护理方式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2010年4月~2013年12月前来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110例,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现代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产后出血的例数、出血量和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出血例数、出血量、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现代综合护理的方案对产后出血的孕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用,建议继续推广使用。

    作者:万显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低血压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关键,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希望和生活质量。

    作者:胡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150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和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收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所有患者只进行了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的患者给予了术前、术中、术后干预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理状况和不良反应等情况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两组之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患者采取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还能更好的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作者:邢海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观察比较传统常规护理和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常规护理和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从2013年1月~9月这段期间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人作为样本,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康复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对患者的睡眠、精神、疼痛等10项指标进行调查整理,得到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该差异性显著,即<0.05。结论与传统常规护理方案相比,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娴;时红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开腹胆囊切除术组(31例)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31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术后患者能够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住院时间,两组间对比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 LC组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小于OC组,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出血量少、组织损伤较轻、安全可靠等微创优点,有效的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李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浅谈传统文化学习在医学职业素养培养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尤为需要。但我国目前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尚无明确规范及措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对于培养医学职业素养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努力提高专业水准;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医学职业素养,提高医学职业道德,将有益于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李宝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和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的集中地,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患者都期望有专业人员给他们提供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使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所以健康教育是门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通过门诊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医院门诊健康教育存在的困惑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提高了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作者:何艳玲;钟汝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抗肝纤维化的中药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如果不及时诊断及治疗,终会导致肝癌。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抗肝纤维化的中药有效成分,同时对相关成分的机制和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性的额探讨,旨在为抗肝纤维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小菊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