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红
拉西地平为特异、强效持久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选择性的阻滞血管平滑肌的钙通道,扩张周围动脉,减低周围血管阻力,减低心脏后负荷,降低血压。常见的有头痛,皮肤潮红,水肿,眩晕和心悸。少见无力,皮疹等,肌肉震颤较罕见。尤其是老年患者多方检查会诊,以致延误了病因的查找,患者既痛苦又担心,很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在这方面应要引起足够重视。当出现此种情况处理原则是减量或停用此类药物及对症处理,改用其他种类的降压药。
作者:虞珑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肝细胞移植是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肝细胞,进而将肝细胞经肝动脉输入到病变肝脏中,在肝脏环境调节作用下,分化为肝细胞,进而起到改善病患肝功能的作用。本文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法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硬化围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蔡敏;田银娣;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探讨心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心理康复指导、院内感染的防控、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对重点患者、重点环节、特殊用药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制订护理安全紧急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及整体素质。结果有效降低了心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减少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作者:徐婷婷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寻找ICU腹泻患者肛周皮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46例ICU腹泻患者设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的46例作为参照组。结果试验组的肛周皮肤损伤率为19.57%,参照组的肛周皮肤损伤率为58.70%,试验组的肛周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结论科学的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ICU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徐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患沟通,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更低(<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两组比较<.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满意度高,效果显著。
作者:杨秀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单纯性肥胖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辨证分型类型繁多,而且有关的证型标准较少,临床应用极为欠缺,故单纯性肥胖中医证型标准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对近10年来有关单纯性肥胖文献中的中医证型标准进行总结,并探讨针灸对肥胖的治疗作用。
作者:余晓荣;李雪溶;李菊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其晚期可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且目前尚无根治手段,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系统回顾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治疗的措施及影响因素,以期达到延缓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王俊;陈旭;陈碧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压疮(pressure ulcer, PU)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低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是长期卧床患者中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需要攻克的顽症,目前其在基层医院的发生率为3%~14%[2]。压疮的发生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而且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还给患者家属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压疮定义和分期按照美国压疮顾问小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PUAP)推荐的4级分期标准[4]。临床上针对不同分期的压疮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院外发生的和不可避免发生的压疮,护理人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作者:田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术中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42例,均行手术治疗。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71例患者实施术中常规护理为对照组,71例患者实施术中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87.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15.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2%)明显高于对照组(8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术中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异位妊娠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艳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对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1000例患者,根据科室差异每个科室收治患者平均分组,后合并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是否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纠纷事件数据。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概率(0.20%)低于对照组(2.20%),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倪静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哮喘是常见疾病之一,临床研究显示,近年来国内外哮喘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1]。不同地区,其间接或直接导致哮喘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也不一样,以纽澳来说花粉过敏原则可能是引发哮喘的重要原因[2]。既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85豫的儿童哮喘与过敏有关,40%~50豫的成人哮喘与过敏有关[3]。英国学者以多变项逻辑式回归分析发现,家族病史、性别、低出生体重、母亲抽烟与出生季节等,都与两岁内的幼儿哮喘发生有关[4],其他如二手烟的暴露、室内空气污染与室外空气污染也都被报告与哮喘发作有关。
作者:翟文慧;冯聪;李蓓;何史林;黎檀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PCS)是经皮穿刺左锁骨下动脉将导管送入靶位置后,尾端连接埋于左胸部皮下的动脉型化疗药药盒,可经皮穿刺药盒反复给药,起到局部化疗作用;并可控制肿瘤生长甚至缩小肿瘤,为手术切除提供机会。方法我科于2012年10月~2013年6月对87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左锁骨下动脉成功植入导管药盒进行药盒穿刺化疗80例次,效果满意。结果87例患者置管成功,所有病例经半年多临床观察无1例留置管滑脱、移位,植入药盒部位无1例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植入后经6个月观察转移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全身情况改善,生活均能自理。结论经皮左锁骨下动脉行PCS植入术为晚期转移性肿瘤患者提供了长期动脉内化疗灌注和碘油栓塞的良好途径,该术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治疗有规律,临床易控制,以其定位准确、护理方便、重复性高、增强了动脉化疗的可控性和规律性的特点而显示其优势,尤其适用于晚期转移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且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婷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低钠血症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主要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因二者的病理生理机制不甚明确,给临床的治疗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回顾中枢性低钠血症发展历史,对其相关的鉴别诊断、体液管理和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韦茂军;胡松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创新工会宣传工作的必须从理念创新、渠道创新、手段创新、机制创新、特色创新等方面入手,才能在创新中找到新的突破,在创新中谋求新的发展。工会组织要保持旺盛的生机,焕发新动力,就必须坚持创新,要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形势、明确新任务、迎接新挑战,努力把工会组织打造成党政靠得住、职工信得过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为建设和谐社会、美丽贵州做出更多更实际的贡献。
作者:刘星伶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这1年时间内收治的18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9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理论为依据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疾病康复情况。结果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在护理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且处于显效的比例更多。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儿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促进患儿的治疗和康复,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吴春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将此病的中医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鸿雁;赵建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老年肺癌化疗患者防跌倒中预见性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行防跌倒预见性护理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09年1月之前未行按就诊时间防跌倒预见性护理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跌倒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跌倒率为2%,患者满意度为93.0%;B组患者跌倒率为9%,患者满意度为82.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跌倒率,充分保证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叶春英;卢欢;曾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本文根据近年来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对虫类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进行综述与评价,显示了虫类活血化瘀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肯定作用。
作者:郭咏梅;张帆;蔡定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院实施卫生部部署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内容及体会,介绍了学习、制定措施、动员培训、积极实施,创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等,并客观分析了临床效果和实践体会。
作者:刘泉利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把我院于2009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43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出院以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访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出院以后3个月内的肺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CO2、PaO2以及FEVl指标分别为(33.57±4.08)、(94.38±2.92)以及(44.38±3.07),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02%,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9.7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哮喘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芳;毕宇冰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