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

周斌

关键词:规范管理, 梅毒, 疫情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襄阳市2009~2013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研究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方法对襄阳市法定传染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襄阳市累计报告梅毒3400例,年均发病率为27.52/10万。由2009年的17.64/10万,下降到2013年的4.83/10万。结论襄阳市2009~2013年梅毒总体发病率趋于下降,各梅毒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说明规范实验室及医生诊断和疫情报告管理可直接影响梅毒疫情。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我科于2014年1月收治1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患,81岁,丧偶,因“突发头痛两小时余”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两个多小时突然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不适,为后枕部及双颞侧持续性钝痛,无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心慌、胸闷,无胸痛、气促,无昏迷、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急到我院就诊,行头部CT提示左侧放射冠区斑片状低密度影,遂收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见图1~4),转入我科进一步诊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36.2℃,P66bpm,R20bpm,BP90/70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颈静脉无充盈和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HR6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对称,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心电图提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P>0.1mv,V2、V3、V4导联ST段下移P>0.1mv;心肌酶谱提示肌钙蛋白0.34ng/ml尹肌红蛋白236.00ng/ml尹,6h后复查肌钙蛋白5.50ng/ml尹,肌红蛋白P>1000.0ng/ml尹,第3d复查肌钙蛋白48.18ng/ml尹,肌红蛋白78.42ng/ml。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患者高龄,未给予溶栓治疗,常规给予镇痛、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改善冠脉循环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月一般情况良好。

    作者:魏传中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本文从我国现代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分析能帮助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医院领导认识到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改进工作,完善医院信息统计系统,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华亚亭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尝试从使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这一视角出发,立足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围绕医疗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着重探讨了医疗设备管理的地位和作用[1]。建立独立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和工作框架,积极推进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余蔚旻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信息时代,科学飞速发展,高新医学诊疗技术不断涌现。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熟悉和掌握新的医学知识、动态和技能。作为医务人员的后备力量,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他们以后在医疗工作中的表现。医学生除了学习和掌握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医学基本操作技能,还要良好的信息意识,掌握医学文献信息检索方法和培养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兴趣和能力,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医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张奇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80例小儿麻疹流行特点及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疾病的流行特点,总结临床护理这一疾病的相关体会,为提升麻疹疾病防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2011年到目前为止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麻疹患儿为对象,对其实施流行病学统计,并开展系统化的临床护理,总结此疾病的流行特点与护理体会。结果80例患儿中男童、女童性所占比例分别为52.50%、47.50%,二者相比,>0.05,差异不显著;年龄在4个月~8个月间的患儿所占比例为42.50%,与其他年龄段患儿相比,有显著差异,<0.05;3月份发生率为46.25%(37/80),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发生率,P<0.05;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患儿所占比例分别为63.75%、36.25%,前者明显地高于后者,<0.05。80例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全部痊愈,痊愈率100.00%,且健康出院。结论麻疹以年龄在4个月~8个月间的患儿为主要发病群体,且农村地区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儿童,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临床医护人员为患儿实施对症治疗与系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治愈率。

    作者:林美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跨文化视域下《黄帝内经》两个译本比较研究

    翻译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更多涉及两种文化。从文化角度研究翻译成为翻译领域的前沿课题,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中医的特殊性,在翻译中两种文化的碰撞更为突出。通过对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两个英译本的分析,旨在说明文化因素在中医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浅析北京市怀柔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结报信息系统建设与成效

    随着新农合信息即时结报系统的应用,在就医补偿、单据审核、基金监管等方面不断完善,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李晓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急性胆囊炎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开始持续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排气开始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排气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左春蓉;解青兰;李国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尿毒症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62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3.9%。感染类型主要为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在相关危险因素中,使用免疫抑制剂对患者感染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所占比例为9.5%,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尿毒症感染患者中,感染类型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低血红蛋白、肾功能衰竭、低白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需采取相应护理方法,控制感染发生率。

    作者:方昱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混悬液治疗30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3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常规超声雾化及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6.67%,91.33%,有统计学差异(<0.05),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36.67%,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配合个性化护理是防治小儿肺炎科学合理的措施。

    作者:冷玉燕;倪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金胆片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联用治疗慢性胆囊炎的68例

    目的:观察金胆片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口服金胆片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对照组36例,予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2w为1个疗程。治疗2w后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豫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豫,治疗组优于对照组(<0.01)。治疗组缓解腹痛腹胀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金胆片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有较好疗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芳;张险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触摸疗法减少危重症患者焦虑的应用

    探讨触摸疗法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应用。对监护室的危重症患者,护士实施触摸护理,来研究触摸疗法能否有效的减少患者焦虑并使舒适度高于触摸疗法护理之前。触摸疗法简单易性,应用恰当、适度的触摸疗法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的情绪。

    作者:穆燕雪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物联网无线医疗在数字化手术室中的应用

    手术室的数字化是现代化手术室建设的发展方向,保证手术室清洁无菌对于提高手术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将物联网无线医疗技术引入手术室管理系统,规范手术人员行为,并控制成本,使其能为医疗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唐宁;陈凯;冯杰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微创联合治疗进展

    我国是乙肝大国,在此基础上也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 ular carcinoma,HCC)高发区,中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和肝癌导致死亡占全世界的54豫左右。2012年新公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提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病死率继续居第二位。据统计仅约20%的患者适合手术[1],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31~56%[2]。我国肝癌患者多在肝炎、肝硬化基础上,病情进展而来,起病隐匿,确诊时患者大部分已达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因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冷冻治疗(Cryoablation)、高功率超声聚焦消融(HIFU)以及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等[3]微创治疗在肝癌治疗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进展,为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各种微创技术的联合治疗逐渐被大家接受。

    作者:宋立文;韩雪;李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缓解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恐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920例,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成对照组(460例)与研究组(4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失眠率为11.5%,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约7分的人数比例为53.5%,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杰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

    目的:分析襄阳市2009~2013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研究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方法对襄阳市法定传染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襄阳市累计报告梅毒3400例,年均发病率为27.52/10万。由2009年的17.64/10万,下降到2013年的4.83/10万。结论襄阳市2009~2013年梅毒总体发病率趋于下降,各梅毒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说明规范实验室及医生诊断和疫情报告管理可直接影响梅毒疫情。

    作者:周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复方大血藤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大血藤(CDXT)对前列腺炎的防治作用,并探讨白细胞总数与卵磷脂小体密度与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给予SD雄性大鼠CDXT连续7 d后,于大鼠前列腺腹叶注射角叉菜胶复制急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术后24 h,处死大鼠,检测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总数和卵磷脂小体密度。结果 CDXT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前列腺炎症反应,使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总数减少、卵磷脂小体密度增加。结论 CDXT对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减轻前列腺炎症组织的炎症反应。

    作者:汪克蕾;赵汴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371例青少年妇科疾病分析

    目的:分析10~24岁青少年妇科疾病的特点,为更好的解决青少年感到困惑和关心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提供经验。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青少年保健门诊就诊的371例青少年病历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1例就诊青少年中,妇科病种涉及到10余种,其中病种顺位排在前6位的是:青春期功血,占54.45%;妊娠,占14.56%;原发性痛经,占9.16%;多囊卵巢综合征,占7.82%,外阴及阴道炎症,占5.12%;Asherman综合征,占4.04%。结论青少年的妇科疾病多以月经异常为症状,加强性健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及时发现自身的异常症状,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性观念,减少不安全的性行为。

    作者:李红云;邹颖;吴颖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研究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和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给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可信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作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同一时间段来做健康体检的人员200例,作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酶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是对照组数值的多倍。脂蛋白浓度有差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脂蛋白浓度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可见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监控,有助于改善临床治疗和预后。

    作者:魏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应用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30mg/d,12w为一个疗程。测定两组患者入选后和治疗12w后的血浆hs-CR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0.01。两组患者的LVEF与治疗前相比则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崔腾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