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细胞癌微创联合治疗进展

宋立文;韩雪;李菲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 微创治疗, 肝癌患者, 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动脉灌注化疗, 微波消融, 术后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生存率, 原发性肝癌, 注射治疗, 肿瘤登记, 中国, 治疗技术, 无水乙醇, 微创技术, 射频消融, 联合治疗, 冷冻治疗, 基础
摘要:我国是乙肝大国,在此基础上也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 ular carcinoma,HCC)高发区,中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和肝癌导致死亡占全世界的54豫左右。2012年新公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提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病死率继续居第二位。据统计仅约20%的患者适合手术[1],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31~56%[2]。我国肝癌患者多在肝炎、肝硬化基础上,病情进展而来,起病隐匿,确诊时患者大部分已达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因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冷冻治疗(Cryoablation)、高功率超声聚焦消融(HIFU)以及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等[3]微创治疗在肝癌治疗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进展,为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各种微创技术的联合治疗逐渐被大家接受。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营养干预对胎心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胎心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12月来我分院进行产检孕妇共1034例,将2013年9月~10月共521例为对照组,2013年11月~12月共51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孕妇营养学进行饮食营养干预,观察胎心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假阳性率明显偏低,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人员对孕妇做好饮食营养干预,可以减少胎心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和可疑型发生。

    作者:何益;韦秋燕;周红梅;陈国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理专科分组的实施效果及体会

    目的:进一步探究分析专科护理分组在手术护理过程中所起到的效果。方法2013年开始在我院手术室实施专科分组护理方式,根据其手术室护理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评价。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由手术室相关医生评定专科护理分组前后护理质量状况。结果根据手术室医生对专科分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得知,分组后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分组前,医生对分组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手术配合、无菌操作等方面满意程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手术室实行专科分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水平及医生的护理满意程度,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毛红艳;刘松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手术治疗组(50例)和手法复位组(50例)。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90%(45/50)明显比手法复位组48%(24/50)高(<0.05);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2%(1/50)明显比手法复位组14%(7/50)低(<0.0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极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较手法复位效果好。

    作者:李小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分析及其防治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医疗事业的关注越来越多。医院的发展,需要社会大众的信任与支持。妇产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每天妇产科都有许多新的生命出现,加强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服务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风险,加强对风险的预测与控制是保障妇产科护理质量的重点。本文以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分析及其防治为题,对影响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作者:肖道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大数据时代的护理会诊信息系统构建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疗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时代,云计算作为构建护理会诊信息系统的一种新技术,简要介绍了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护理会诊信息系统的构建思路,并就网络架构和功能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大数据护理会诊信息系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作者:潘媛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混悬液治疗30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3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常规超声雾化及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6.67%,91.33%,有统计学差异(<0.05),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36.67%,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配合个性化护理是防治小儿肺炎科学合理的措施。

    作者:冷玉燕;倪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取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其中50例施行腹腔镜下微创疗法为观察组,50例施行直接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的腹部切口长度、整个手术时间、术中流血量等进行对比得出,观察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如残余结石、胆瘘、切口感染、胰腺炎等进行对比,观察组术后各并发症例数与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明显优于开腹手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成瑜;牛生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探讨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针对新生儿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管理。结果该院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来,未发生1例护理缺陷事件。结论在新生儿病房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使护理缺陷事件得到有效减少,从而有效保证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匡如意;杨燕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解郁汤加减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4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解郁汤加减联合文拉法辛与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解郁汤加减联合文拉法辛)和对照组(文拉法辛),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w后研究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解郁汤加减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确切。

    作者:尹静;王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和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发展,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全科医学现状,全科医学发展的紧迫性,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特点、现状、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余英;冯妍;王以新;杨敏京;马立萍;郭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的181例肺部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患儿痰液进行培养,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做相关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痰液中检测出129种致病菌,其中细菌感染菌为106株,占总菌株的的82.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恶臭单胞菌等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小儿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常见,其耐药情况普遍,多重耐药现象也较为常见。为了避免耐药情况发生,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性使用抗菌类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药物滥用。

    作者:张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诊治的96例老年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的护理办法,研究组48例予以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状态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和心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帕金森环着应用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分析不完全断肢(指)患者采用再植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主要包括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接待的不完全断肢患者24例,全部采用再植术治疗,24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后,除了1例患者由于合并颅脑外伤而死于脑疝之外,其余患者皆未出现并发症现象,并且全部在术后2~6w痊愈出院。术后皆给予>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手术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比较理想,肢体被动活动情况良好。认为加强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伤口清创、迅速止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感染预防、血象观察及康复指导等,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同时提高再植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糖原合成激酶3不同亚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前景展望

    糖原合成激酶3存在着α和β两种亚型,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理过程都与糖原合成激酶3密切相关,糖原合成激酶3不仅参与了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凋零,其也参与了细胞周期的加速。其多元化的生物学活性调节方式导致其在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本文将从糖原合成激酶3不同亚型的结构构成,以及糖原合成激酶3不同亚型的研究进展做一个综述,并对糖原合成激酶3抑制剂的开开发前景做一个展望。

    作者:刘佳妹;刘培慧;苏琪;延娟;唐辰义;吕月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腔镜阑尾术后护理

    腹腔镜阑尾术是现今医学领域经常使用的一种阑尾手术方式,对于传统的阑尾炎手术方法技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旨在通过对腹腔阑尾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找出佳的术后护理方式,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

    作者:杜仙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HCH)运用尼莫地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1月接收诊治的73例HCH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结果经过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治疗总有效率(94.59%)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ESS评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HCH的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华丽;李冬冬;赵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超声联合ENCOR真空旋切系统在年轻患者乳腺结节诊治中的应用

    国内资料表明,年轻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4.5%~18.9%,较老年乳腺癌更具侵袭性,预后较差,及时得到确诊是提高本病治愈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1]。本院应用超声结合EnCor真空旋切系统对125例年轻(≤35岁)患者经超声检查评估为BI-RADS Ⅲ~Ⅳ级且触诊阴性的乳腺结节病灶进行切除及病理学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席春芳;高润芳;许爱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探究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和护理干预对策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老年手术患者56例,以安全护理干预对策实施时间作为临界点,把患者分成两组各2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应用防范预警和干预的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提高,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大大提升。结论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存在生理、病理和疾病因素等安全隐患,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严密的护理干预对策,可以给患者提供高效优质、安全和谐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施峻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05~2012年扶绥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扶绥县狂犬病发病特征,为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扶绥县2005~2012年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分析。结果扶绥县2005~2012年累计报告狂犬病16例,死亡16例,病死率达100%,年均发病率为0.46/10万。以农民发病多(占75.00%),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发病季节以2、8、9月较多,占总病例的57.35%。68例患者,暴露后规范处理率为6.25%、狂犬疫苗接种率仅达6.25%。结论扶绥县狂犬病以农村居民居多,暴露后伤口处理不规范、不及时、疫苗接种率低是当地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狂犬病宣教育力度,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进一步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黄敬秀;李月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肺外消化系统的损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总胆红素、血清转氨酶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年龄是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因素。经过腹部X线检测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婴幼儿组患儿肠道积气显著高于儿童组(<0.05),血清转氨酶及血总胆红素等实验室测定指标的比较中,儿童组高于婴幼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主要因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出现疑似肺外消化系统损害时需给予相应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及治疗。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