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红艳;刘松梅
目的:探讨我科为手术患者手术时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手术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全部一次性操作成功,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为手术时的输液和用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从而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度,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结论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韧性大、不易损伤血管而外渗,便于在麻醉和手术中更换体位及术后返回病房的搬运,保证了一条畅通的静脉通道,便于抢救和治疗,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也减少了患者在术后输液中的穿刺次数,有效地保护了血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余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治疗,以提高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的1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①12例患者表现为五联征(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肾脏损害)者8例,三联征(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者11例。②所有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均增高,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比例2~15%。③原发病:病因淋巴瘤1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LPS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例,免疫因素5例,感染2例,原因不明2例。④治疗以血浆置换、血浆输注、利妥昔单抗、糖皮质激素为主,治疗有效率82.7%。结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早期诊断仍然依赖临床表现,在进行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等抢先治疗的同时完善相关检查进行排除性诊断。
作者:刘景华;周凡;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刘洋;惠玉;张晓琳;李敏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剖腹产的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剖宫产手术治疗情况。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病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利用止血带止血,对照组在剖腹产术中采用常规止血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术后24h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3.1%,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为9.4%。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6.3%。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21.9%,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实施的同时,通过使用止血带止血,有利于合理控制产妇术中出血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白成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腰梗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并探究其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麻醉处理,实验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处理,详细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痛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0.05),而痛觉恢复时间却无明显差异(>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运动阻滞起始时间和恢复时间存在显著统计差异(<0.05)。结论罗哌卡因在腰梗联合麻醉手术中安全、有效、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康马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感染病情判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指导护理的有效干预。方法将2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使用ASS评分重点实施护理策略,对两组患者继发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时间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发生的继发感染率没有统计学意义(>0.05),感染控制时间及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使用ASS评分,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提高医护人员的警觉性,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
作者:杜春秀;董恒;映红;黄琼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分析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和单纯化疗,统计分析临床受益率、KPS评分、疼痛分级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临床获益率68.89%,对照组临床获益率52.22%(2=6.565,=0.042),试验组疼痛缓解率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主要出现胃肠道毒副反应、肝肾毒副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可获得较好疗效,耐受性与单纯化疗相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杨丽娟;孟迪;彭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预防昏迷患者鼻饲并发腹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方法将90例昏迷鼻饲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鼻饲,干预组则予调节营养液的温度、输注速度,减少输注的量,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腹泻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腹泻的发生率为40.0%,干预组发生率为11.1豫,比较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童鑫鑫;邵小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科室护理人员人数众,班次多。受轮班影响,同科室的姐妹很多时候3~5d才见面1次,很多时候想交流时没见着人,看到人了又忘记说了,甚至是受时间限制,等不到碰面就要解决问题。这里推荐使用非正式文书《科室记事本》,作为科室内部交流平台。科室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留言,每班接班后都要看记事本。
作者:沈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腹腔镜阑尾术是现今医学领域经常使用的一种阑尾手术方式,对于传统的阑尾炎手术方法技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旨在通过对腹腔阑尾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找出佳的术后护理方式,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
作者:杜仙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1绪论1978年9月,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Alma-Ata 举办基层健康照护国际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mary Health Care),会中表达了世界各国政府、健康工作者及社区保护并促进全球人民健康的行动需求,并发表了著名的Alma-Ata 宣言;该宣言将会议结论归纳十点,其中之一为:基层健康照护是必要的健康义务,奠基于实务、科学和社会可接受的方法与技术;在社区中,对个人和家庭具有可近性,其基本精神是激发社区居民的自觉及自我信赖。由此可见,社区导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
作者:翁丽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浅析健康人群随机尿液渗透压、电导率的分布特征及年龄与性别对二者的影响,探究渗透压和电导率的相关性,得出电导率能否作为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新指标的相关结论。方法用UF-100流式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FiskeR Model 210微样品渗透压仪对234例正常人尿液(年龄在80岁以下,男性150例,女性84例)的电导率与渗透压进行检测。结果健康人群随机尿液的渗透压和电导率呈正态分布;年龄段间渗透压和电导率的值分别为0.090和0.286(>0.05),无显著性差异(20岁下及60岁以上的年龄段不予讨论);男女间渗透压、电导率的P值都小于0.001,F值分别为2.371和0.337;电导率与渗透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05,回归方程为Y=0.028X+5.645)。结论健康人群的渗透压和电导率呈正态分布;各年龄间的渗透压和电导率均无无显著性差异,但对此结论需要进一步探讨证实,而二者在男女间均显著性极差异;健康人群的电导率与渗透压呈高度相关性,经过一定调整电导率可成为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的新指标。
作者:胡进访;王敏;李曼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对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表明,人体内血压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高血压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约占老年人群的50%左右,是造成老年人群出现脑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主动脉硬化等情况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对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都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探讨了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治疗方法,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保证老年患者晚年健康、幸福。
作者:蒙秀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在神经内科癫痫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6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抗癫痫药物不同分为两组,A组(48例)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B组(68例)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9%,组间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2=4.92,=0.027),A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适、嗜睡和乏力,发生率为14.58%,B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0.29%,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0.49,=0.49)。结论丙戊酸钠对神经内科癫痫的治疗效果良好,无严重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我科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脑卒中后留置尿管的患者为预防尿路感染是否需要膀胱冲洗这一护理措施的问题,通过对28例患者的护理实践,观察尿路感染率,寻找实证。经过统计学比较,得出实证院脑卒中留置尿管的患者,只要按照规范的留置尿管护理措施即可预防尿路感染,不必再采用膀胱冲洗这一护理措施。我科用实证对这28例患者实施了佳的护理措施,既为患者节省了药品、治疗费用,也减免了因膀胱冲洗操作不当带来的尿路逆行感染,同时还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医患双方面的住院成本,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护理,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亚虹;张文涛;郭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在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观察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观察组发生坠积性肺炎有4例(10%),发生泌尿系感染有2例(5%),对照组发生坠积性肺炎有10例(25%),发生泌尿系感染有5例(12.5%),进行组间比较,两者均有显著差异性(<0.05)。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标准化的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上升。
作者:王中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针对存在轻度抑郁的糖尿病患者展开临床护理研究,旨在了解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影响,提升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内收治的糖尿病伴轻度抑郁患者共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另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程度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HAMD评分上护理前后差异更为显著,且血糖控制效果更优。两组患者在两项对比上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轻度抑郁症状,让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更高,从而达到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总结近年来有关参附注射液的临床研究报告,发现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治疗中有广泛应用,具有明显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保护心肌等作用,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玉玉;孟永斌;陈红云;陈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新农合信息即时结报系统的应用,在就医补偿、单据审核、基金监管等方面不断完善,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李晓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扶绥县狂犬病发病特征,为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扶绥县2005~2012年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分析。结果扶绥县2005~2012年累计报告狂犬病16例,死亡16例,病死率达100%,年均发病率为0.46/10万。以农民发病多(占75.00%),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发病季节以2、8、9月较多,占总病例的57.35%。68例患者,暴露后规范处理率为6.25%、狂犬疫苗接种率仅达6.25%。结论扶绥县狂犬病以农村居民居多,暴露后伤口处理不规范、不及时、疫苗接种率低是当地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狂犬病宣教育力度,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进一步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黄敬秀;李月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威望,因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去争取它的支持。医院作为以临床医疗工作为主体的单位,其在医学科学研究及课题申报方面有着其自身特殊性。本文结合我院近5年来申请并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向申请者就如何成功申请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作者:徐水珠;王德丰;姚登福;何俊凤;陈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