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胃肠减压术在外科中应用广泛,是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胃肠减压是指将胃管经鼻腔或口腔插入胃腔内,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原理,通过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的液体及气体。该技术可以减轻胃肠道压力,从而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限炎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和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现将胃肠减压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孟涛;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应用价值。方法在临床护理研究中选取本院心外科2012年3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乳糜胸疾病患者,通过给予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分析临床护理对患儿治疗的影响。结果经过临床保守治疗与护理之后7d后,胸腔引流量减少至10~23ml/d;1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3个月后随诊未发现胸腔积液现象。结论通过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提升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文娴;蔡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继发性高血压所致脑出血患者行保守治疗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9例行保守治疗的继发性高血压所致脑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49例行保守治疗的继发性高血压所致脑出血患者经实施有效的护理后,治愈30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论对继发性高血压所致脑出血行保守治疗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刘芳;韦玉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注射液治疗ACI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大蒜素组(100例)和川芎嗪组(60例)。大蒜素组采用大蒜素注射液60mg静脉滴注,川芎嗪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均1次/d,2w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性、MDA含量、脑血流量、白细胞流变性等指标。结果治疗2w时,大蒜素组总有效率80.0%,显著高于川芎嗪组的60.0%(<0.05);治疗2w、4w后,大蒜素组神经功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优于川芎嗪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0.01);治疗3w时,大蒜素组MDA含量较川芎嗪组明显降低(<0.01)。治疗前后,大蒜素组脑血流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白细胞滤过指数明显改变(<0.05)。结论大蒜素注射液不仅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脑血流量,而且可以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功能、减轻急性脑梗死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蒜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作者:许秀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近年来不断出现新的大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废物处理问题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医疗废物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的难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医疗物联网的发展,基于RFID的物联网医疗垃圾处理管理系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对医疗垃圾产生、回收、运输、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监控追踪。我院通过实施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垃圾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垃圾的电子标签化管理、电子监控和在线监测等,对医疗垃圾处理进行全程监管。
作者:骆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应用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30mg/d,12w为一个疗程。测定两组患者入选后和治疗12w后的血浆hs-CR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0.01。两组患者的LVEF与治疗前相比则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崔腾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儿中,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硬膜下出血4例,脑实质出血3例,合并脑室出血2例。结论CT检查能准确诊断各种类型颅内出血,并能计算出血量,为临床尽早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黄志新;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卫生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探讨解决方法。方法以我院及相邻三个乡镇卫生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2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压力自评量表对上述对象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造成心理压力的来源,根据结果采取对应的解决方案,评价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变化。结果实施解决方案前过度压力3例(10.71%),重度压力8例(28.57%),中度压力15例(53.57%),轻度压力2例(7.14%),心理压力平均得分(21.6±3.2)分;调查结果提示造成心理压力的因素包括医院因素、职业因素、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解决方案实施后心理压力平均得分(13.2±2.6)分,同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职业因素和医院因素是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护理人员关怀保障可有效缓解其身心压力,利于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刘庆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妇女血清叶酸含量及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为预防和治疗妊娠性贫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来西安市中心医院产科进行常规产检的716例,正常的早、中、晚期孕妇,早孕组167例、中孕组351例及晚孕组198例,采用罗氏公司罗氏电化学发光Cobas e601测定空腹血清叶酸含量;并采用迈瑞 BC-5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数据处理分析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结果早、中、晚期孕妇组血清叶酸平均水平分别为(18.52±11.43)ng/mL、(25.07±10.34)ng/mL、(24.03±9.43)ng/mL,叶酸缺乏率分别为2.99%、1.14%、1.01%,RDW分别为(15.41±2.28)%、(13.73±1.06)%、(12.99±0.98)%。结论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呈低-高-高变化趋势。早孕组叶酸水平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中、晚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叶酸水平及其红细胞分布宽度呈负相关。
作者:鲁旭娟;孙海英;张志明;黎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院骨科研究所秘书工作担负一般秘书工作还要担负骨科教学任务,素质要求很重要。表现在身体、心理、思想、能力、文化、形象等方面,既能协助科室主任、临床专家做好日常管理又能做好科室档案、重点专科建设等具体工作。
作者:缪阳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清晨高血压(MBP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给予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变化、治疗效果、脑卒中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改善程度、治疗效果、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效果西基本一样,但成本-效益更高。
作者:朱中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实验教学在血液学检验的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通过调整实验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实验前准备、改进课堂教学、加强实验技能训练、强化实验考核等方法改进实验教学,提高了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许子华;毕晓郁;孙宝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加强医院党建工作,是医院党组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体现,是充分发挥医院的社会功能、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医院党建工作是医院适应不断发展的医疗体制改革、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本文以实际工作中开展的党建工作,阐述了在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列举了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加强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效性。终认为在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党建工作,更加有力推动医院的发展,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黄杨姝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受感染的原因,探讨有关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来2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参考文献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受手术、环境以及机械通气的影响,实施护理干预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详细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作者:何庆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一种致死因素,是全世界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中占首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1]。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故本文收集近几年国内外治疗产后出血的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张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疗程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左室射血分数(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显著高于对照组(78.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6MWT、NTpro-BNP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法,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仇昌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有针对性地早期护理干预,治疗8 w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ADL评分(62.4±13.39)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和功能康复锻炼,可降低病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蕊;高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接收的76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对照组患者的高,比较具有差异性,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也明显高于患者,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老年性哮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助于增加患者的舒适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
作者:吴绍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解决临床见习安排困难,减轻床旁见习压力。方法临床见习安排多样化院增加模型见习与患者角色扮演相结合的辅助手段,增加集中见习与课后见习相结合的灵活安排,增加视频观摩与床旁观摩相结合的数字方法。结果提高临床见习课程的教学效果。结论临床见习中的困难可以借助传统手段与数字化手段结合、个人与小组合作、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结合等方式解决。
作者:郭彦琼;郭海涛;刘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前,研究性教学正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讨论研究性教学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以及探讨如何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更好的开展研究性教学,为这门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作者:刘瑞珍;邹小琴;李鸿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