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华;毕晓郁;孙宝清
目的:超声对女性绝经前后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年龄组男性对比观察研究。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60例体检人群颈动脉普查,进行颈部动脉的横切面扫查、测量并严格记录。结果在45~50岁组中,女性发病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男性;51~60岁组,内中膜增厚程度和斑块的发生率略低于相同年龄组的男性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发生率;而61~70岁组及70岁以上组的女性和男性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发生率之比均为1:1。结论女性绝经前期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男性;女性绝经2年之后颈动脉硬化发生率略低于同年龄组男性,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加快,60岁以后女性、男性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无差异。
作者:王菡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讨论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护理对策。方法将264例患者收进神经外科监护室(NICU),进行多系统的综合监护:动态颅内压,动脉血氧分压,心电,脑灌注压,血气分析,脉搏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和血液生化检查等,对可能继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有消化道出血、重度颅高压、高钠高糖血症、低氧血症、肺部感染、以及癫痫持续状态。经过严密的监测和护理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死亡率为25.4%。结论对重症型的颅脑损伤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只需监护措施恰当是能够预防的,而且可以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的程度。
作者:肖葵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取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其中50例施行腹腔镜下微创疗法为观察组,50例施行直接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的腹部切口长度、整个手术时间、术中流血量等进行对比得出,观察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如残余结石、胆瘘、切口感染、胰腺炎等进行对比,观察组术后各并发症例数与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明显优于开腹手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成瑜;牛生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独立操作方法,实验组患者行四手操作技术治疗,对两组烤瓷牙齿修复情况(修复数量及时间)、患者修复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修复满意15例(75%),基本满意4例(20%),修复总满意率95%;对照组患者修复满意7例(35%),基本满意6例(30%),修复总满意率65%,实验组修复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口腔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修复效果好、修复时间短等特点,患者满意度高,可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吴国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方法,使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得到全面强化。方法对建筑布局进行合理设置,对各层次的人员培训进行强化,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并转变服务观念,引进先进设备并对其正确使用,使护理水平实现全面提升。结果建筑布局实现合理化,各层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无菌物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结论合理的建筑布局,各层次人员高度的整体素养,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先进的设备能够使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实现全面提升,并使无菌物品的质量充分符合医疗标准。
作者:邓水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本文针对药学专业特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社会实践教学、科研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模式的建议,通过阶段式实验教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及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操作的培养。并引入社会实践环节和科学研究式教学模式,构建具备药学专业特色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吴萍;刘芳;谢雪姣;周晋;陈慧;李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近年来不断出现新的大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废物处理问题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医疗废物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的难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医疗物联网的发展,基于RFID的物联网医疗垃圾处理管理系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对医疗垃圾产生、回收、运输、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监控追踪。我院通过实施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垃圾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垃圾的电子标签化管理、电子监控和在线监测等,对医疗垃圾处理进行全程监管。
作者:骆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缓解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恐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920例,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成对照组(460例)与研究组(4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失眠率为11.5%,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约7分的人数比例为53.5%,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杰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注射液治疗ACI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大蒜素组(100例)和川芎嗪组(60例)。大蒜素组采用大蒜素注射液60mg静脉滴注,川芎嗪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均1次/d,2w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性、MDA含量、脑血流量、白细胞流变性等指标。结果治疗2w时,大蒜素组总有效率80.0%,显著高于川芎嗪组的60.0%(<0.05);治疗2w、4w后,大蒜素组神经功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优于川芎嗪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0.01);治疗3w时,大蒜素组MDA含量较川芎嗪组明显降低(<0.01)。治疗前后,大蒜素组脑血流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白细胞滤过指数明显改变(<0.05)。结论大蒜素注射液不仅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脑血流量,而且可以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功能、减轻急性脑梗死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蒜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作者:许秀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射频消融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是近年肝肿瘤治疗的新技术之一,并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1]。目前关于该技术并发症方面的观察报告不多,现将肝癌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术中发生急性溶血1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芹;朱红;武贞芝;张希;梁永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血管造影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96例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4.955,<0.01;=5.103,<0.01)。观察组总并发症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22.9%)(2=4.098,<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脑血管造影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降低身心应激反应,从而降低并发症。
作者:欧阳江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结石是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也是危害老百姓的重要疾病,而我们知道膀胱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的结石病之一。我院去年收治3例内科患者,1例年龄70岁女性、1例年龄65岁男性及1例年龄32岁男性,均为长期留置导尿护理操作术后,经B超检查显示为膀胱多发性结石。这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月;孙东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本文对小儿高热惊厥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临床特点等进行研究分析,紧急的处理措施,并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机理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系统全面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虹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临床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常规摄骨盆正位、髂骨斜位X线片、CT检查。结果对本组36例患者随访后,采用X线片检查患者骨折移位程度,对复位满意(移位≤3mm)的有31例,不满意复位(P>3mm)的有5例。参照Matta评分标准:优20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30/36)。有4例患者发生骨性关节炎,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后得以控制。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再脱位现象。结论临床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重点在于术前实施精确的影像学诊断,手术中进行解剖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提高复位满意度,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术后再脱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波;赵枫;杨照田;曹杰;陈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卫生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探讨解决方法。方法以我院及相邻三个乡镇卫生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2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压力自评量表对上述对象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造成心理压力的来源,根据结果采取对应的解决方案,评价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变化。结果实施解决方案前过度压力3例(10.71%),重度压力8例(28.57%),中度压力15例(53.57%),轻度压力2例(7.14%),心理压力平均得分(21.6±3.2)分;调查结果提示造成心理压力的因素包括医院因素、职业因素、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解决方案实施后心理压力平均得分(13.2±2.6)分,同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职业因素和医院因素是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护理人员关怀保障可有效缓解其身心压力,利于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刘庆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妇女血清叶酸含量及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为预防和治疗妊娠性贫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来西安市中心医院产科进行常规产检的716例,正常的早、中、晚期孕妇,早孕组167例、中孕组351例及晚孕组198例,采用罗氏公司罗氏电化学发光Cobas e601测定空腹血清叶酸含量;并采用迈瑞 BC-5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数据处理分析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结果早、中、晚期孕妇组血清叶酸平均水平分别为(18.52±11.43)ng/mL、(25.07±10.34)ng/mL、(24.03±9.43)ng/mL,叶酸缺乏率分别为2.99%、1.14%、1.01%,RDW分别为(15.41±2.28)%、(13.73±1.06)%、(12.99±0.98)%。结论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呈低-高-高变化趋势。早孕组叶酸水平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中、晚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叶酸水平及其红细胞分布宽度呈负相关。
作者:鲁旭娟;孙海英;张志明;黎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妊娠阑尾炎围术期患者的观察,探讨本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4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妊娠期阑尾炎病例76例,对围手术护理方法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妊娠期阑尾炎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采用积极的围手术护理,患者均未出现流产、早产及死胎的情况,术后无任何并发症,7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妊娠阑尾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稳定妊娠期患者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密切监护胎儿生命体征,保证母婴健康,对妊娠阑尾炎围术期的护理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丽;代红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岗前培训对提高新入职护士综合素质的作用。方法通过多部门、多科室制订规范化培训方案,对2009年1月~2013年10月新招聘的96名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专业性培训,并对新护士培训前后各项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通过规范化岗前培训,新护士各项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的水平差异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刘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临床上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伴随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比例逐渐增加,同时呈上升趋势增长,为更好的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疾病的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中对近些年来,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药物进展进行分析,目的为提高临床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重症发病,提高疾病的控制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王学领;王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5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和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6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差异,指导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结果整体护理干预的患者在血压控制、临床治愈、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改善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渠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