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李芳;任永安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手术室护理,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给予人性化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12日~2014年05月12日手术患者317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手术患者分为A1组(治疗组161例)与A2组(对照组156例)。 A2组:实施常规护理;A1组:实施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对比A1组与A2组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护理质量两方面,A1组手术患者优于A2组患者非常明显(<0.05)。结论针对手术患者在实施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获得了极其显著的提高,成功凸显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昏迷患者鼻饲并发腹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昏迷患者鼻饲并发腹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方法将90例昏迷鼻饲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鼻饲,干预组则予调节营养液的温度、输注速度,减少输注的量,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腹泻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腹泻的发生率为40.0%,干预组发生率为11.1豫,比较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童鑫鑫;邵小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临床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探讨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越性。方法观察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采集的400例患者血液样本,分别采用凝聚按法和常规技术进行交叉配血,然后进行分析对比,并对80例疑难血样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相比较,凝聚胺法的灵敏度明显优于常规方法,而且凝聚胺法能够快速检测lgG抗体。结论凝聚胺法与常规的配血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比较快的反应速度,且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预防输血中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可较好的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刘斌;许洁;居敏;宋小川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的181例肺部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患儿痰液进行培养,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做相关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痰液中检测出129种致病菌,其中细菌感染菌为106株,占总菌株的的82.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恶臭单胞菌等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小儿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常见,其耐药情况普遍,多重耐药现象也较为常见。为了避免耐药情况发生,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性使用抗菌类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药物滥用。

    作者:张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48例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不规则56.3%(27/48),无包膜或包膜不连续75%(36/48),低(弱)回声结节83.3%(40/48),血流丰富,达II、III级91.7%(44/48),微小钙化50%(24/48),颈部淋巴结25%(12/48)。结论综合分析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结的一些声像图改变,并结合临床相关检查可以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率。

    作者:余启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46例糖尿病伴轻度抑郁症状患者临床影响观察

    目的:针对存在轻度抑郁的糖尿病患者展开临床护理研究,旨在了解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影响,提升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内收治的糖尿病伴轻度抑郁患者共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另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程度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HAMD评分上护理前后差异更为显著,且血糖控制效果更优。两组患者在两项对比上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轻度抑郁症状,让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更高,从而达到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PDCA循环在儿科门诊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PDCA循环管理工具,进行儿科门诊服务管理,达到儿科门诊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方法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利用PDCA循环理论对患者不满意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通过整改门诊流程、改善服务环境、培养患者就医习惯、提供优质导医服务等多种方式更好为完成门诊服务,并对上述措施进行反复检查、总结,形成提升儿科门诊服务品质的良性循环。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儿科门诊服务品质得到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结论在儿科门诊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工具,能很好的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坚;余静;赵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儿童体重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体重与糖代谢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旨在降低肥胖儿童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82例肥胖儿童作为肥胖组,选择同期正常体重儿童82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儿童的体重指数(BMI),并检测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血脂异常、肝功能异常和脂肪肝的发生率。结果肥胖组的FINS、PINS和胰岛素抵抗值均大于非肥胖组,t检验显示,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两组间的F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脂异常、肝功能异常和脂肪肝的发生率均呈现出增高趋势(<0.05)。结论儿童体重与糖代谢异常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儿童肥胖症儿童发生糖代谢异常风险显著增加。

    作者:姚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应用于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进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疗效确切。

    作者:柳宽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感染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对医院感染科中的护理安全进行探讨,并对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隐患进行分析,研究管理的对策。方法通过2013年10月~2014年4月300例进行对策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医院的感染科存在主要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探讨不断的健全与完善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护理操作的安全质量进行监控的制度。结果通过健全和完善各种护理制度排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发生过医患纠纷或者对患者造成医源性的损伤。患者满意度调查较前提高。结论护理安全性的提高,可以使护理制度化与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水平较前完善,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确保患者在院的安全。

    作者:罗蓉;杨燕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经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诊断异位妊娠患者中采用阴道B超结合腹部B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试验组:对患者采用阴道B超检查。对两组检查的异位妊娠的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和对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对照组:经过诊断,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有51例,占85.0%;试验组: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有58例,占96.7%;试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阴道B超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玉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新生儿唇腭裂鼻牙槽嵴塑形矫治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带鼻撑及固位柱的鼻牙槽嵴塑形(presurgical nasoalveolar molding,PNAM)矫治器在新生儿唇腭裂患者术前矫治中的护理。方法通过对54例唇腭裂新生儿患者采用PNAM矫治术,对其制作、佩戴、调改及并发症与存在的问题的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并对家长进行护理指导及心理干预。结果54例患儿在相关护理措施及对其家长的心理干预支持下均顺利如期完成PNAM术前矫治,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及合理的心理支持能较好配合PNAM术前矫治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矫治效果。

    作者:左丁;李万山;钟渝翔;陈吉明;陈梦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腰梗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并探究其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麻醉处理,实验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处理,详细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痛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0.05),而痛觉恢复时间却无明显差异(>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运动阻滞起始时间和恢复时间存在显著统计差异(<0.05)。结论罗哌卡因在腰梗联合麻醉手术中安全、有效、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康马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加强医院综合绩效考核的思考

    有效的绩效考核,是促进职工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综合素质的积极手段,可以实现正向激励,不断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医院凝聚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笔者从完善核算体系,细分核算单元;突出医疗工作特点,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职工的行为考核,营造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注重创新能力的考核,有效引导员工开拓创新;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考核原则等方面对实施绩效考核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旨在为医院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蒋国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适丽顺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适丽顺(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84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适丽顺联合维脑路通口服作为治疗组,对照组仅给予维脑路通口服,并加强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中43例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在用药的过程中给予全视网膜规范光凝术治疗,其余41例为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个月后观察两组不同类型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底出血吸收情况,黄斑水肿恢复情况,视力提高情况,血常规和肝肾功情况。结果眼底出血吸收情况为研究组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2.5%,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视力提高率为78.1%,对照组为53.6%,研究组视力提高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血常规及肝肾功未见异常。结论适丽顺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加快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和提高患者视力,减少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解孝锋;毕宏生;王兴荣;潘雪梅;刘婷婷;韩冠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参芪清毒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清毒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予参芪清毒胶囊治疗,对照组90例予尿毒清颗粒治疗。治疗期间均给予低蛋白饮食加开同,降压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预防或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对照组总有效率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UN、Scr及C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UN、Scr下降,Ccr 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清毒胶囊配合综合疗法治疗早中期CRF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疗效优于尿毒清,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中药制剂。

    作者:苏宝印;刘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了解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和耐药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473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473名患者中细菌学培养阳性者315例,培养阳性率66.60%,共培养菌株3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为98株,革兰阴性菌为176株,真菌为50株。致病菌中常见的病原体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81%)、鲍曼氏不动杆菌(13.89%)、铜绿假单胞菌(12.35%)、白色念珠菌(11.42%)、肺炎克雷伯氏菌(10.49%)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提示: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所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100%敏感,碳青霉烯类对除鲍曼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以外的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较高,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菌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矽肺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体发生了变化,一些病原体如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成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临床分离的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菌较为常见。

    作者:白黎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在NICU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让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患儿的康复。方法利用多媒体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宣传。结果通过护士的多媒体健康教育,充实了家属的医学常识,增进了护患沟通,从而消除或减轻恐惧心理,还增强了患儿家长的保健意识。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实用、形式生动,家长记忆深刻,易于掌握,较普通文字健康教育更为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金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对产科病房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护理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关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前一年和后一年的临床护理资料,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投诉、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在产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其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风险管理制度实施之前,且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风险管理后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护理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分险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孕产妇在住院期间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减少和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甘翠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气pH值(7.41±0.05)、PaCO2(43.45±4.12)mmHg、PaO2(89.12±8.12)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顺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在护士专科应急预案培训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护士专科应急预案培训中开展品管圈(QCC)活动的效果评价。方法 QCC运用现状把握手段对护士专科应急预案掌握情况进行摸底考核,运用QCC手法分析考核结果,制定对策并实施后再次考核,对两次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QCC活动后,护士的专科应急预案理论知识知晓率、技能操作合格率以及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较之前显著提高。结论在护士专科应急预案培训中开展QCC活动,不仅能提高专科护理知识水平,还能提升护士的管理水平、护理科研能力及对QCC 的认识、运用能力和执行力等。

    作者:张姗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